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陵橋景區

灞陵橋景區

灞陵橋原名八里橋,在許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曹挑袍處,灞陵橋從此名揚。

歷史淵源


灞陵橋景區
灞陵橋景區
灞陵橋原名八里橋,在許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傳為三國名將關羽辭 曹挑袍處,灞陵橋從此名揚。原橋高於水面3米余,為三孔青石橋。橋面寬能并行兩車,橋長90米,兩岸楊柳成行,風景宜人,橋旁有《漢關帝挑袍處》石碑,為明末將領左良玉所立。另一通碑為辭曹書,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又豎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論述關羽對曹操辭其金而挑其袍的過程,歌頌他“依曹已久仍歸漢,留得英風在潁州”。說他視高官厚祿若糞土,褒他“情深義重垂千秋,士民爭拜漢雲長”。清道光年間傅梓之《許州記》載甄汝舟懷古詩句,云:“野水四堤浸柳條,道邊殘碣記前朝。長髯勒馬橫刀處,萬古英風八里橋。”
該橋時毀時修,原形早變,後來因興修水利,原橋已拆毀,僅存《辭曹圖》石刻一塊。

歷史發展


灞陵橋
灞陵橋
橋西有關帝廟,為後人追念關羽所建。廟為三進大院,有山門、鐘鼓樓、大殿、廂房、道士院等,並塑有關羽、曹操和二夫人像。其中關羽勒馬塑像神采奕奕,英姿颯爽,廟 中古柏參天,碑碣林立。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曹操征討徐州,擊敗劉備。下邳之戰降伏關羽。曹操敬重關羽。回許后,深器之,厚待之。羽深知新恩,但不忘舊主,護齊備二夫人,千里尋兄。操甚惜之,追至灞陵橋贈袍獻酒,以餞其行。羽疑其有詐,立馬橋上,以刀挑袍,長揖而去。而始了千里單騎、過關斬將的千古壯舉。為推崇關羽忠義仁勇,橋西建廟設像以祀。
石樑河橫貫景區,灞陵橋如彎月卧波;垂柳洄堤野趣天成;古道殘碑、翠柏依舊、殿宇蔚然。是《中國文物古迹游》三國戰略旅遊線上一處著名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