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
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原為放射醫學研究所,自軍事醫學科學院1951年建院至今已有60多年來,已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覆蓋理、工、農、醫,躋身學科前沿的綜合性醫學研究所,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多達300餘項,其中200餘項是軍事醫學科研成果。
上個世紀,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醫學研究所組成核試驗病理分隊,開展了核武器生物效應研究。
他們先後32次遠征西北大漠,深入原子彈爆炸現場搞實驗,衝進核煙塵瀰漫的中心區現場回收動物、記錄數據、解剖動物和測量落下灰,圍繞核武器的“偵、檢、消、防、救、診、治”各個環節,首創出一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醫學保障措施和技術裝備,率先研製出“核應急醫學處理藥箱”。他們提出的“急性放射病早期分類診斷圖”被列入國家標準,急性放射病的治療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吳祖澤積極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首次採用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基因研究幹細胞群的不均一性與動力學;首次發現了妊娠5個月的胎兒肝臟中含有最豐富的造血幹細胞;首次發現並系統報告了從人胎肝中分離純化的肝細胞生長因子;首次從胎肝中發現並提取到一類能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的低分子抑瘤物……這些發現,為醫治白血病、重症肝炎、急性放射病、再生障礙貧血等疾病開闢了廣闊前景。
近年來,這個所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 特等獎、國家 自然科學獎、國家 發明獎、國家科技 進步獎、軍隊 科技進步獎等各項大獎266項;發表各類學術論文達3900餘篇。“十一五”以來,國家973項目、國家攻關計劃、國家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隊重點課題等國家、軍隊重大(重點)項目200餘項在這個研究所落戶。
2001年初,這個所為適應新的形勢任務和發展要求,開始實施“雛鷹”人才培養計劃:選拔35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科研思維活躍、創新能力突出、發展潛力較大的青年研究人員,每人每年給予10萬元-20萬元資助,用3至5年的時間,將其培養成具有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
這個研究所還實施“青苗工程”,資助30歲以下青年科技人員進行科研創新;啟動“軍事醫學複合型人才”計劃,培養一專多能、指技合一的複合型尖子人才;設立“青年科技獎勵基金”,獎勵優秀青年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動;制訂“彩虹”計劃,獎勵和資助品學兼優、生活困難的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