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本能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論
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 ),拼音是sǐ wáng běn néng,又被稱為毀壞衝動、攻擊本能或侵犯本能,由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他認為,死亡本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要摧毀秩序,回到前生命狀態的衝動。用法示例,如一個人會想用死亡本能去抵抗焦慮情緒。
"死亡本能"按照弗洛伊德的學說主張,這種學說認為每個人的身上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而達衝動起初是朝著我們自己本身而發的。弗洛伊德認為這個死亡的本能設法要使個人走向死亡,因為那裡才有真正的平靜。只有在死亡--這個最後的休息里,個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緊張和掙扎。生命由無機物演化而成,人從黑暗、溫暖而平靜的子宮而來。睡眠與死亡的境界與人所來自的地方條件相似,所以生命一旦開始,一種意欲返回無機狀態的傾向隨之而生,這就是死亡本能的來源。如日常生活里的自虐、自殘,甚至自殺。死亡本能也可以做出某些良性的轉化,如破壞性的本能可以轉化為一名勇敢的消防隊員救火的行為。
平常所謂的攻擊驅力,可以說就是死亡本能的衍生物,只不過只將毀滅的對象從自身轉移到他人而已。當指向外界的攻擊驅力因受到障礙而無法滿足時,便會轉向攻擊自己(例如自殺)以圖自我毀滅。它是促使人類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狀態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終結,是生命的最後穩定狀態,生命只有在這時才不再需要為滿足生理慾望而鬥爭。只有在此時,生命不再有焦慮和抑鬱,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終目標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擊、破壞、戰爭等一切毀滅行為。當它轉向機體內部時,導致個體的自責,甚至自傷自殺,當它轉向外部世界時,導致對他人的攻擊、仇恨、謀殺等。
弗洛伊德後期思想認為,人有兩種本能,一是愛的本能(或為性本能),二是死亡本能。前者是建設性的,後者是破壞性的。後者破壞的目的,直白的說法是為了找死,文雅的說法則是渴望從有機物狀態回到無機狀態。這兩種本能雖然作用相反,但卻同時並存,此漲則彼消,此消則彼漲。
弗洛伊德引用斯歌波喬爾(Schopchauer)的話斷言道:“所有生命的目標都是死亡”。死亡本能,或有時也被稱為死亡願望的最重要的派生物是攻擊,根據弗洛伊德的觀點,攻擊是指向外部對象而不是指向自身的一種自我毀滅的需要;弗洛伊德認為,殘酷、自殺、謀殺以及攻擊都是死亡本能驅使的。雖然弗洛伊德從沒有把死亡本能理論發展的像求生本能理論那樣完整,但這一理論仍然是他理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弗洛伊德認為生本能和死本能是人類兩大基本本能。和日神酒神的關係一樣,生本能與死本能也是對立統一的。對立的就是兩者的目的與作用截然不同。前面已經論述了這兩種本能的種種。生本能,它富於建設性,它的“目標就在於不斷建立更大的統一體,並極力地維護它們——簡而言之,是親合”。死本能,它富於破壞性,“目標是取消聯結,故而帶來毀滅”,“它的最終目標是使勃勃生機變成無機狀態”。統一的方面就是生本能服務於死本能,但實現的道路是迂迴曲折的、不明顯的。“一切生命的目標就是死亡”。弗洛伊德認為,“一切有機體的本能都是保守的,都是從歷史上獲得的,並且朝向回復某種較早期的狀態”,“原始生物實體從一開始就不想改變,如果條件不變,它就總是只重複同樣的生命歷程”,“有機體的保守本能已經每一種強制性的變化被同化到有機體生命的過程中,並且把它們儲藏起來,以供今後的進一步重複”。可見,弗洛伊德認為,世界本來是無機的,生物的出現就是因為世界發生了變化,世界環境的變化使得生物有了繁殖的能力,也就是說有了生的本能,但明顯這是外界促使其在生物體中形成的,真正先天存在的是無機的本性,死本能就是把人帶向無機的,所以,生物的目標就是向死前進,生物的真正本能是死本能。弗洛伊德認為,“正是通過愛欲這個機構,指向外部世界的破壞性本能才從自身發生轉向”,“本能衝動的本身一定是愛欲和毀滅性的混合”,就是說,死本能,它是與生本能同行的,死本能是生命活動真正要達到的目的,生本能必定和死本能同行,而且為死本能服務而已。由於“死的本能在本質上是緘默的,生命的叫喊大部分是從愛欲發出的”,因此,要達到死本能的目的,其途徑是迂迴曲折的。
生本能與死本能有時會互相中和甚至互相代替。例如,吃東西是為了滿足生的本能,而吃這個行為中的咬、嚼、吞食又都是死本能的體現。有時生本能的衍生行為可以代替死本能的衍生行為,如愛可以代替恨。
海子
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