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凱

村官

宋凱,男,出生於1985年2月,中共黨員,大學生村官。

個人簡介


宋凱[村官]
宋凱[村官]
宋凱,男,漢族,1985年2月出生,2009年12月參加工作,200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本科學歷,法學學士學位,現任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石橋鄉仙人橋村黨支部副書記。任職期間積極帶領農民致富增收、立足當地實際,發展了以仙人橋蔬菜基地為主導的蔬菜產業,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其事迹曾被《大學生村官報》、中國青年網、中國扶貧網、CCTV 7《致富經》、大學生村官網等多家媒體報道。任職期間表現優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曾榮獲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兩次榮獲“優秀大學生村官”稱號。

個人經歷


2009年河北省委組織部開始選聘第二批大學生村官,經過層層遴選,宋凱通過了選拔考試,組織部門安排到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石橋鄉仙人橋村,走上大學生村官的崗位。
到仙人橋村任職后,宋凱了解到仙人橋村有著廣闊肥沃的土地資源和悠久的種植蔬菜歷史,但是當地群眾都只是種一些傳統的大田蔬菜作物,再加上時令蔬菜價格低,導致了當地農民雖然守著肥沃的土地,但是收入水平並不高。於是,宋凱就萌發了在蔬菜種植上做文章,從提升蔬菜產業規模著手提高群眾收入的想法。
宋凱[村官]
宋凱[村官]
通過深入細緻的市場調查,宋凱了解到目前種植荷蘭瓜、茄子、燈籠彩椒等反季節無公害蔬菜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而市場供應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只要抓准上市周期,定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價值。在慎重考慮后,2010年10月,宋凱與仙人橋村兩委班子合作,共同創辦了“清苑縣四海果蔬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農超對接”為模式,通過“種養結合、深度開發”的方式,把反季節蔬菜種植加工、立體種養植、特色養殖和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環保高效、循環發展的農業生態基地。“功到自然成”,這是宋凱時常掛在嘴邊的話。為了搞好反季節蔬菜基地建設,他自己說服家裡人拿出10萬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還專門從山東壽光請來一名專業技術員,從蔬菜基地的大棚建設、選苗育種、病理勘測到蔬菜的儲運,全程向合作社成員傳授技術要領。在蔬菜基地大棚建設期間,他每天早起晚歸,跟著技術員跑前跑后,整天扎在地里,有時候連吃飯都能忘記。經過四個月的基地硬體建設,合作社規劃的佔地200畝的蔬菜種植園區,截至2011年底已開發完成128畝,主體竣工八座現代化大棚、一座現代化合作社管理中心、一座種苗肥料倉庫、一座蔬菜檢測室,完成試驗田改良80餘畝。現年產無公害蔬菜80餘萬公斤,2011年投產當年產值達220餘萬元。
四海果蔬專業合作社
四海果蔬專業合作社
在清苑縣四海果蔬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現代化高溫蔬菜大棚中的蔬菜鬱鬱蔥蔥,長勢喜人。“成活率都在95%以上,目前已與北京市朝陽區某蔬菜供銷中心接洽好,銷售沒問題。”擔任合作社副經理的宋凱說,預計到10月初第一批荷蘭瓜即可收穫,會有不錯的收成。宋凱說,下一步他們將利用現代農業技術,引進、種植多種新型、高效農產品,探索立體農業之路,進一步擴大合作社規模。目前已確定從任丘引進泥鰍養殖技術、從江蘇引進蓮藕優良品種,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發一些如“蔬菜採摘、藕塘賞月、泥鰍垂釣”等趣味性銷售模式,“把生態旅遊的元素融入產品的開發創意中,做出自己的特色”。宋凱時刻都沒忘記自己作為大學生村官的責任——帶領更多村民致富。他說,明年春季種苗開始移栽時,就能讓40名本村勞動力到合作社工作,並且在合作社初見效益后,將採取“農超對接”的模式,真正讓農戶賺到錢,讓消費者吃到既品質高又便宜的無公害蔬菜。未來二至三年,全村400戶左右的農戶將參加進來,由合作社統一購買種子、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加工銷售,預期可使用土地、面積將達到3000餘畝,年創造經濟效益在2000萬元以上。可行的產業規劃使宋凱贏得村兩委幹部信任的同時,百姓們也樂意找他溝通交流,因為他的到來不僅使紛繁複雜的基層工作逐漸有序,更使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對未來更加的充滿希望。
在2011年仙人橋村支部換屆選舉中,宋凱以全票當選仙人橋村黨支部副書記,這更加堅定了他紮根基層、奉獻農村、服務群眾的理想信念。
“心繫群眾,志存高遠”是大學生村官宋凱基層工作的真實寫照。大學生村官宋凱把農村建設一線作為施展才華、播種希望、放飛夢想的廣闊天地,把在農村創業實踐作為豐富閱歷、鍛煉成長的最好課堂。宋凱在堅定紮根基層、奉獻農村、服務群眾的理想信念的同時,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加強履職能力,帶頭創先爭優,樹立了“牢固信念、立足崗位”的政治意識、“吃苦在前、奉獻為先"的責任意識,“心繫群眾、服務百姓”的大局意識,以無私奉獻的精神,以致富一方百姓、造福一方群眾的行動和業績,以排除萬難、艱苦奮鬥的行動贏得了農村幹部群眾的尊重和信任,以自身不懈的努力為新農村事業增磚添瓦,為推進新農村發展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