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洋山人精華錄

漁洋山人精華錄

《漁洋山人精華錄》是由清王士禛(號漁洋山人)寫的一部文學作品。

目錄

簡介


精華錄初刻初印本
精華錄初刻初印本
《漁洋山人精華錄》 別集。清王士禛(號漁洋山人)作。作者有《帶經堂集》九十二卷,從中選詩近千首,名此。分十卷:古體詩四卷、今體詩六卷。雍正間金榮撰《漁洋山人精華錄箋注》十二卷。乾隆間惠棟撰《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十卷,並附年譜二卷、《金氏精華錄箋注辨訛》一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十卷,清王士禛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寫刻本,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舊裝一函四冊。全書由王漁洋門人林佶手書上板,為有清一代寫刻本中聲名最著者。彼時有“林佶四寫”之稱,此即其一也。林氏工書,善篆隸,尤精小楷,不見此本不知鹿原風采。
此書之原刊初印本,字體流美,撫印清晰,非後印與翻板可望項背。《精華錄》流傳甚多,有原刊與翻刻之分。傅沅叔言:“此書有翻本,頗肖”。數百年流傳之下,原板初印、後印與翻刻初印、後印魚目雜陳,未見原刻者極難分辨。觀歷年古籍拍賣,此書不下數十部,印工稍佳者皆謂之原刻初印,實則八九翻刻。所見唯零七年北京德寶春季拍賣中一本,尚可稱原刻初印,目錄葉后“漁洋山人戴笠像”並梅庚像贊俱在,惜已金鑲玉拆裝為十冊,且為水侵,后仍以五萬圓高價拍出,可見世上仍多知書者。黃永年先生藏原刻初印本,收錄於《清代版本圖錄》,《首都圖書館藏珍品圖錄》中亦收錄原刻一部,民國時四部叢刊本即以原刊初印本為底本影印,用以上三家原刊本對照各家拍賣圖錄中十數本與寒齋藏本,以卷首第一葉為例,細觀之下發現有幾處不同。如:右起第一行下“門人候官林佶”的“候”字,原刊本偏旁寫作雙人,翻刻本則為單人加一豎;左起第四行第一字“京”,原刻左下點向內收,翻刻則稍向外落筆;此兩處或可作為分辨原板與翻板的簡單方法。另原刻整篇字划較翻刻更為纖麗,翻刻乍看極似原刻,然終是虎賁中郎,存其形而少得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