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壩
杉木壩
杉木壩,位於恩施市北25公里杉木壩,距龍鳳鎮7公里,是恩施市目前保存較好的歷史老街。歷史悠久,歷來受到官府的重視,中華民國為恩施縣第四區駐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恩施縣第九區(杉木區)駐地。
杉木壩,位於恩施市北25公里杉木壩,距龍鳳鎮7公里,是恩施市目前保存較好的歷史老街。說它老,是因為恩施市北部重鎮龍鳳壩在清末民初修建前,就有了杉木壩街道。清同治版《恩施縣誌》載:“北鄉集場六:小龍潭、金龍壩、龍馬村、杉木壩、梭布埡、太陽河。”其間有杉木壩,無龍鳳鎮。集場即鄉村街市。
杉木壩
杉木壩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歷來受到官府的重視,官員多有巡視。清代恩施縣令唐方耀巡視杉木壩后,有題記“晚自杉木村歸道中作”詩:“半溝流水幾人家,杉木青青日欲斜。莫道空山春不到,一枝開遍隔牆花。”也正因為如此,杉木壩街道很早前就形成,長200米,寬3米,石板路面,兩邊木質結構房屋鱗次櫛比,飯店商鋪比鄰相結,中段比肩聳立文昌宮、武聖宮兩座高大的廟宇。每天,晨鐘暮鼓,香煙繚繞,罄聲不斷。每逢農曆三、五、七、九日場期,街道上商賈雲集,鄉民簇擁,十分熱鬧。
杉木壩真正的出名,緣於當地的尹氏家族。尹氏先祖清雍正三年(1725年)由荊州監利遷來,至清末,人丁繁盛,在同治、光緒兩朝出了尹克墨、尹家楣父子兩代進士。尹克墨先後任刑部江西司主事,四川眉州、資州、茂州知州,授中憲大夫,晉陞資政大夫、榮祿大夫。尹克墨長子尹家詔為貢生,曾任貴州候補道台;次子尹家楣中二甲進士,入翰林院,後任直隸候補道台。孫尹援一、尹扶一考中秀才,因清末廢除科舉,后留學日本。尹扶一回國后,曾任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在北京興辦中國首家證券交易所。尹扶一妹王蓮(隨夫姓)亦留學日本,入東京女子工藝學校學習繪畫,為清末恩施第一位留日女子學生,曾參加辛亥革命軍旗設計。因尹克墨職級與功德,其祖父尹其琛、父尹炳昌被朝廷誥封資政大夫,祖母劉氏、母胡氏、繼母王氏被誥封夫人。清代稱官帽為“頂子”,恩施民間有“杉木壩出頂子”一說,即指尹氏家族。
進入中華民國,杉木壩老街的政治地位提升,為恩施縣第四區駐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恩施縣第九區(杉木區)駐地。1954年杉木區與龍鳳區合併,杉木壩改為鄉。1958年改杉木鄉為公社,屬龍鳳區(曾改名燈塔區)轄。1975年“撤區並社”改杉木公社為杉木管理區,仍屬龍鳳公社管轄。今為恩施市龍鳳鎮的一個行政村駐地。
隨著時間的遷延,杉木壩老街的舊貌雖然破壞嚴重,但多少也保留了一些古老的痕迹:街道沒有改擴建,除了部分木房改成鋼筋水泥結構,石板鋪砌的街道依然完整;保留了一幢尹氏莊院大屋,前後三進,全木結構,紅壁黛瓦,古色古香;武聖宮保留一面牆壁與牆上鑲嵌的一塊石碑;周邊的墓葬群顯赫氣派,石碑高聳,雕塑精美,從碑文可以了解杉木壩原住民與後來的移民,共同開發建設杉木壩文明的悠遠歷史,特別是尹克墨墓及墓碑保存完好,是見證杉木壩歷史極好的實物資料。保護好這些歷史遺存,杉木壩老街將是一個旅遊觀光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