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塘村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新圩鎮下轄村

從廈門地圖上看,馬塘村位於翔安區東部,離城7公里,地處新圩鎮境內一個偏僻的山坳里,面積僅1.8平方公里,全村64戶275人,耕地面積272畝,山地590畝。1980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170元。鄰近流傳著"有錢不借馬塘人,有女不嫁馬塘村"。

2017年12月,榮獲2017年度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

2020年6月29日,入選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

地理環境


馬塘村位於福建省廈門市的翔安區東部,離城7公里,地處新圩鎮境內一個偏僻的山坳里,2009年,面積僅1.8平方公里,全村64戶275人,耕地面積272畝,山地590畝。
馬塘村
馬塘村

政治


去年10月,新圩鎮馬塘村黨委正式成立,下轄3個黨支部,在村一級黨組織成立村企合一黨委。
馬塘村抓住成立全省首個村企黨委的契機,使村莊在原有基礎上煥發新的活力。在堅持以村帶企、以企促村,村企共謀強村富民之路,解決村民的轉產就業同時,馬塘村黨委探索設立了農村股份合作經濟組織,通過採取店面出租、經營員工食堂等模式,發展集體經濟,增加村民的收入。
翔安區委書記陳永裕認為,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遠學焦裕祿、近學谷文昌。同時,還要學好身邊的典型,要弘揚馬塘村“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拼搏創新”的時代精神、“村企共建”的發展模式和“共同富裕”的發展理念。
馬塘村
馬塘村

經濟


改革開放之前,三面靠山的馬塘村交通閉塞、土地貧瘠,路難行、水奇缺,人稱“瘦馬塘”,1980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170元。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經濟基礎薄弱,不具備任何地理優勢的小村莊里。
1985年馬塘村選准興辦加工企業作為脫貧致富的突破口,創辦興華罐頭廠,1990年組建中外合資廈門同茂食品罐頭有限公司。先後投資8000多萬元、三次技改,配備4條現代化高速生產線,現在年產能力可達到15萬噸,創造了蘑菇、龍眼荔枝、八寶粥、牛奶花生、綠豆爽等六大罐頭名牌產品。"銀鷺"牌系列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目前全村擁有"同茂"、"興茂"、"吉富"等三家大企業,到1996年,全村社會總產值1.225億元,村人年均純收入525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60多萬元,與1980年相比,增長1071倍。現在全村基本實現"七化",即"民房別墅化"、"道路水泥化"、"通訊程式控制化"、"用水自來化"、"照明電燈化"、"村莊園林化"、"廁所衛生化",成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多功能的都市式新村。
三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小山村崛起了一個跨國經營、聞名全國的現代化的企業集團——銀鷺集團,而馬塘村,也成為名聞遐邇的“百姓富、生態美”的富美山村典型。
艱苦奮鬥、拼搏創新的創業精神
沐浴在春風中的馬塘村被群山所環繞,清澈的池水把春日明媚的陽光,映射在路旁錯落有致的別墅群里。一條條潔凈的瀝青路環繞著家園,一片片四季常青的綠地點綴在房前屋后。
走進馬塘村,一棟棟紅頂白牆的別墅特別惹眼,乍一看以為是什麼高級度假村。其實,這是福建全省首個鄉村商務區——馬塘鄉村商務區。把辦公區設在別墅里,這是馬塘鄉村商務區的首創之處。馬塘鄉村商務區分為別墅式和酒店式,由數十棟獨體別墅和四星級銀鷺山莊組成。
馬塘的發展變化源自於村裡辦起了企業,走出了一條以工興農的發展新路子。馬塘村黨委書記、銀鷺集團董事長陳清淵介紹說:“在我們這偏僻的窮山村,靠單一傳統式農業根本就改變不了落後的面貌,要想脫貧,就必須尋找一條適合本地發展的新道路。”
馬塘村當時所處的同安地區(現為翔安區),除了是龍眼的主要產地外,沒有其他資源。根據這種資源條件,陳清淵等5位農民於1985年集資三萬元創辦了當時同安縣第一家村辦罐頭廠——同安新圩興華罐頭廠。
創業艱辛。在辦廠初期,基礎條件薄弱,沒有技術,村幹部帶著乾糧到晉江、廈門等地的罐頭廠拜師請教,或請他們進廠指導;沒有廠房,用竹片當牆,篾板作頂,建起了簡易廠房;沒有水源,村黨支部班子成員就帶領村民頂烈日,冒酷暑,早出晚歸,從12公裡外的古宅水庫埋設地下管道,把水引到馬塘來,解決了工業用水問題;沒有道路,就以一畝地外加8000元的代價向鄰村換地,自己動手,劈開山坡,填平溝坎,修建了一條800多米的進村水泥路;沒有電力,就引導村民把準備用於“民俗日”演戲的資金,用來購置發電機;沒有通訊,就發動村民籌資3萬多元架設了一部高頻電話。就這樣,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終於把罐頭廠創辦起來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投產當年罐頭廠便取得了高效益,實現了馬塘工業零的突破。
和諧發展、共同富裕的發展理念
48歲的陳水源是馬塘村的村民,看起來人很瘦黑,但是,他卻是一個擁有160多名工人的建築公司老闆,公司一年營業額幾千萬元。
“要不是有村裡以及公司領導的鼎力幫助,我現在可能還是一個窮光蛋呢。”面對記者,陳水源一直重複著這一句話。
馬塘村
馬塘村

社會


2004年之前,陳水源只是銀鷺集團一名普通的水泥工而已,靠打工掙一份工資。2004年,隨著馬塘村建設以及銀鷺集團大發展的需要,混凝土方面的工程公司非常搶手。陳清淵兄弟借了幾百萬塊錢給陳水源,支持他成立建築公司。有了這一筆借款以及陳清淵兄弟的創業指導,陳水源的建築公司10年以來經營得紅紅火火,除了解決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還招收了大批的外地工人。
陳水源只是馬塘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一個縮影。目前,馬塘村的村民全部免費享受醫療保險,每一年可獲年終分紅,老年人可享養老金。家家建別墅,文化設施齊全。

旅遊


馬塘村附近有馬塘村、境仕院遺址、陳烏從宅、鐘山遺址、姑井磚塔、古宅十八彎等旅遊景點,有古宅大蒜、烏山青蔥、古宅大蒜、上官青蔥、地瓜粉粿等特產。

獲得榮譽


2005年10月,馬塘村上榜第一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09年1月,馬塘村上榜第二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
2012年10月,司法部、民政部確定馬塘村為第五批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2018年10月,農業農村部將馬塘村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並獲省財政一次性獎勵400萬元。
2020年6月,入選福建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