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率

生存率

生存率乃指某生物種群內的每一個體經過一定時限以後生存的機率。如以橫軸為經過的時間(日、月或年),縱軸為生存率,則可繪出生存曲線。根據生存曲線的類型可以判斷生物種群死亡的規律。

計算方法


不同條件下,種群的生存率計算方式不同,例如在種子萌發中,生存率=(幼苗恢復生長株數/總株數)100% 為種子萌發生存率的計算方式。

生存率比較


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生存分佈時,我們常需比較它們是否來自同一生存分佈,此時的假設檢驗為:樣本所來自的總體生存分佈相同;樣本所來自的總體生存分佈不相同。
可選用的檢驗方法有:Logrank法,廣義Wilcoxon法,和Cox-Mantel 法等。當拒絕時,認為幾個生存分佈不相同。
生存率比較的檢驗方法在SPSS中,Life Tables過程和Life Tables過程模塊中均有其相應內容,因此,僅以Logrank檢驗為例說明基本原理與過程。
Logrank檢驗又稱對數秩檢驗(Log Rank Test),其基本思想是,假定無效假設成立(兩總體生存曲線無差別),則根據兩種處理不同生存時間的初期觀察人數和理論死亡概率計算出的理論死亡數,與實際死亡數應相差不大,否則無效假設不成立,認為兩條生存曲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數秩檢驗可用於兩個或多個樣本生存曲線的比較。其檢驗統計量的計算公式如下:
,v=(數組-1)
式中A為實際死亡期(astual frequeney),T為理論死亡數(cheoreical frequency)。
當比較的幾個樣本生存分佈。全部為完全數據時,本檢驗又稱為Sovnge檢驗。

應用


生存率反映了疾病對生命的危害程度,可用於評價某些病程較長疾病的遠期療效。在某些慢性病如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結核病等的研究中常常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