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傅村鎮的結果 展開

傅村鎮

山東微山縣轄街道

傅村原為鎮,現更名為山東省微山縣傅村街道辦事處。號稱微山縣“金三角”之一的傅村鎮,位於昭陽湖東岸中部,微山縣城西北7公里處,北靠歡城鎮以老運河為界,東面和南面與鎮接壤。總面積56.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佔55%,總耕地面積1.5萬餘畝。全鎮轄7個管區,49個行政村,5.4萬人。

歷史沿革


傅村文化歷史悠久。據境內老薛王河一帶出土的古器,石碑、陶器等文物考證,及有關歷史資料的記載,此處屬准河流域大汶口文化,五、六千年前就有較發達的經濟文化。由考古資料證明,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傅村屬薛國轄區。據《傅氏族譜》載:傅氏於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自沛北水城港道東,始遷此,名傅村。這裡解放前,屬沛縣七區管轄。解放后歸薛城縣五區。1953年劃歸微山縣,屬微山縣五區(常口區)。1958年初屬卓廟鄉,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屬宏光人民公社,1959年屬歡城人民公社、1962年分建傅村人民公社,因公社駐傅村而得名,1984年建傅村鄉,1999年8月26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傅村鄉,設立傅村鎮。2012年11月4日,撤銷傅村鎮,設立傅村街道辦事處。2012年12月22日,傅村街道正式掛牌辦公。

自然資源


傅村鎮
傅村鎮
傅村是一塊富庶的寶地,在東西長24華里,南北寬15華里的區域內,湖泊面積30.56平方公里,佔全鎮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傅村地處黃泛沖積平原,地肥水美,物產豐富,全鎮擁有1.15萬畝淡水養殖水面,現已建成高產、穩產魚塘5500畝,是魚、蝦、鱉、蟹等魚類、蘆葦、蓮藕、菱米、茨實等水生經濟植物的盛產地。傅村地下礦資源豐厚,易於開採,境內有傅村、三河口、高庄3座國家大中型煤礦,年產煤總量達400萬噸的國家級重點港口,這對全鎮的工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行政區劃


傅村鎮
傅村鎮
轄區詳情
班村三尖寨村南村東村西村小三口村
小李庄村后寨村前寨村朱杭村小付村大付村
馬集村前付村斜廟村閆庄村劉村肖口村
朱樓村楊路口村邵庄村張西村張東村大李庄村
蔡庄村鄭庄村郭庄村程庄村鄒庄村新高庄村
后邵集村前邵集村卓廟村程元村宋李庄村陳灣村
戰庄樊村大肖村宋寺村馬庄村周庄村
西匯子村東匯子村新張庄村新蘇村小卜灣村大卜灣村
房村蘇村老張庄崔庄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43953
23252
20701
家庭戶戶數10780
家庭戶總人口(總)41429
家庭戶男21252
家庭戶女20177
0-14歲(總)12359
0-14歲男6918
0-14歲女5441
15-64歲(總)28687
15-64歲男15031
15-64歲女13656
65歲及以上(總)2907
65歲及以上男1303
65歲及以上女1604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41057

經濟


種植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以科技為主導,大力發展市場農業,科技農業、效益農業,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加大優質小麥的推廣力度,做到優質小麥優質管理。全鎮優質小麥種植率達到100%,良種使用率達到100%。今年全鎮1.5萬畝小麥喜獲豐收,單產達343公斤,總產達5012噸;同時把保護蔬菜栽培作為種植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內容,繼續擴大了以楊樓管區為中心的高價值蔬菜和經濟作物種植基地。全鎮共發展大中小弓棚、日光溫室、地膜覆蓋等高價值作物3450畝,實現經濟收入800多萬元。
緊緊圍繞水產帶動戰略,大搞湖區二次開發,依託大湖水面和灘塗澇窪地眾多的優勢,大力推進上糧下漁的網養殖戰略,不斷加快以各特優水產品為重點的漁業結構調整,全鎮養殖總面積1.15萬畝,其中烏鱧、青蝦、河蟹、彭澤鯽等優質品種養殖達6500多畝。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以小城鎮建設規劃為依託,先後啟動民間資金3600萬元,組織實施了富源路兩側商品房開發,新建營業樓房2000餘間,總建設面積11萬平方米。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1527個,從業人員1.99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52.3%,私營企業總產值1.45萬元,個體私營經濟也成為鎮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通


傅村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鎮駐地東南距縣城7公里,境內水陸交通便利,東臨省級濟微公路、西靠南四湖的昭陽湖,京杭運河從中穿過,傅村煤礦鐵路運輸線與京滬鐵路相化,為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社會


新農村建設

微山傅村鎮把“一池三改”作為大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重大舉措,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鎮建成沼氣池1156個,已正常使用1009個,取得了較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鎮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選擇了9個村級班子力量強、經濟條件優、群眾基礎好的村作為示範村。同時,出台了獎勵扶持政策,制定了對村幹部的獎勵等次,規定完成任務80%%的村,獎勵村支部書記2000元,獎勵村兩委班子8000元;完成任務50%%的村,獎勵支部書記1000元,獎勵村兩委班子5000元;對完不成任務50%%的村,作為一項年終考核的扣分依據,記入村幹部考核評比的結果。鎮里抽調農口10名工作人員,配合鎮機關包村工作人員靠在村裡,指導工程施工,加強質量監管。
加大投資力度,形成三級投資格局。在縣財政每戶補貼1000元的基礎上,鎮財政每戶再補1000元。僅此一項,鎮里拿出了120萬元進行補助,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村再進行補助。該鎮閆庄村在縣、鎮補貼的基礎上,村裡每戶再補400元,極大調動了群眾實施“一池三改”的積極性。現在,全村共117戶,其中建成沼氣池的有116戶,沼氣池普及率達到99.1%%,正常出氣率達100%%,通過上級的檢查驗收。

社會事業

傅村鎮
傅村鎮
微山縣傅村鎮敬老院人頭攢動,一片繁忙的景象,院內的五保老人樂得合不攏嘴。該鎮的敬老院改擴建工程暨慈善捐助儀式在這裡舉行,儀式上社會各界、民營企業家們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手,短短的兩個小時時間,善款數額就達到了400餘萬元。
傅村鎮敬老院由於建院時間長、規模小,設施相對落後,供養能力和人數十分有限。該鎮將敬老院改擴建工程列為民心工程,積極籌建設現代化的敬老院。新院位於三河口煤礦宿舍南部,楊樓管區張東村北部,利用原楊樓農業學校校址改建,佔地20餘畝,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五保老人住房全部按照標準化客房規劃建設,餐廳、廚房、浴池、洗衣房、醫療室、娛樂活動室等附屬設施一應俱全,總投資700餘萬元,基本上解決全鎮五保老人集中供養問題。
教育:2007年鎮第一中學新校投入使用,2012年開始改擴建中心小學。
醫療:中心衛生院在原址的基礎上新建並於2010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