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
在佛教史中,部派佛教是指釋迦牟尼佛涅槃后,從上座部與大眾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階段,也是這個時期佛教僧團所形成的各個部派的合稱。
在佛陀滅度之後,由大迦葉於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結(又稱為王舍城集結),由阿難負責誦出經藏,優婆離誦出律藏,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
大眾部相傳,大迦葉尊者發起第一次集結,集結出經、律、論三藏。無法參與的僧團大眾,在洞窟外自行集結,稱為窟外集結。窟外集結所產生的經典,被稱為雜藏。其中方廣經,即是大乘佛教經典的前身。
上座部律藏一致記載,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南傳佛教記載此時摩揭陀國黑阿育王在位),僧團因為意見不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Vaiśālī)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
據南傳佛教記載,東部比丘僧團不同意這個看法,自行集結會誦,訂定戒律。因七百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東方比丘僧團則稱大眾部。此為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所以又稱為“根本分裂”。
而說一切有部及大眾部傳說,根本分裂的原因在於大眾部的創始人大天,他提出新學說(大天五事)因此造成分裂。在上座部跟大眾部分裂之後,在其中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團(又稱為“枝葉分裂”)。
這個時期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間起於佛陀滅度後百年,至大乘佛教興起之間。至西元一世紀前後,各部派已成熟發展,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教義,也各自傳承了不同的經典。
各部派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仍然澎勃的發展,與大乘佛教各有擅場。他們不認可大乘佛教經典的來源傳承(諸天所傳授,從夢中得來,從他方佛聞,從三昧中見佛聞法,自然呈現在心中,得自龍宮,得自南天鐵塔)。而大乘佛教徒則將這些部派統稱為小乘,認為其並不能幫助人究竟解脫。該稱呼並不為這些部派所接受。
現存五部律藏的第二次結集犍度是研究“律分五部”說法和初期佛教歷史的關鍵資料來源。上座部後續分化的主要標誌性文獻是提婆設摩《識身論》,此論先批判“分別論者”為“誹謗、違越、拒逆世尊所說契經”,再自稱“性空論者”而批判了“補特伽羅論者”,形成了不可調和的分歧。
《大毗婆沙論》和《舍利弗問經》最早提出“上座部”這個概念,特別是《大毗婆沙論》記載了早期主要部派的論點,是研究早期部派分化的重要資料來源。
公元489年譯南傳《善見律毗婆沙》記載到了第三次結集前後的歷史,《島史》和《大史》引述加工了律藏註釋的有關歷史內容,這二部編年史以及現在版本的《一切善見律注》強調了自己是“上座部”。
南傳《論事》記載了大量部派觀點,並有據信是覺音所做的註釋指明了各觀點所歸屬的部派。後世的《異部宗輪論》以及藏傳清辯《異部精釋》等是研究部派宗義和歷史的常用資料。
在早期佛教中一般梗概的稱有十八個部派或二十個部派。下面列出來自不同來源的部派列表。
下表取自斯里蘭卡《島史》和《大史》關於第三次結集前情況的記載。因赤銅鍱部《善見律毗婆沙》記載第三次結集前僧伽不合是混入的“外道”引起的,而在此前後佛陀弟子本身是一味和合的,此部派分裂說法的更確切來源不明。
上座部(Sthaviravāda)→分別說部(Vibhajjavāda)→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法上部(Dharmottarīya)- 第二次分裂 賢胄部(Bhadrayānīya)- 第二次分裂 密林山部(Sannāgarika)- 第二次分裂 正量部(Saṃmitīya)- 第二次分裂 說經部(Sautrāntika)- 第六次分裂 說轉部(Sankrantika)- 第五次分裂 飲光部(Kāśyapīya)- 第四次分裂 法藏部(Dharmaguptaka)- 第三次分裂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第三次分裂 化地部(Mahīśāsaka)- 第一次分裂 犢子部(Vatsīputrīya)- 第一次分裂 |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說假部(Prajñaptivāda)- 第二次分裂 多聞部(Bahuśrutīya)- 第二次分裂 一說部(Ekavyahārikas)- 第一次分裂 雞胤部(Kaukutika)- 第一次分裂 制多部(Caitika)- 第三次分裂(依據島史,大史稱源出於說假和多聞) |
此外,在《島史》列出下列六個起源不明的部派:
• 雪山部(Haimavata)
• 王山部(Rajagiriya)
• 義成部(Siddhatthaka)
• 東山部(Pubbaseliya)
• 西山部(Aparaśaila)
• 西王山部(Apararajagirika)
下表來自世友菩薩的《異部宗輪論》。因為有人認為本論作者世友菩薩與說一切有部世友尊者是同一人,此說法被認為源自說一切有部;本論將“本上座部”這個有“根本”含義的稱呼給予了雪山部,而後世將“根本”這個評價賦予說一切有部而形成根本說一切有部這個新說法。
上座部(Sthaviravāda)法藏部(Dharmaguptaka)- 第五次分裂 法上部(Dharmottarīya)- 第三次分裂 賢胄部(Bhadrayānīya)- 第三次分裂 正量部(Saṃmitīya)- 第三次分裂 密林山部(Sannāgarika)- 第三次分裂 犢子部(Vatsīputrīya)- 第二次分裂 化地部(Mahīśāsaka)- 第四次分裂 飲光部(Kāśyapīya)- 第六次分裂 經量部(Sautrāntika)- 第七次分裂 雪山部(Haimavata)- 第一次分裂(被稱為“本上座部”,此部只在北印。)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第一次分裂 |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一說部(Ekavyahārikas)- 第一次分裂 說出世部(Lokottaravāda)- 第一次分裂 雞胤部(Kaukutika)- 第一次分裂 多聞部(Bahuśrutīya)- 第二次分裂 說假部(Prajñaptivāda)- 第三次分裂 制多部(Caitika)- 第四次分裂 西山部(Ap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北山部(Utt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
義凈三藏《南海寄歸內法傳》:
• 聖大眾部。分出七部。
• 聖上座部。分出三部。
• 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
• 聖正量部。分出四部。
並記述四部分佈情況為:
• 摩揭陀。則四部通習。有部最盛。
• 羅荼、信度(西印度國名)則少兼三部。乃正量尤多。
• 北方皆全有部。時逢大眾。
• 南面則咸遵上座。余部少存。
• 東裔諸國雜行四部。
• 師子洲並皆上座。而大眾斥焉。
• 然南海諸洲有十餘國。純唯根本有部。正量時欽。近日已來。少兼餘二。
漢譯《舍利弗問經》也對部派分化有所記載。
按現代佛教研究者的看法,大眾部分派按上座部記載,上座部分派按大眾部記載,對各部派做如下簡單整理:
根本上座部 祗陀林派 大寺派(即今錫蘭南傳上座部佛教。) 無畏山派(有現代學者認為漢譯解脫道論即為此部作品。) 赤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又作銅鍱部,傳至錫蘭。因錫蘭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 化地部 法藏部 飲光部(又作迦葉部) 法上部 賢胄部 正量部(Sammatiyavadinah) 密林山部(又稱六城部) 根本說一切有部(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阿毗達磨“毗婆沙師”所承襲。) 雪山部(在說一切有部分出后,原根本上座部遂遷至雪山改稱雪山部,大眾部及分別說部傳說,認為此部是由大眾部分出) 經量部(又名說轉部Saṃkrāntivādins/Saṃkrāntikas) 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又名說因部,從摩偷羅傳入罽賓即健陀羅、烏仗那,為舊阿毗達磨論師所承襲。) 犢子部(Arya-vatsiputriyavadinah,異部宗輪論認為此部是由說一切有部分出。) 先上座部 分別說部 | 大眾部 東山部 (Apara Śaila) 西山部 (Uttara Śaila) 多聞部 說假部 一說部 說出世部 雞胤部(又稱窟居部、灰山住部) 制多部 (Caitika) 說大空部(又稱方广部) |
多數部派不認可絕大部份大乘佛教的來源傳承:諸天所傳授、從夢中得來、從他方佛聞、從三昧中見佛聞法、自然呈現在心中、得自龍宮、得自南天鐵塔、來自窟外集結,將非《阿含經》來源的教法稱為“非法說法”;而大乘佛教稱他們為“小乘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