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

文化術語

天德的能量彌綸於宇宙空間之內,萬物形體之中。宇宙空間中的道光德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增不減。大道的天德與天刑,是人類治理國家最高層級的楷模和法式。觀察國家社會治理的變化趨勢,如果治理者遵循的是天德能量輸布的法則、規律、秩序,那麼國家社會必定將會興旺昌盛起來。

出處


中國古代的醫學經典《黃帝內經·靈樞·本神》中曾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這段話所揭示的“天之在我者德也“,簡稱天德。天德就是人類生命的真諦,道光德能就是生命的源動力,德性物質在體內的流動,才使生命體中的性體系統生存並具有活力。
天所釋放的能量中又具有一陰一陽的幾學雙重結構,陽性能量名為五德,陰性能量名為五刑。天德能量屬於天道能量中的陽性能量,天德能量是與天炁能量的上行發展而同步展開。

與生命健康的關係


天德養神,意思是道的德能以炁的物質方式,營養滋養著人們的精神系統,也就是靈魂系統;而地上的五穀,所滋養的是形體,也就是肉身。老子曾經深刻地指出,對於一般人、普通人而言,“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這也就是說,天上的五種德性的不可見不可觀的炁,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這五種道的德性能量,滋養著人的精神和靈魂,支撐著體內眾生——靈魂系統的工作。體內的眾生,就是依賴於這五種德性的能量,才能正常地在體內擔負起生命活力的各項工作。離開這些五德能量的“炁”的滋養,性命兩大系統中的性體系統,也就無法正常地在體內工作,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也就難以維持。
1、在從春分到秋分期間,天德能量分佈於外在環境中,所以萬物全都沒有例外,跟隨天德能量而活動於外部環境中,包括蟄伏的各種蟲類,全都走出巢穴,而人類的各項活動也開始走出以居室為主導的範圍。從天德能量輸布而萬物相隨的自然現象中,可以舉一反三地參悟出,修身與治事以及治國的方略,全都應當以德治為本、為先,才是符合自然規律、法則、秩序的原則。
2、在從秋分至春分這一時間段內,天德陽和的能量進入了內部,萬物全都無一例外地服從跟隨這股王道治理式的能量回歸於內部環境中,具有蟄藏生理特徵的各種動物就全都進入了它們的巢穴中,人類的活動也從以戶外為主轉換成為以室內為主。

能量的特點


1、在天德與天刑兩種能量中,天德能量是與天炁能量的上行發展而同步展開,與物相的實在者結合在一起。天德常與興起的事物和現象相結合,所以萬物在外興起時它就會出現於外部,而內在興起時就會出現在內部,因而在自然界的四季交替變化中,天德能量的表現是冬入夏出。
2、修身與治事以及治人的根本點,立在立信修德之上,人心有德才能與天德並心同力,不離不棄,構成能量的量子糾纏效應;獲得天德能量的加持與護佑,就會隨德而行,陽出亦出,陽入亦入,具備活力,獲得長治久安。
3、天德能量具有陽和溫照畜養的特性,因而呈現出旺盛的生氣特徵,所以當萬物的生氣萌發時,天德能量將同步發動,扶持生氣,表現出量子糾纏效應的效果。而當萬物的生氣收縮時,天德能量也將同時收斂。
4、天德這種強大的陽性能量,卻是舒緩而溫煦地逐步生成旺盛,它本身並不存在刑罰而只是正向的賜予,對萬物慈愛無比,一視同仁,故老子曰"道生之,而德畜之〃,萬物對天德能量具有自覺的熱愛注,主動趨附於天德能量強大的凝聚力。

在修身中的應用


就人道中的修身治理而言,黃帝所揭示的順天應人,治人事天,就非常精鍊地高度概括了遵循天德與天刑的法則規律,而進行修身治理的理論與方法。順天應人之"順",就是要恪守天德與天刑雙重能量輸布的規律與秩序,順應陰陽升降和五運六炁(氣)推運的變化,恪守度數信而行持。治人事天,人的常道意識未經教育學習,僅憑有限的知識和經驗治事,就難以實現五正狀態。應用天德能量中的五德能量仁、義、禮、智、信,重新對人的內外環境進行再造和塑型,是確保常道意識實現五正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