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常見眼底病變。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又稱特發性脈絡膜新生血管、青年性黃斑變性或出血性黃斑病變。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好發於年齡為40歲以下的青壯年,性別無明顯差異,常單眼發病。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在國外以弓形蟲感染最多見,在我國則多與結核或病毒感染有關。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表現為視力減退、視物變形、視野中心暗點等。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可採取抗炎、激光、光動力、抗VEGF治療。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可導致視力下降等表現,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本病治療效果與病灶範圍相關,如累及黃斑中心凹,視力呈永久性損害;如病灶未累及黃斑中心凹,則預后較好。
● 眼科
●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在國外以弓形蟲感染最多見,在我國則多與結核有關,可能的致病因素如下:
● 結核
● 梅毒
● 組織胞漿菌病
● 萊姆病
●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多見於中青年,多單眼發病,可出現以下臨床表現:
● 視力下降
● 視物變形或變小
● 視野中心出現暗點
● 確診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主要依據眼底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檢查、實驗室檢查等。
● 包括間接檢眼鏡或裂隙燈下90D透鏡檢查,可觀察眼底改變,有助於疾病診斷。
● 可清晰觀察視網膜各層基本結構,有助於評估病變的嚴重程度,對病灶隨診評價療效有意義。
● 可清晰觀察視網膜血管,有助於明確診斷,可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 包括血象檢查、結核菌素皮內試驗、組織胞漿菌素皮內試驗、弓形蟲紅細胞凝聚反應、梅毒vorl及tpha等血液檢查等,是明確病因的必要檢查。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眼底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檢查診斷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 患者有視野中心暗點、視物模糊、視物變形等表現。
● 眼底檢查:可見黃斑區孤立類圓形灰白色病灶,周圍伴有出血、水腫、滲出,病灶大小一般不超過1PD(視盤直徑)。
●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可見RPE層反射信號中斷,其上團狀不均勻高反射信號,周圍可有神經上皮脫離。
● 眼底熒光素血管造影檢查:活動期可見色素上皮下或神經上皮下的新生血管;恢復期在病灶處及周圍脫色素區出現高熒光,逐漸增強並略有擴大;瘢痕期於動脈期出現與瘢痕病灶一致的熒光斑,周圍因色素增生而有熒光遮蔽,其外圍更有輪狀透見熒光,機化物早期遮蔽熒光,後期染色呈高熒光。
● 本病需要與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滲出型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相鑒別。
● 若出現視力下降、視物變形、視野中心暗點等表現,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明確診斷。
● 醫生根據詳細的病史、眼底檢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檢查、眼底熒光素造影檢查可鑒別診斷。
●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治療以找尋病因為主。
● 抗炎治療
● ● 若患者全身有活動或陳舊性結核病灶,或PPD試驗陽性,應行規則的抗結核治療。
● ● 可查血沉、免疫球蛋白、弓形體等,如有陽性,則予以相應的治療。
● ● 若查不出任何原因,可予非甾體抗炎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 抗VEGF治療
● ● 為首選治療方法。
● ● 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可使用抗VEGF藥物進行玻璃體腔注射治療,一般推薦1次/月,連續打3針,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再次注射。
● ● 複發病例相對較少。
● ● 玻璃體腔注射的主要風險是眼內感染。
● 激光治療
● ● 如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證實有脈絡膜新生血管,並能清楚定位,其位置不在黃斑中心凹下,視野有絕對性中心暗點,可謹慎予以激光光凝。
● ● 激光光凝僅是為了封閉已經存在的新生血管,並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種對症治療。
● 光動力療法
● ● 對於眼內注射有顧慮和禁忌的患者可以採用光動力療法治療。
● ● 是將一種特異的光敏劑注射到患者的血液中,當藥物循環到視網膜時,用689 nm激光照射激發光敏劑,從而破壞異常的新生血管,而對正常的視網膜組織沒有損傷。
● 中心性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可導致視力下降等表現,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
● 本病治療效果與病灶範圍相關。
● 如果病灶累及黃斑中心凹,患者留有濃厚的中心暗點,視力蒙受永久性的損害。
● 如果病灶位於旁中心區,黃斑中心凹未受累,則患者常可保留相當的中心視力。
● 極少數病例過數年後病情可複發,複發的滲出灶常在原來瘢痕的邊緣出現。
● 避免結核、弓形蟲病、梅毒、組織胞漿菌病和萊姆病等的發生。
● 接種卡介苗,避免不安全的性行為。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抵抗力。
● 避免光損傷,在強光下活動應配戴遮光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