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四大滿貫
網球四大公開賽的簡稱
網球四大滿貫是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法國網球公開賽、美國網球公開賽的簡稱。歷史上首位網球四大滿貫的得主是唐納德·布吉,他於1938年獲得。
按比賽場地的不同來劃分,其中,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與美國網球公開賽為硬地賽,法國網球公開賽為紅土賽,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為草地賽。
網球四大公開賽,簡稱四大滿貫(Grand Slam Tennis),他們包括:
網球四大公開賽(四大滿貫) | |||
---|---|---|---|
名稱 / 標誌 | 簡稱 | 舉辦 國家 | 簡介 |
Australian Open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澳網 | 澳網 | 澳大利亞 | 每年【1月的最後兩個星期】舉辦 在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 澳網 場地(硬地) |
French Open 法國網球公開賽 | 法網 | 法國 | 每年【5月至6月】舉辦 法網 場地(紅土) |
WimbledonChampionships 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 溫網 | 溫網 | 英國 | 每年【6月或7月】舉辦 網球運動最古老和最具聲望的賽事 溫網 場地(草地) |
US. Open 美國網球公開賽 | 美網 | 美國 | 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辦 (硬地) 網球四大滿貫 |
網球四大滿貫
網球四大公開賽 冠軍獎盃 | ||
---|---|---|
網球四大公開賽 | 單打冠軍(男子) | 單打冠軍(女子) |
Australian Open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 【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 諾曼·布魯克斯(Norman Brookes)挑戰杯 (諾曼·布魯克斯:澳網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澳網創始人之一,被譽 為“澳大利亞網球之父”) 澳網:諾曼·布魯克斯挑戰杯 澳網:獎盃 | 【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 達芙妮·阿克赫斯特(Daphne Akhurst)紀念杯 (達芙妮·阿克赫斯特:澳網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在賽事之初5奪女單冠軍) 澳網:獎盃 2013澳網冠軍(阿扎倫卡、德約科維奇) |
French Open 法國網球公開賽 | 火槍手杯 法網:火槍手杯 網球四大滿貫 | 蘇珊·朗格朗杯 (蘇珊·朗格朗: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選手之一,從一名芭蕾舞團的成員成長為20世紀20年代的“網壇女皇”) 法網:蘇珊·朗格朗杯 法網:火槍手杯、蘇珊·朗格朗杯 |
Wimbledon Championships 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 | 挑戰者杯 (18英寸高的鍍金獎盃) 溫網:挑戰者杯、玫瑰露水盤 | 【Rosewater Dish】 【Venus Rosewater Dish】 玫瑰露水盤 (直徑約19英寸的銀盤) 溫網:挑戰者杯、玫瑰露水盤 溫網:挑戰者杯、玫瑰露水盤 |
US. Open 美國網球公開賽 | 美網(男單冠軍)獎盃 2012美網男單冠軍——安迪穆雷 | 美網(女單冠軍)獎盃 美網:獎盃 |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由澳大利亞網球運動中心管理的,每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四大公開賽中最早開始的賽事,賽事安排在1-2月份。
2013澳網頒獎嘉賓(阿加西)
2013澳網冠軍(德約科維奇)
墨爾本公園的設施--中心球場
中心球場的名稱:羅德-拉沃爾(ROD LAVER)
可收回屋頂,15021個座位;
1號球場:6000個座位;
2號球場:3000個座位;
澳網冠軍(費德勒)
4號球場:1100個座位;
露天練習球場:19塊;
室內練習球場:4塊。
由於是硬地網球場,所以打法全面的選手可以佔到一定的優勢。它不僅有利於底線抽擊,也適合發球上網,既適於打上旋球下旋球,也適合吊高球和放短球。
冠軍獎盃
冠軍的名字將會鐫刻在永久獎盃上,其中:
男子單打冠軍:將被授予 諾曼·布魯克斯(Norman Brookes)挑戰杯
(澳網男單冠軍獎盃命名為“Norman Brookes Challenge Cup”)
女子單打冠軍:將被授予 達芙妮·阿克赫斯特(Daphne Akhurst)紀念杯。
(澳網女單冠軍獎盃命名為“Daphne Akhurst Memorial Cup”)
冠名的兩位都是澳網歷史上的傳奇人物。
布魯克斯是澳網創始人之一,被譽為“澳大利亞網球之父”,
阿克赫斯特則在賽事之初5奪女單冠軍。
2018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總獎金 | |
---|---|
項目 | 獎金 |
2018年澳網總獎金 | 5500萬澳元(約合4222萬美元) |
男女單打(冠軍)獎金 | 400萬澳元(約合307萬美元) |
男女雙打(冠軍)獎金 | 75萬澳元(約合57.5萬美元) |
混合雙打(冠軍)獎金 | 16萬澳元(約合12.2萬美元) |
2010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獎金明細表(男單、女單) | ||
---|---|---|
比賽輪次 | 比賽獎金(美元) | 獲得積分 |
第一輪 | 19,500 | 10 |
第二輪 | 31,500 | 45 |
第三輪 | 52,000 | 90 |
16強 | 89,000 | 180 |
八強 | 200,000 | 360 |
四強 | 400,000 | 720 |
亞軍 | 1,050,000 | 1200 |
冠軍 | 2,100,000 | 2000 |
2009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獎金明細表(男雙、女雙) | ||
---|---|---|
比賽輪次 | 比賽獎金(美元) | 獲得積分 |
第一輪 | 9,585 | / |
第二輪 | 17,035 | / |
第三輪 | 31,245 | / |
八強 | 55,400 | / |
四強 | 112,000 | / |
亞軍 | 225,000 | / |
冠軍 | 450,000 | / |
2009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獎金明細表(混雙) | ||
---|---|---|
比賽輪次 | 比賽獎金(澳元) | 獲得積分 |
第一輪 | 3,755 | / |
第二輪 | 7,745 | / |
八強 | 15,490 | / |
四強 | 33,615 | / |
亞軍 | 67,230 | / |
冠軍 | 134,460 | / |
網球四大滿貫
法國網球公開賽始於1891年,開始時只有法國選手參加,直到1925年才允許外國球手參賽。從1928年起,法網每年5月底到6月初在巴黎西部布洛涅森林邊的羅蘭·加洛斯網球城舉行。比賽場地為紅色粘土場地,所以也被稱為紅土場地網球賽。這個網球城佔地8公頃,擁有正式比賽場地20個,其中四周帶有看台的大型比賽場3個,最大的中心球場設有近1.6萬個席位。75年來,法網已經接待觀眾累計達350多萬人。
法網冠軍(納達爾)
擅長紅土作戰的西班牙和南美選手在這裡有著出色的戰績。
不過由於場地的特殊性,很多在這裡奪冠的名將終其一生都無法在其他三項大滿貫中有所斬獲,比如布魯格拉、穆斯特、庫爾騰、莫亞、科斯塔、張德培以及戈麥斯等尚未獲得其他的大滿貫。同時,像桑普拉斯、貝克爾和埃德博格這樣的球王級人物也是始終無法在巴黎捧得自己的獎盃。
中心球場的名稱:菲利浦·夏特利爾
冠軍獎盃
法網冠軍(納達爾)
女子單打冠軍:蘇珊·朗格朗杯
(蘇珊·朗格朗: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網球選手之一,從一名芭蕾舞團的成員成長為20世紀20年代的“網壇女皇”)
總獎金
總獎金額達1752萬歐元(約合2553萬美元)。
2011 法國網球公開賽 獎金明細表(男單、女單) | ||
---|---|---|
比賽輪次 | 比賽獎金(歐元) | 獲得積分 |
第一輪 | 15,000 | 10 |
第二輪 | 25,000 | 45 |
第三輪 | 42,000 | 90 |
16強 | 75,000 | 180 |
八強 | 150,000 | 360 |
四強 | 300,000 | 720 |
亞軍 | 600,000 | 1200 |
冠軍 | 1,200,000 | 2000 |
2011 法國網球公開賽 獎金明細表(男雙、女雙) | ||
---|---|---|
比賽輪次 | 比賽獎金(歐元) | 獲得積分 |
第一輪 | 7,500 | / |
第二輪 | 12,000 | / |
第三輪 | 22,000 | / |
八強 | 42,000 | / |
四強 | 82,500 | / |
亞軍 | 165,000 | / |
冠軍 | 330,000 | / |
2011 法國網球公開賽 獎金明細表(混雙) | ||
---|---|---|
比賽輪次 | 比賽獎金(歐元) | 獲得積分 |
第一輪 | 3,500 | / |
第二輪 | 7,000 | / |
八強 | 13,000 | / |
四強 | 25,000 | / |
亞軍 | 50,000 | / |
冠軍 | 100,000 | / |
中國球員李娜在2011-6-4號對陣衛冕冠軍斯齊亞沃尼,以6-4,7-6(2-0)輕取桂冠,成為首個在大滿貫中得到冠軍的中國球員,也是首個亞洲球員!在此之前,亞洲只有伊達公子在法網中闖進四強。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於每年6月最後一周至7月初定期舉行,已經形成了傳統,參加資格是按前一年在各種重大比賽中獲勝的得分累計而確定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是由全英俱樂部和英國草地網球協會聯合舉辦了,但實際上全英俱樂部控制著比賽,包括每屆大賽的數百萬美元的門票收入。當今溫布爾登的比賽,觀眾可達30萬人以上,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的人則在5億以上。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是現代網球史上最早的比賽,由全英俱樂部和英國草地網球協會於1877年創辦的。首次正式比賽在該俱樂部位於倫敦西南角的溫布爾登總部進行,名為全英草地網球錦標賽。首屆比賽定位在業餘選手參加的比賽,而且只設男子單打項目,當時決賽的門票只售一個先令。一位來自哈羅公學的名叫斯班塞·高爾的學生在22名參賽者中獨佔鰲頭,獲得挑戰杯(冠軍獎盃的名稱)。1884年,組委會首次設立了女子單打,姆德·沃特森戰勝了其他12位選手,成為溫布爾登歷史上第一個女單冠軍。同年,男子雙打也成為了正式比賽項目。1899年又增加了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從1901年開始溫網才接受外國選手參賽,當時只限於英國自治領地的小國參加,1905年正式開放,美、法等國選手才跨海而來參加比賽。1922年進行了兩項改革,一是修建可容納1.5萬觀眾的中央球場,二是廢除了挑戰賽,從這一年起要取得冠軍,男子必須從第一輪打起,連勝7場比賽,女子必須連勝6場比賽。1968年國際網聯同意職業選手參加該項比賽,同時組織者還募集巨額獎金,吸引全世界一流好手參加,故競技水平逐年提高。凡奪得各個單項比賽第一名的,立即會成為世界知名人物。因此,比賽期間精英薈萃,好手雲集,爭奪十分激烈,它體現了網球技術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到2000年為止,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已舉辦了114屆,其中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停賽10次,若從1877年開賽算起,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
溫網冠軍(費德勒)
中心球場的名稱:溫布爾登中心球場
二號球場擁有“冠軍墳墓”的稱號,因為在此地進行比賽的種子選手通常被排名較低的對手所淘汰。曾經的受害者包括了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和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在2005年的第一輪還差點將蒂姆·亨曼(Tim Henman)拉下水。
冠軍獎盃
安迪穆雷捧杯
女子單打冠軍:一個直徑約19英寸的銀盤,通常被稱作“Rosewater Dish”或“Venus Rosewater Dish”,中文通譯“玫瑰露水盤”。
溫網獎金(單位:英鎊) | ||||||
---|---|---|---|---|---|---|
年份 | 2010年 | 2009年 | 2008年 | |||
總獎金 | 13,725,000 | 12,550,000 | 11,812,000 | |||
冠軍 | 亞軍 | 冠軍 | 亞軍 | 冠軍 | 亞軍 | |
男女單打 | 1,000,000 | 500,000 | 850,000 | 425,000 | 750,000 | 375,000 |
男女雙打 | 230,000 | 115,000 | 230,000 | 115,000 | 230,000 | 115,000 |
混合雙打 | 92,000 | 46,000 | 92,000 | 46,000 | 92,000 | 46,000 |
美網冠軍(費德勒)
每屆比賽均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在美國紐約法拉盛公園的國家網球中心舉行。
從1997年起比賽在新落成的阿瑟·阿什網球中心進行。
該中心佔地18.2公頃,擁有比賽場地33個,場地也是硬地球場,要想在比賽中取勝,運動員要有良好的體力。運動員每得一分都要花費比其它大滿貫賽更多的時間,也會出現更多的對打場面。
美網冠軍(德約科維奇)
阿瑟·阿什球場,23700座,建成於1997年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球場,10200座,建成於1978年
大看桌球場,6000座,建成於1978年
美國網球公開賽 獎金 | |
---|---|
項目 | 獎金 |
2009年總獎金 | $21,668,000 |
2010年總獎金 | $22,668,000 |
男女單打冠軍獎金 | $1,700,000 |
男女雙打冠軍獎金 | $420,000 |
混合雙打冠軍獎金 | $150,000 |
網球獎項 | |||
---|---|---|---|
網球獎項(英文) | 網球獎項(中文) | 分類 | 信息 |
Golden Slam | 金滿貫 ★★★★ | 年度金滿貫 | 在一年之中,完成大滿貫( winning the Grand Slam )且贏得奧林匹克運動會中網球項目的金牌。 (年度金滿貫:是指一位選手在 一個賽季里(一年)同時獲得所有四大滿貫賽事的冠軍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項目金牌。) |
職業金滿貫 | (職業金滿貫:是指一位選手在職業生涯中非連續奪得所有四大滿貫賽事的冠軍和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網球項目金牌。) | ||
Grand Slam | 全滿貫 ★★★★ | 職業全滿貫 | 是指職業生涯四個大滿貫全都獲得過。例如格拉芙,納芙拉蒂諾娃,小威廉姆斯,莎拉波娃等人。 |
年度全滿貫 | 指一年裡四個最著名的賽事: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又稱羅蘭·加洛斯)、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 美國網球公開賽。 完成年度全滿貫( winning the Grand Slam )是指在一個賽季之中這四個賽事全部贏下,這個難度較大。例如格拉芙。小威廉姆斯2次獲得過塞雷納全滿貫,即跨年度全滿貫(02-03/14-15年)。 |
Donald Budge:歷史上首位四大滿貫得主
英文中,大滿貫一詞“Grand Slam”首次使用是在 1933年。
當時,一位名叫約翰·基蘭(John Kieran)的美國記者在描述傑克·克勞福德(Jack Crawford)立志在當年奪取前面所說的四項賽事的冠軍的雄心壯志時,將其比喻成a countered and vulnerable grand slam in bridge。遺憾的是,克勞福德在當年的美國錦標賽決賽中輸給了佛雷德·佩里(Fred Perry),未能如願。
直到1938年,才由唐納德·布吉(Donald Budge)成為歷史上首位四大滿貫得主。
儘管大滿貫一詞最初只是使用在網球運動上,後來也逐漸為其它運動所採用,用於形容選手取得的類似成就。比較典型的例如高爾夫,大滿貫同樣是指選手在一年裡同時獲得四項主要賽事的冠軍。
公開賽時代 大滿貫 得主 | ||
---|---|---|
大滿貫 | 男子 | 女子 |
一年 包攬四大滿貫 的選手 | 唐·布吉(1938年) 羅德·拉沃爾(1962年、1969年) | 莫林·康諾利(1953年) 瑪格麗特·史密斯·考特(1970年) 格拉芙(1988年) |
職業生涯 拿齊四大滿貫 的選手 | 唐·布吉 羅德·拉沃爾 弗雷德·佩里 羅伊·埃莫森 安德魯·阿加西 羅傑·費德勒 拉斐爾·納達爾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 | 比利·簡·金 克里斯·埃佛特 納芙拉蒂諾娃 格拉芙(1988年) 塞雷娜·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 莎拉波娃 |
金滿貫 ★★★★ | 安德魯·阿加西 (四大滿貫和奧運會金牌不是一年中奪得) 拉斐爾·納達爾 (四大滿貫和奧運會金牌不是一年中奪得) | 格拉芙(1988年) (四大滿貫和奧運會金牌是一年中奪得,也叫年度金滿貫) 塞雷娜·威廉姆斯(小威廉姆斯) (四大滿貫和奧運會金牌不是一年中奪得) |
阿加西(金滿貫)、格拉芙(金滿貫)夫婦 | 阿加西(金滿貫)、格拉芙(金滿貫)夫婦 |
年度金滿貫 獲得者 | |||||
---|---|---|---|---|---|
項目 | 姓名 | 國籍 | 實現 年度 金滿貫 時間段 | 獲獎時間 | 圖片 |
女子 單打 | 施特菲·格拉芙 (Steffi Graf) | 德國 | 1988年 | 1988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1988年法國公開賽 1988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1988年美國公開賽 1988年 漢城奧運會 | 阿加西、格拉芙夫婦 |
職業金滿貫 獲得者 | |||||
---|---|---|---|---|---|
項目 | 姓名 | 國籍 | 實現 職業 金滿貫 時間段 | 獲獎時間 | 圖片 |
男子 單打 | 安德烈·阿加西 (Andre Agassi) | 美國 | 1992年 - 1999年 | 1992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1994年 美國公開賽 1995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1996年 亞特蘭大奧運會 1999年 法國公開賽 | 阿加西:人生轉折點,1999法網冠軍 |
拉斐爾·納達爾 (Rafael Nadal) | 西班牙 | 2005年 - 2010年 | 2005年 法國公開賽 2008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2008年北京奧運會 2009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2010年 美國公開賽 | 納達爾 | |
男子 雙打 | 托德·伍德布里奇 (Todd Woodbridge) | 澳大利亞 | 1992年 - 2000年 | 1992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1993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1995年 美國公開賽 1996年 亞特蘭大奧運會 2000年 法國公開賽 | 托德·伍德布里奇 |
馬克·伍德福德 (Mark Woodforde) | 澳大利亞 | 1992年 - 2000年 | 1992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1993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1995年 美國公開賽 1996年 亞特蘭大奧運會 2000年 法國公開賽 | 托德、馬克 男子雙打 | |
邁克。布萊恩 (Mike Bryan) | 美國 | 2003年 - 2012年 | 2003年 法國公開賽 2005年 美國公開賽 2006年 溫布爾登公開賽 2006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2012年倫敦奧運會 | 布萊恩 孿生兄弟 | |
鮑勃。布萊恩 (Bob Bryan) | 美國 | 2003年 - 2012年 | 2003年 法國公開賽 2005年 美國公開賽 2006年 溫布爾登公開賽 2006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2012年倫敦奧運會 | 布萊恩 孿生兄弟 | |
女子 單打 | 施特菲·格拉芙 (Steffi Graf) | 德國 | 1988年 | 1988年 法國公開賽 1988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1988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1988年 美國公開賽 1988年 漢城奧運會 | 施特菲·格拉芙 |
塞雷娜·威廉姆斯 (小威) (Serena Williams) | 美國 | 1999年 - 2012年 | 1999 美國網球公開賽 2002 法國網球公開賽 2002 溫布爾登錦標賽 2003 澳大利亞公開賽 2012倫敦奧運會 | 塞雷娜·威廉姆斯(小威) | |
女子 雙打 | 塞雷娜·威廉姆斯 (小威) (Serena Williams) | 美國 | 1999年 - 2001年 | 1999年 法國公開賽 1999年 美國公開賽 2000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2000年悉尼奧運會 2001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 大威小威 姐妹 |
維納斯·威廉姆斯 (大威) (Venus Williams) | 美國 | 1999年 - 2001年 | 1999年 法國公開賽 1999年 美國公開賽 2000年 溫布爾登錦標賽 2000年悉尼奧運會 2001年 澳大利亞公開賽 | 維納斯·威廉姆斯(大威) |
潛在得主
目前距離金滿貫最近的現役男選手是瑞士天王費德勒。
獲得大滿貫冠軍個數最多的費德勒,他2009年拿到法網后,已經完成了四大滿貫,只差一個奧運會金牌了,不過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費德勒和同胞瓦林卡拿到過男雙的冠軍也算是完成一個另類金滿貫。
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2012澳網冠軍 |
目前距離金滿貫最近的女選手有一位,那就是莎拉波娃,在取得2012年法網冠軍之後,她就差一枚奧運會金牌了。
莎拉波娃(俄羅斯) | 莎拉波娃(俄羅斯) |
男子單打 奪冠次數 | |||||
---|---|---|---|---|---|
姓名 | 總數 | 澳網 | 法網 | 溫網 | 美網 |
費德勒 | 20 | 6 | 1 | 8 | 5 |
納達爾 | 17 | 1 | 11 | 2 | 3 |
德約科維奇 | 15 | 7 | 1 | 4 | 3 |
桑普拉斯 | 14 | 2 | 7 | 5 | |
比約博格 | 11 | 6 | 5 | ||
阿加西 | 8 | 4 | 1 | 1 | 2 |
倫德爾 | 8 | 2 | 3 | 3 | |
康納斯 | 8 | 1 | 2 | 5 | |
麥肯羅 | 7 | 3 | 4 | ||
維蘭德 | 7 | 3 | 3 | 1 | |
貝克爾 | 6 | 2 | 3 | 1 | |
埃德伯格 | 6 | 2 | 2 | 2 | |
羅德拉沃爾 | 5 | 1 | 1 | 2 | 1 |
紐康比 | 5 | 2 | 2 | 1 | |
瓦林卡 | 3 | 1 | 1 | 1 | |
穆雷 | 3 | 2 | 1 |
女子單打 奪冠次數 | |||||
---|---|---|---|---|---|
姓名 | 總數 | 澳網 | 法網 | 溫網 | 美網 |
小威廉姆斯 | 23 | 7 | 3 | 7 | 6 |
格拉夫 | 22 | 4 | 6 | 7 | 5 |
納芙拉蒂諾娃 | 18 | 3 | 2 | 9 | 4 |
埃弗特 | 18 | 2 | 7 | 3 | 6 |
瑪格麗特考特 | 11 | 4 | 3 | 1 | 3 |
比利簡金 | 9 | 1 | 1 | 4 | 3 |
塞萊斯 | 9 | 4 | 3 | 2 | |
海寧 | 7 | 1 | 4 | 2 | |
維納斯·威廉姆斯 | 7 | 5 | 2 | ||
伊凡尼·古拉貢 | 7 | 4 | 1 | 2 | |
辛吉斯 | 5 | 3 | 1 | 1 | |
莎拉波娃 | 5 | 1 | 2 | 1 | 1 |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 | 4 | 1 | 3 | ||
科貝爾 | 3 | 1 | 1 | 1 | |
大坂直美 | 2 | 1 | 1 | ||
李娜 | 2 | 1 | 1 | ||
穆古拉扎 | 2 | 1 | 1 |
中國大滿貫得主 | |||
---|---|---|---|
成年組 | 中國第一位獲得大滿貫冠軍的選手 | 鄭潔、晏紫(女雙) 網球四大滿貫 | 2006 澳網、溫網 |
中國第一位獲得混雙大滿貫冠軍的選手 | 孫甜甜(搭檔塞爾維亞選手齊蒙尼奇) | 2008 澳網 | |
中國第一位獲得單打大滿貫冠軍的選手 | 李娜 | 2011 法網、2014澳網 | |
彭帥、謝淑薇(女雙) | 2013 溫網、2014法網 | ||
青少年組 | 孫勝男、詹詠然(女雙) | 2004 澳網 | |
楊宗樺 | 2008 法網 | ||
謝政鵬、楊宗樺(男雙) | 2008 溫網 |
公開賽以來的冠軍榜
年份 | 澳網男單冠軍 | 法網男單冠軍 | 溫網男單冠軍 | 美網男單冠軍 |
2017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2016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安迪·穆雷(英國)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瑞士) |
2015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瑞士)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2014 | 斯坦尼斯拉斯·瓦林卡(瑞士)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馬林·西里奇(克羅埃西亞) |
2013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安迪·穆雷(英國)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2012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安迪·穆雷(英國) |
2011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2010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2009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阿根廷) |
2008 |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2007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2006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2005 | 馬拉特·薩芬(俄羅斯) | 拉菲爾·納達爾(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2004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加斯頓·高迪奧(阿根廷)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2003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胡安·卡洛斯·費雷羅(西班牙) | 羅傑·費德勒(瑞士) | 安迪·羅迪克(美國) |
2002 | 托馬斯·約翰森(瑞典) | 阿爾伯特·科斯塔(西班牙) | 萊頓·休伊特(澳大利亞)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2001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古斯塔沃·庫爾滕(巴西) | 戈蘭·伊萬尼塞維奇(克羅埃西亞) | 萊頓·休伊特(澳大利亞) |
2000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古斯塔沃·庫爾滕(巴西)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馬拉特·薩芬(俄羅斯) |
1999 | 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俄羅斯)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1998 | 皮特·柯達(捷克) | 卡洛斯·莫亞(西班牙)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帕特里克·拉夫特(澳大利亞) |
1997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古斯塔沃·庫爾滕(巴西)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帕特里克·拉夫特(澳大利亞) |
1996 | 鮑里斯·貝克爾(德國) | 葉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俄羅斯) | 理查德·克拉吉塞克(荷蘭)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1995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托馬斯·穆斯特(奧地利)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1994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塞爾希·布魯格拉(西班牙)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1993 | 吉姆·考瑞爾(美國) | 塞爾希·布魯格拉(西班牙)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1992 | 吉姆·考瑞爾(美國) | 吉姆·考瑞爾(美國) | 安德烈·阿加西(美國)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1991 | 鮑里斯·貝克爾(德國) | 吉姆·考瑞爾(美國) | 米夏埃爾·施蒂希(德國)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1990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安德烈斯·戈麥斯(厄瓜多)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皮特·桑普拉斯(美國) |
1989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張德培(美國) | 鮑里斯·貝克爾(德國) | 鮑里斯·貝克爾(德國) |
1988 | 馬茨·維蘭德(瑞典) | 馬茨·維蘭德(瑞典)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馬茨·維蘭德(瑞典) |
1987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帕特·卡什(澳大利亞)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1986 | 未舉行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鮑里斯·貝克爾(德國)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1985 | 斯蒂芬·埃德伯格(瑞典) | 馬茨·維蘭德(瑞典) | 鮑里斯·貝克爾(德國)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1984 | 馬茨·維蘭德(瑞典) | 伊萬·倫德爾(捷克斯洛伐克)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1983 | 馬茨·維蘭德(瑞典) | 雅尼克·諾阿(法國)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吉米·康諾斯(美國) |
1982 | 約翰·克里克(美國) | 馬茨·維蘭德(瑞典) | 吉米·康諾斯(美國) | 吉米·康諾斯(美國) |
1981 | 約翰·克里克(南非)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1980 | 布萊恩·蒂切爾(美國)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1979 | 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約翰·麥肯羅(美國) |
1978 | 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吉米·康諾斯(美國) |
1977 | 維塔斯 古庫拉提斯(美國) | 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吉列爾莫·維拉斯(阿根廷) |
羅斯科·坦納爾(美國) | ||||
1976 | 馬克·埃德蒙森(澳大利亞) | 阿德里亞諾·潘納塔(義大利)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吉米·康諾斯(美國) |
1975 | 約翰·紐康姆(澳大利亞)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阿瑟·阿什(美國) | 曼努埃爾·奧蘭茨(西班牙) |
1974 | 吉米·康諾爾斯(美國) | 比約恩·博格(瑞典) | 吉米·康諾斯(美國) | 吉米·康諾斯(美國) |
1973 | 約翰·紐康姆(澳大利亞) | 伊利耶·納斯塔斯(羅馬尼亞) | 揚·科德斯(捷克斯洛伐克) | 約翰·紐康比(澳大利亞) |
1972 | 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 | 安德烈斯·吉梅諾(西班牙) | 斯坦·史密斯(美國) | 伊利耶·納斯塔斯(羅馬尼亞) |
1971 | 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 | 揚·科德斯(捷克斯洛伐克) | 約翰·紐康比(澳大利亞) | 斯坦·史密斯(美國) |
1970 | 阿瑟·阿什(美國) | 揚·科德斯(捷克斯洛伐克) | 約翰·紐康比(澳大利亞) | 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 |
1969 | 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 | 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 | 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 | 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 |
1968 | 肯·羅斯維爾(澳大利亞) | 羅德·拉沃爾(澳大利亞) | 阿瑟·阿什(美國) |
公開賽以來的冠軍
年份 | 澳網女單冠軍 | 法網女單冠軍 | 溫網女單冠軍 | 美網女單冠軍 |
2017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葉蓮娜·奧斯塔彭科(拉脫維亞) | 加爾比妮·穆古拉扎(西班牙) | 斯蒂芬斯 (美國) |
2016 | 安傑利克·科波爾(德國) | 加爾比妮·穆古拉扎(西班牙)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安傑利克·科波爾(德國) |
2015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弗拉維亞·佩內塔(義大利) |
2014 | 李娜(中國) | 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 | 佩特拉·科維托娃(捷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2013 |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白俄羅斯)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馬里昂·巴托麗(法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2012 | 維多利亞·阿扎倫卡(白俄羅斯) | 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2011 |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 | 李娜(中國) | 佩特拉·科維托娃(捷克) | 薩曼莎·斯托瑟(澳大利亞) |
2010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弗朗西斯卡·斯齊亞沃尼(義大利)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 |
2009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斯沃特拉娜·庫茲涅佐娃(俄羅斯)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 |
2008 | 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 | 阿娜·伊萬諾維奇(塞爾維亞) | 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2007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賈斯汀·海寧(比利時) | 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 | 賈斯汀·海寧(比利時) |
2006 | 阿梅莉·毛瑞斯莫(法國) | 賈斯汀·海寧(比利時) | 艾米莉·毛瑞斯莫(法國) | 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 |
2005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賈斯汀·海寧(比利時) | 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 | 吉姆·克里斯特爾斯(比利時) |
2004 | 賈斯汀·海寧(比利時) | 阿納斯塔西婭·米斯金娜(俄羅斯) | 瑪利亞·莎拉波娃(俄羅斯) | 斯沃特拉娜·庫茲涅佐娃(俄羅斯) |
2003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賈斯汀·海寧(比利時)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賈斯汀·海寧(比利時) |
2002 | 珍妮弗·卡普里亞蒂(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2001 | 珍妮弗·卡普里亞蒂(美國) | 珍妮弗·卡普里亞蒂(美國) | 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 | 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 |
2000 | 林賽·達文波特(美國) | 瑪麗·皮爾斯(法國) | 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 | 維納斯·威廉姆斯(美國) |
1999 | 瑪蒂娜·辛吉斯(瑞士)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林塞·達文波特(美國) | 塞雷娜·威廉姆斯(美國) |
1998 | 瑪蒂娜·辛吉斯(瑞士) | 阿蘭特查·桑切斯·維卡里奧(西班牙) | 雅娜·諾沃特娜(捷克) | 林塞·達文波特(美國) |
1997 | 瑪蒂娜·辛吉斯(瑞士) | 伊娃·馬約莉(克羅埃西亞) | 瑪蒂娜·辛吉斯(瑞士) | 瑪蒂娜·辛吉斯(瑞士) |
1996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1995 | 瑪麗·皮爾斯(法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1994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阿蘭特查·桑切斯·維卡里奧(西班牙) | 肯奇塔·馬丁內茲(西班牙) | 阿蘭特查·桑切斯·維卡里奧(西班牙) |
1993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1992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1991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1990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莫妮卡·塞萊斯(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加布里埃拉·薩巴蒂尼(阿根廷) |
1989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阿蘭特查·桑切斯·維卡里奧(西班牙)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1988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1987 |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 施特菲·格拉芙(德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1986 | 未舉行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1985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
1984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1983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1982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1981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特雷西·奧斯汀(美國) |
1980 | 哈娜·曼德利科娃(捷克斯洛伐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伊凡妮·古拉貢(澳大利亞)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1979 | 芭芭拉·喬丹(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特雷西·奧斯汀(美國) |
1978 | 克里斯·奧尼爾(澳大利亞) | 維吉尼亞·盧西奇(羅馬尼亞) | 瑪蒂娜·納芙拉蒂洛娃(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1977 | 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 | 帕·施里弗(南斯拉夫) | 弗吉尼亞·韋德(英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凱瑞·梅爾維爾·列特(澳大利亞) | ||||
1976 | 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 | 蘇·巴克爾(英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1975 | 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比利·簡·金(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1974 | 伊文·古拉貢·考利(澳大利亞)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克里斯·埃弗特(美國) | 比利·簡·金(美國) |
1973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比利·簡·金(美國)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1972 | 弗吉尼亞·韋德(英國) | 比利·簡·金(美國) | 比利·簡·金(美國) | 比利·簡·金(美國) |
1971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伊凡妮·古拉貢(澳大利亞) | 伊凡妮·古拉貢(澳大利亞) | 比利·簡·金(美國) |
1970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1969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安·瓊斯(英國) | 瑪格麗特·考特(澳大利亞) |
1968 | 南希·里奇(美國) | 比利·簡·金(美國) | 弗吉尼亞·韋德(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