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陰虛

心陰虛

心陰虛證是指陰液不足,心失所養,虛熱內擾,以心煩、心悸、失眠及陰虛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可見於心悸、怔忡、虛勞、不寐、盜汗,以及現代醫學的心律失常、神經官能症、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病等證候與疾病。

病因


● 心主司血脈的正常運行和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它離不開陰液的濟養。若久病體虛,思慮勞神太過,暗耗心陰;或因溫熱火邪,灼傷心陰;或情志不暢,或經常動氣動火,或腎陰不足不能上濟心陰,則會耗傷心的陰液,內生虛熱,影響心主血脈和藏神的功能,出現心陰虛證。
● 陰液虧損,不能制陽,陰虛陽盛,虛熱內生。可現陰虛內熱甚則陰虛火旺之候,以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渴咽干、面紅升火、舌紅、脈細數等為特徵。心陰虛則陰不制陽,心陽偏亢,陰虛陽盛,則虛火內擾,影響心神,而見心中煩熱、神志不寧,或虛煩不得眠。陰虛內熱,熱迫血行,脈流薄疾,影響心主血脈之功能,故脈來細而且數。

臨床表現


● 本證以心煩、心悸、失眠與陰虛癥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陰液虧少,心失濡養,心動失常,故見心悸;心神失養,虛火擾神,神不守舍,則見心煩不寧、失眠、多夢;陰虛失潤,故口燥咽干,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等,均為陰虛內熱之象。
● 從病機上看,心血虛與心陰虛雖同屬陰血不足範疇,但心血虛為單純血液不足,血不養心,主要表現為心神失常和血脈不充,失於濡養,不能濡養腦髓,而見眩暈健忘;不能上榮則見面白無華,唇舌色淡,不能充盈脈道則脈象細弱;而心陰虛除包括心血虛外,主要表現為陰虛不能制陽,心陽虛亢,虛熱內生之候。所以心血虛以血虛不榮之“色淡”為特點,而心陰虛則以陰虛內熱之“虛熱”為特點。

辨證施治


● 證候:心悸、失眠,虛煩神疲,夢遺、健忘,手足心熱,口舌生瘡,舌紅少苔,脈細而數。治則:滋陰養血,補心安神。主方:天王補心丹。
● 由於心陰靠腎水的上濟滋養,即水火相濟,故治療心陰虛證時,當佐以滋養腎陰的藥物。若心陰不足以抑制心火,容易導致心火亢盛證,而心火亢盛亦容易耗傷心陰,兩者互為因果。但心陰虛證屬於虛證,心火亢盛證屬於實證,陰虛火旺為本虛標實,治療時必須分清標、本而給予相應的方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