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三峽學院

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重慶三峽學院(ChongqingThreeGorgesUniversity)坐落於重慶市萬州區,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舉辦,以文、工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選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全國高校校園網站聯盟理事單位,“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成員,是山東大學對口支援高校。 

重慶三徠峽學院創建於1956年,其前身為四川省萬縣初中師資訓練班,先後更名為萬縣大學、萬縣專科學校、萬縣師範專科學校。1994年,萬縣師範專科學校與萬縣教育學院合併成立四川三峽學院,並升格為本科院校。2000年,學校更名為重慶三峽學院。2003年,重慶三峽經濟學校併入。2013年,學校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截至2020年12月,學院佔地面積達3039畝,建築面積68.5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5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79.9萬冊,電子圖書176.2萬種;下設9個學科門類的62個本科專業,18個二級學院,擁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擁有1577名教職工,專任教師1087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0餘人,其中碩士研究生840餘人。

歷史沿革


● 辦學源頭
萬縣師範專科學校的前身為創辦於1956年的四川省萬縣初中師資訓練班。學校於1958年更名為萬縣大學;1959年更名為萬縣專科學校;1977年時為萬縣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高師班;1978年轉設為萬縣師範專科學校。
萬縣教育學院的前身為創辦於1958年的萬縣專(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學校於1979年更名為萬縣地區教師進修學校;1984年更名為萬縣教育學院。
重慶三峽經濟學校的前身為萬縣地區經委干訓班。學校在1984至1996年時期為萬縣地區交幹部學校
合併前三校歷史
合併前三校歷史
、萬縣地區工交職工中專學校;1996年更名為四川省萬縣市經濟學校;1998年更名為重慶三峽經濟學校。 
● 合併時期
1993年1月10日,“三峽大學”籌備組”在萬縣師範專科學校掛牌。1993年10月,原萬縣師範專科學校和萬縣教育學院完成了實質性的合併。1994年3月,萬縣師範專科學校、萬縣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為四川三峽學院,並升格為本科院校。
2000年2月,四川三峽學院更名為重慶三峽學院。2003年3月,重慶三峽經濟學校併入重慶三峽學院。2013年7月,重慶三峽學院被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4年9月,重慶三峽學院入選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名單。 
2018年11月,重慶三峽學院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開辦三峽人工智慧學院;與政府、企業等單位共同組建重慶綠色生態工程學院。2019年7月4日,該校成為三峽庫區高校科學技術協會聯盟成員。 
2020年6月,發起成立萬達集團川渝統籌發展示範區高校聯盟併當選副理事長單位。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2020年7月27日,重慶三峽農業科學院划轉到重慶三峽學院。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審核結果名單。
2021年8月,開州區與重慶三峽學院簽訂了校地合作框架協議書。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12月,學院承擔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橫向課題500餘項;獲批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587項,獲批省部級創新團隊(創新研究群體)11個;獲國家授權專利751項,其中發明專利64項;出版學術著作158部;發表學術研究論文3815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級別期刊論文1053篇,SCI、EI、ISTP國際三大檢索收錄論文407篇,CSSCI收錄論文314篇,CSCD來源期刊論文271篇。 
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2018年9月,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學校陳興貴教授的“南方少數民族農耕地方性知識收集、整理與開發利用研究”被立為2018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和國別史等研究專項”項目,資助經費40萬元。 
學校部分科研成果獲獎情況
獲獎項目獎項名稱獲獎年度
《會計理論比較研究》(著作)重慶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4年
《三峽民間美術論》(著作)重慶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4年
《20世紀漢語專書辭彙研究論著索引》(著作)重慶市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14年 
內陸乾旱區平原水庫與周邊土壤次生鹽漬化
防治關鍵技術研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016年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建有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5個,重慶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3個,重慶市發改委工程技術中心(實驗室)2個;有市級學會2個,市級科研創新團隊7個,重慶市高校創新研究群體1個 。
重慶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水環境演變與污染防治
重慶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輕合金材料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重慶市高校創新團隊:三峽庫區農業生態安全 
重慶市高校創新研究群體:環江結構防災減災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群體 
市級學會:重慶市三峽文化研究會、重慶市三峽移民與經濟發展研究會 
序號名稱級別負責人依託單位批準時間
1三峽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市級郭作飛文學與新聞學院2002.01
2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市級李炯光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中心2006.12
3三峽庫區水環境演變與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市級付川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11.11
4信號與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校級邵宇豐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12.07
5非線性科學與系統結構重點實驗室校級魯祖亮數學與統計學院2012.07
6西南民族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校級滕新才民族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12.07
7三峽美術研究與創作中心校級崔毅美術學院2012.07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10月2日,學校館藏紙質圖書179.9萬餘冊,電子圖書176.02萬餘種。 
學校擁有CNKI中國知網、維普中文期刊資料庫、 萬方資料庫、EBSCO資料庫、FAJS外文期刊資料庫等15個中外文資料庫;收藏有《四庫全書》等大型古籍叢書、類書3.5萬多冊,善本1300餘冊,其中有《四聲韻譜》孤本一套。共有64種古籍入選“第一批重慶市珍貴古籍名錄”。 
學術期刊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創刊於1985年,是由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主管、重慶三峽學院主辦、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編輯部出版發行的綜合類學術理論刊物,長期開設“三峽研究”等特色欄目。在對“三峽”的研究中,還開設了“理論前沿”“經濟熱點”“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文學研究”“語言研究”“新聞與傳媒”“綠色教育”等熱點欄目;該刊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知網(CNKI)、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維普資料庫、台灣華藝中文電子期刊資料庫、教育閱讀網、武漢博看網等來源期刊。 

學術交流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英國等多所國外大學,與德國BSK、印尼國際日報等多家國外公司和研究機構,與東南大學、山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所國內大學建立了聯合辦學、互派教師、訪問學者和學術交流等合作關係;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部門和地方政府,與中興通訊、中科曙光、銳捷等企(事)業單位在人才培養、專業建設、實習實踐、創新創業等方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有18個二級學院,擁有涵蓋工學、文學、管理學、理學、藝術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農學等9個學科門類的62個本科專業。 
專業設置
二級學院專業名稱
重慶三峽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物理學(師範)、通信工程
重慶三峽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化學教育(師範)
重慶三峽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汽車服務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汽車服務工程(對口高職本科)
重慶三峽學院美術學院美術學、動畫、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
重慶三峽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科學(師範)、園藝
重慶三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安全工程、土木工程
重慶三峽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對口高職本科)
重慶三峽學院財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經濟統計學、經濟學、會計學(對口高職本科)
重慶三峽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旅遊管理、市場營銷、酒店管理(對口高職本科)
重慶三峽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文化產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民族學(經濟與管理)、法學、少數民族本科預科
重慶三峽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
重慶三峽學院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師範)
重慶三峽學院外國語學院日語、英語、英語(師範)
重慶三峽學院傳媒學院廣播電視學、網路與新媒體、廣告學
重慶三峽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重慶三峽學院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師範)、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全科教師·免費師範生)

學科體系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擁有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6個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三五市級重點學科(含重點培育學科)。 
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三五市級重點學科:中國語言文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
重慶市高等學校十三五市級重點培育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教育碩士、農業碩士、工程碩士、旅遊管理碩士 
學術學位碩士點一覽表
所在學院一級學科專業
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機電系統電子技術、非線性電子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公共管理學院中國語言文學民俗文化與民間文學

師資隊伍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現有1577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108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434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148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92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25人;建有重慶市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進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毛二可、中國科學院教授李寬意等高層次人才團隊。 
市級教學團隊(6個):中國文學類課程、經濟學課程、本科數學核心繫列課程、計算機類核心課程、生態與環境保護課程、體育教育專業核心課程 。
2014年3月,劉正學入選萬州區第四屆科技顧問團社會發展諮詢組,祁俊生、熊建立入選萬州區第四屆科技顧問團科技發展與管理諮詢組。
科研創新團隊
序號團隊名稱級別依託單位負責人建設時間
1三峽庫區水質演變及水環境安全市級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祁俊生2010-2012
2超寬頻光纖無線接入技術市級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邵宇豐2013-2015
3三峽庫區農業生態安全市級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胡廷章2010-2012
4中國古典文獻學校級文學與新聞學院謝建忠2008-2010
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校級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郭學軍2008-2010
6電子信息校級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戴閩魯2008-2010
8西南民族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研究校級民族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東人達2008-2010
9三峽庫區庫岸地質災害防治校級土木工程學院何澤平2010-2012
10三峽文獻整理與研究校級文學與新聞學院謝建忠2010-2012
11對比語言學及語用學研究校級外國語學院王揚2010-2012
12非線性發展方程校級數學與統計學院王良偉2013-2015
13三峽庫區農產品綠色保鮮技術校級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汪開拓2013-2015
14山地農業現代化校級經濟與管理學院熊建立2013-2015
15西南民族文化傳承創新校級民族學與公共管理學院陳興貴2013-2015
16理論語言學及其應用校級外國語學院劉曉林2013-2015

學位授權

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時間學科代碼學科名稱
2021年7月26日0552新聞與傳播
0854電子信息
0857資源與環境
1252公共管理

人才培養

教學成果
2017年11月,學校安全工程專業成功進入重慶市安全生產科技支撐體系,同時該安全工程專業優秀師生可獲得相應的重慶市安全工程獎(助)學獎教基金資助。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共有重慶市特色專業3個、“三特”專業7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精品課程13門、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18項。 
重慶市特色(建設)專業:漢語言文學、民族學(經濟與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信息與計算科學
重慶市特色學科專業群:化工自動化特色學科專業群
重慶市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漢語言文學
高等學校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物理學基礎實驗教學、生物與食品基礎實驗教學
市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民族學專業分層人才培養模式、面向三峽庫區機電產業的“定製式”人才培養模式
與東南大學“1+2+1”聯合培養專業:會計學、土木工程 
重慶市精品課程:數字電子技術、三峽民間美術、 
校級精品課程:通信原理 
(以上部分名單未列完全)
學生成績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學生公開發表論文近500篇,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 50餘項,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廣告藝術大賽等專業競賽獲省部級以上獎勵 300餘項,連續在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中國 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獲得榮譽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學生公開發表論文近500篇,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50餘項,參加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英語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廣告藝術大賽等專業競賽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00餘項,連續在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2020年9月9日,獲“全省大學生徵兵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20年12月21日,位居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系列:文科實力排名第161位。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旗
學校校旗為紅色長方形旗幟,旗幟中央為校名,校名上方為學校校標。
校標
學校校標為雙圓套圓形徽標,雙圓之間上方呈弧型排列校名,下方呈弧型排列學校英文名稱,內環中間有太陽和象徵長江三峽夔門的組合圖案,組合圖案中間有學校英文簡稱“CTGU”和建校時間“1956”字樣。
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校徽
學校校徽為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教職工所佩戴校徽為紅底白字,學生所佩戴校徽為白底紅字。

精神文化

校訓
重慶三峽學院校訓
厚德徠、博學、自強、創新 
重慶三峽學院 校訓
重慶三峽學院 校訓
釋義:
“厚德”出自《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厚德”指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和人格品質,其內涵為“協作、奉獻、寬厚、誠信”。
“博學”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是指廣博地學習知識,其內涵為“尚學、博覽、善思、明辨”。
“自強”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強”作不斷努力,頑強拼搏解。傳承和弘揚三峽移民精神,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自也包括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學校和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強也包括身體之強、學業之強,更指能力之強、意志之強。其內涵為“勵志、堅韌、篤行、有為”。
“創新”指破舊立新,推陳出新,意指創造、創新、創見。其內涵為“繼承、揚棄、求是、超越”。
校歌
《三峽學院之歌》
踏著三峽的聖土,沐著三峽的靈光
我們的三峽學院聳立在,三峽庫區的心上
啊,你是智慧的寶庫
啊,你是知識的殿堂
你用科學的能量,鑄造高等教育的輝煌
啊,校風嚴謹,人氣興旺
啊,厚德博學,創新自強
培養時代精英,造就社會棟樑
培養時代精英,造就社會棟樑
肩負庫區人民的希望
托起祖國金色的太陽
金色太陽 

領導團隊


歷任領導

校名職務任職人姓名及任期
四川省萬縣初中師資訓練班
(1956.7—1958.8)
班主任張祖九(56.10—58.8)
副班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劉子林(56.7—58.8)
萬縣大學
(1958.8—1959.8)
校長邱維程(兼)(58.8—59.8)
黨支部書記兼辦公室主任張省三(58.8—59.8)
萬縣專科學校
(1959.8—1962.8)
校長邱維程(兼)(59.8—62.8)
黨支部書記張省三(59.8—60.2)
萬縣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高師班(1977.10—1978.12)臨時黨委書記衛季生(77.10—78.12)
萬縣師範專科學校
(1978.12—1993.2)
黨委書記
邱維程(兼)(80.1—83.9)
滕越(83.9—85.9)
舒宗玖(85.9—93.2)
校長
藍永全(83.9—86.6)
吳鐵卿(86.6—93.2)
萬縣專(地)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
(58.7—79.5)
校長(革委會主任)
徐堯琴(兼)(58.7—60.4由辦公室主任張位北具體負責)
朱郁村(63.5—68.11)
許思榮(工宣隊長68.12—70.6)
陳克煊(70.7—79.7)
萬縣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79.5—84.4)
臨時黨委副書記陸振昌(兼副院長、主持工作79.7—84.10)
萬縣教育學院(84.4—93.2)臨時黨委副書記熊福盛(兼副院長、主待工作84.10—86.7)
黨委書記熊福盛(86.7—93.2)
院長
熊福盛(兼86.7—90.8)
邱玉書(90.9—93.2)
萬縣市工交幹部學校
(84.5—96.4)
萬縣市工業交通職工中等專業學校
(93—96.4)
書記
李祥均(86.8—91.11,94.1—96.4)
鄭國璋(91.11—94.11)
校長
劉炳林(84.5—86.8)
李祥均(86.8—94.1)
鄭國璋(94.1—96.4)
萬縣市經濟學校
(96.4—98)
重慶三峽經濟學校
(98—2003.3)
書記李祥均(96.4—2003.3)
校長鄭國璋(96.4—2003.3)
三峽大學籌備組(93.3—94.7)臨時黨委書記蔣明足(93.3—94.7)
組長楊光富(93.3—94.7)
四川三峽學院(1994—2000.1)黨委書記
秦昌明(1994.7—1996.9)
熊福盛(1996.9—1999.3)
伉大林(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1999.3—2000.1)
院長
楊光富(1994.3—1999.3)
吳鐵卿(副院長,主持工作1999.3—2000.1)
重慶三峽學院(2000.1至今)黨委書記
伉大林(2000.1—2004.1,其中2000.1—2001.8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詹培民(2004.1—2009.8)
許亞非(2009.8-2016.5)
院長
吳鐵卿(2000.1—2004.1,其中2000.1—2001.8副院長、主持工作)
詹培民(2004.1—2009.8)
孫芳城(2009.8-2015.3)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李廷勇
院長、黨委副書記張偉
黨委副書記崔廣平
副院長祁俊生、陳文昆、臧小林、付川、郭作飛
紀委書記李金斌 

知名校友


李尚朝,中國詩人、書法家、歌詞作家。 

校園環境


校內環境

長江母親雕塑
長江母親雕塑
重慶三峽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第一行政樓
第一行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