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

2020年大鵬執導電影

《吉徠祥如意》是由大鵬擔任導演編劇的影片。2020年3月,國家電影局發布了關於2019年11月(上、中旬)全國電影劇本(梗概)備案、立項公示的通知,124部故事影片出現在公示中。《吉祥如意》位列其中。該片講述了一位喜劇片導演突發奇想,回到東北農村老家,希望將一家人如何過年拍成一部文藝電影,結果遭遇一系列意外。因拍電影而聚齊的家庭成員們,完成了最後的聚會。該片於2020年上映。2020年7月18日,入圍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劇情片。2020年8月13日,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公布部分展映片單,本片入選“鏡界”單元。該電影於2021年1月29日上映。

劇情簡介


徠海報
徠海報
喜劇片導演董成鵬突發奇想,回到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的農村老家,希望將一家人如何過年拍成一部文藝電影。然而,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原本的主要拍攝對象姥姥因病去世,讓作為導演的董成鵬改變了原有的拍攝計劃。而這個由於拍攝電影而聚齊的東北大家庭中的成員們,也在失去老人後的第一個大年三十的夜晚,迎來了一次衝突的爆發,也完成了他們最後的聚會。

演員表


角色名扮演者
王吉祥王吉祥
王慶麗劉陸
董成鵬大鵬

職員表


導演​董成鵬
​編劇​大鵬
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2020年7月26日,入選第23屆上海電影節金爵獎劇情片片單的《吉祥如意》舉辦發布會,導演兼主演大鵬、演員劉陸、製片人陳祉希等出席。2020年8月13日,10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公布部分展映片單,本片入選“鏡界”單元。2021年1月5日,大鵬導演電影《吉祥如意》發布首支預告。預告中,一開場就是走在雪地的腳步聲,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個聲音的主人就是影片的主人公王吉祥。2021年1月7日,由大鵬導演的電影《吉祥如意》,發布“文武香貴”人物海報。2021年1月12日,電影《吉祥如意》發布了一款導演版特別海報,1月12日同時也是導演大鵬的生日。海報中,大鵬坐在攝影機前拍攝,而攝像機對準的拍攝對象竟然還是大鵬,給人無限猜想。2021年1月14日,電影《吉祥如意》發布父女版劇照。2021年1月19日,由大鵬導演的電影《吉祥如意》發布主題曲《常回家看看》特別版MV。2021年1月25日,大鵬導演電影《吉祥如意》發布終極預告。在預告中,他袒露了自己為何拍攝這部影片。

播出信息


吉祥如意劇照
吉祥如意劇照
2020年7月19日,片方發布首款海報;8月,該片作為展映影片入圍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鏡界單元;10月26日,該片在上海影城首映;10月22日,片方宣布定檔2021年1月29日上映,併發布定檔海報;11月22日,片方發布“小雪”特別版海報。2021年1月5日,片方發布發布“團圓版”預告片;1月7日,片方發布“文武香貴”人物海報;1月11日,片方發布主題曲《常回家看看》的MV ;1月12日,片方發布“導演版”特別海報;1月14日,片方發布“父女版”劇照;1月18日,片方發布一組家鄉版劇照;1月19日,片方發布主題曲《常回家看看》特別版MV ;1月25日,片方發布終極版預告片。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人所獲獎項結果
2020金爵獎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吉祥如意》最佳影片入圍

作品評價


吉祥如意宣傳照片
吉祥如意宣傳照片
《吉祥如意》既有紀錄片家庭影像的粗糲,更有故事片結構的精巧。其實,無論是作為紀錄片的《吉祥》,還是作為故事片的《如意》,都有打動觀眾的“動情點”。例如,當智障的三舅王吉祥得知母親(即大鵬的姥姥)去世而哭泣時,大鵬的表姐也哭訴道“三叔哭了!三叔哭了!”作為觀眾的我也哭了;而當姥姥去世后兄弟姐妹一起討論如何安置弱智孤身的三舅、二舅狠心推諉、三舅女兒麗麗下跪磕頭時,我聯想到自己的一些經歷和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再次流下了熱淚。(鳳凰網)
身為《吉祥如意》導演的董成鵬將鏡頭對準自己及東北的家人,使得該片有了很強的私密性與實驗性。他試圖還原或呈現出一個中國式家庭,而從吵架到合影這一幕中,潛藏著他對親情的理解。影片中這份“剪不斷理還亂”的親情,會讓許多觀眾產生共鳴,並引發觀眾對於親情的思考。影片的生活細節頗豐,具象化地呈現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句俗語,是一部有糾結倫理、但不失溫情的現實題材作品。除了探討親情主題之外,《吉祥如意》還有敘事形式上的奇巧構思,真實事件的發展與客觀影像的記錄同時展開,打破了真實與虛構的邊界,讓觀眾在投入故事的同時,更加深刻感受到故事背後對家庭倫理以及親情紐帶的思考和剖析,可謂是導演董成鵬的一場影像冒險。(中青在線、1905電影網、新京報網綜合評)
《吉祥如意》是真真切切關於絕大多數人的來路和歸途,有點沉重,但沉得動人。影片由獨立又互為因果和補充的兩部分短片《吉祥》和《如意》組成,可以看作是一部偽紀錄片和另一部關於偽紀錄片的紀錄片。影片有一個喜氣洋洋的名字,但整部影片所傳達的內容卻出乎意料。影片絕不像字面傳達的訊息那樣喜慶,《吉祥》是重重的矛盾和苦惱,《如意》是深深歉疚和傷懷。如果沒有后一半《如意》作解,許多觀眾幾乎要以為該片是一部紀錄片。那種極度生活化的場景和表述,不著痕迹記述下鄉村家族裡愛與自私的場景,的確有著極為強烈的臨場感;然而,導演作為影片中場被打破的第四堵牆,鏡頭前的生活便變成了一個劇場,進行了一次社會的、家庭的,乃至電影性的實驗。該片本是一部很私人的影片,又因為太多場景如此似曾相識,讓人產生深深的共鳴。影片中所討論的個人與家庭、來處與歸途,人情與社會,都在一個小而精準的切入點中,打開了廣袤的探討空間。該片絕不符合觀眾對喜劇的期待,甚至它“很好哭”。也許有人會被這個喜慶的片名“騙”進影院,但這份能夠擊中人內心更深處共鳴與思考的作品,無疑是2021年這個全民被呼籲“原地過年”的年關最應景的思鄉前菜。(澎湃新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