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港
澳大利亞西北海岸的城市
達爾文港是位於澳大利亞西北海岸的城市,澳北區的首府,地理坐標(12°27′0″S,130°50′0″E),面積112平方公里。達爾文港是澳大利亞土著族居民最集中的城市,還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是從東南亞和東亞移居的移民。

1942年空襲紀念碑
1942年242架日本飛機對達爾文進行了兩輪轟炸,極大地破壞了城市,導致243人炸死,以後又受到了一系列的轟炸。1974年的颱風摧思,導致50人死亡,70%的城市建築被毀,有3萬人被空運撤離。以後城市幾乎全部重建,1980年代在南部20千米又建立了一個衛星城。
2003年9月17日,貫穿阿德萊德至達爾文港的鐵路完工通車,打通了澳洲南北的交通,使國民除了飛機以外多了一項廉價的選擇。
澳大利亞北部港口城市達爾文。位於澳大利亞西北海岸的城市,澳北區的首府,人口10萬8千人(2003年).達爾文港距離三個其他國家的首都要比距離澳大利亞首都還近。達爾文港距離首都堪培拉3144千米,距離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1818千米,距離東帝汶首都帝力只有656千米,距離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2735千米。即使距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也只有3206千米,距離新加坡3360千米。該市屬於熱帶氣候,經常受到雷暴和龍捲風的侵襲,最早有記錄的龍捲風發生在1867年,1974年的龍捲風(翠思號颱風,CycloneTracy)幾乎毀滅了整個城市。達爾文港也是唯一經受過戰爭洗禮的澳大利亞城市,1942年2月19日日本飛機對達爾文進行了兩次轟炸,此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達爾文港一共經受了63次轟炸。
達爾文港是澳大利亞土著族居民最集中的城市,還有很大一部分居民是從東南亞和東亞移居的移民,所以達爾文港被稱為是“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的首府”,由於它距離亞洲最近,所以是重要的出口港口,主要出口活牲畜(牛、羊)和礦物。達爾文港也是澳大利亞重要的軍事基地和北部海岸巡邏艇的基地

遠景圖
1月份平均最高溫度為32℃。
1月份平均最低溫度為24℃。
7月份平均最高溫度為30℃。
7月份平均最低溫度為20℃。
全年平均降水1669mm。
降水量最高的1月份,平均降水為422mm。
全年降雨日110天。

議會大廈

城區中心商業區

Darwin Festival

Charles Darwin University-圖書館

Mitchell Street Darwin
希臘的卡里姆諾斯
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
印度尼西亞的安汶(安波那)
中國的海口
東帝汶的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