一席之地

漢語成語

一席之地,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xí zhī dì,出自《舊唐書·后妃傳上》,指放一個席位的地方。比喻應有的一個位置。

成語釋義


放一個席位的地方。比喻應有的一個位置。

成語出處


《舊唐書•后妃傳上》:“婦人智識不遠,有忤盛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於外哉!”

成語典故


形容極小的一塊地方。出自唐楊貴妃的事迹。楊貴妃(717-755年)名玉環,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人,開元二十四年入宮,天寶初被封為貴妃,深受唐玄宗寵幸。天寶九載(750年),因事觸怒玄宗,被送至宮外。萬年尉吉溫入奏說:婦人家沒有見識,觸怒了聖上,但貴妃侍奉皇上已經很久了,與其把她趕出宮外而受辱,還不如不惜宮中的一席之地,賜她死呢?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一隅之地、立錐之地、彈丸之地、置錐之地。

反義詞

茫無涯際、漫無邊際、無邊無際、海闊天空。

用法搭配


例句

每個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用法

作賓語;比喻應有的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