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伐

分次伐掉伐區上成熟林木的方式

漸伐是指在較長期限內(一般不超過一個齡級)分次伐掉伐區上全部成熟林木的森林主伐方式。又稱遮蔭木法或傘伐法(shelterwood cutting)。漸伐的更新過程和採伐過程同時並進,通過逐次採伐,為林木的結實及下種創造有利條件,留存的林木則對幼苗起保護作用。漸伐根據林下更新狀況進行,當留存林木的遮蔭對幼苗、幼樹有妨礙時,即把所有林木伐去。成熟林木全部採伐完畢,林地也就全部得到更新,新林基本上是相對同齡林。

過程


典型的漸伐可分為 4次採伐,每次採伐均按一定的更新要求進行。①預備伐。為更新準備條件而進行的採伐。通常在林木密集,樹冠發育較差,同時林地枯枝落葉層很厚,妨礙 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林分中進行。首先伐去病腐和生長不良的林木,以疏開林冠、增加林內光照、促進伐區上保留的優良林木的結實,加快林地枯枝落葉的分解,改善林地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的條件。採伐強度(按 材積計算)一般為25~30%,採伐后林分鬱閉度應降到0.6~0.7。如林分平均鬱閉度為0.5~0.6,則不進行預備伐。②下種伐。一般在種子豐年進行,以使更新所需的種子盡量落在林地上。下種伐的 伐木和 集材過程可適當破壞地被物,增加種子與 土壤接觸機會。強度一般為10~25%。伐后林分鬱閉度保持在0.4~0.6。若伐前林分鬱閉度只有0.4~0.6,則不進行。③受光伐。下種伐以後,林地上逐漸更新起來許多新苗木,對光照的要求日益增強,因此要進一步疏開林木,採伐強度可以適當提高,以免保留林木過多,后伐時造成對苗木的損害。④后伐。受光伐后若干年,幼樹由於得到較充足的光照,生長加速,且能抵抗 日灼、霜凍和 雜草的為害而不再需要老樹的庇護時,可將林地上所有的老林木全部伐去(圖 1)。根據林分狀況和更新特點,在上述的 4次採伐中有時可以省略其中的1次或2次,如老林已經疏開,則不必進行預備伐;如老林中已有足夠數量的苗木時,則不必進行預備伐及下種伐。

種類


根據伐區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均勻漸伐和帶狀漸伐。前者是在預定進行漸伐的全林範圍內分幾次採伐,保證全林所更新起來的新林都是同齡林。後者是將全部採伐的林分劃分為若干帶,按一定方向分帶採伐。採伐由一端開始,在第 1帶內首先進行預備伐,其他帶保留不動。經幾年後,第1帶進行下種伐的同時,在第2帶進行預備伐。再經幾年,在第1帶進行受光伐的同時,第2帶進行下種伐,第3帶進行預備伐。依次類推(圖2)。

評價及適用條件


適用於比較耐蔭的樹種或種粒大不能借風力傳播的樹種所組成的同齡成熟林。如紅松華山松以及 栲樹櫟樹等。其優點是,逐次疏開老林,留下大量下種的母樹,不使林地和更新苗木全部暴露而發生為害;同時采完老林以前形成的新林,不僅縮短了 輪伐期,而且能保證在不同地形條件下 森林的水源涵養和 水土保持作用。缺點是採伐和集材對保留木和幼樹的損傷率較大,需要較高的經營技術和採伐工藝;同時,一個伐區需要多次採伐和集材,木材成本較高;在林分稀疏強度較大時,容易發生風倒。造成植被及生態的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