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樂

頌樂

頌(Son)樂形成在1880年,不但是古巴的主流舞曲類型,也是影響整個拉丁美洲舞曲最重要的元素。

起源


它源自古巴東部的Oriente,這是一個融合多元族裔和豐富音樂文化的地方,主要因為1800年海地發生革命戰役,數以千計的難民湧進此地,和古巴的非洲人與西班牙人又進行了一次文化血統的交流所致。
因此頌樂不免散發出一種迷人的混血文化風采。可參考帕特巴斯拉的《馬車夫》,和喜瑞拉梅斯特拉的《惡靈》、《百分百古巴》。

簡介


最初的頌樂只是原始又樸素的東部鄉村音樂,藝人多半用一種有著三對弦的古巴吉他(tres)自彈自唱,襯以古巴打擊樂器沙鈴(maracas)和刮葫(guiro)。
經由奴隸的傳唱傳到哈瓦那后,為了取悅資產階級,企圖在樂風上壯大聲勢,於是樂器的編製漸漸變得複雜起來,20年代的Sexteto Habanero六件式樂器編製組合可謂個中代表:計有古巴吉他(tres)、吉他、崩歌鼓(bongos)、撥弦貝斯,還有搖沙鈴(maracas)、彈鍵盤的雙人人聲組合。
極盛時期甚至擴大到九件式樂器編製的septeto,有如一個超大型的樂隊組合。這樣的頌樂飄洋過海向北到了紐約,融合20年代盛行的爵士大樂隊樂風就變成了Salsa,是紐約人耳熟能詳的新興樂風。
如果頌樂向南進入南美洲,混入迷幻的電子合成樂,則成了商業化的哥倫比亞Salsa。

流行


1912年開始,美國的唱片公司到古巴錄製頌樂專輯,接著各地廣播電台也陸續成立,全國性甚至國際性的古巴藝人,終於要借著大眾傳播媒體站上舞台亮相了。當藝人有了更多元化的發展時,自然不願被局限在制式的音樂傳統里,於是幫頌樂變聲的遊戲開始。
1927年曾經參與Sexteto Habanero的Felix Chapotin,首先嘗試加入小喇叭;盲人吉他手Arsenio Rodriguez,則在他的樂團里加入更多的管樂、節奏和鋼琴,此舉果然投合大眾口味,成為四零到五零年間最具影響力的樂團。
古巴樂團的團長Beny More更酷,他乾脆把頌的節奏加快,把慢板的bolero抒情舞曲改成超快板,創造出了Mambo。
笛子和大提琴的介入,則是頌樂最後的變奏charanga,也是如今所能聽到的最活潑的當代頌樂綜合版。集合各大藝人在1979年錄製的《哈瓦那之星》,收錄頌樂在這個時期中所有變化的樣貌,值得一聽。
可以說,頌樂在古巴,是一種永恆延續的聲音。或許在每一個年代,它刻印出不同的標記,也許是mambo,也許是salsa…,但是骨子裡,它永遠是頌(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