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陽

亡陽

病機。機體的陽氣短時間內大量亡失,使屬於陽的功能突然嚴重衰竭,因而導致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變化。(參1)

冷汗出,惡寒,手足厥冷,氣息微弱,喜熱飲,舌淡,脈微欲絕。多見於休克的病人。

簡介


● 英文名稱:Yang Collapse
● 又稱:脫陽;陽脫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病機

古籍摘選


●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名詞解釋


● 陽氣在短時間內大量亡失,臟腑功能突然嚴重衰竭,因而導致生命垂危的病理變化。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亡陽,指機體的陽氣發生突然大量脫失,耗竭亡失,而致全身功能嚴重衰竭的病機變化。

病機析要

● 亡陽的形成,多由於邪氣太盛,正不勝邪,陽氣突然脫失;或因汗出過多,吐瀉無度,津液大量耗傷,氣隨津泄,陽氣外脫;或由於素體陽虛,勞倦過度,陽氣消耗殆盡;或因慢性疾病,長期耗散陽氣,至陽氣虧損殆盡,而出現亡陽。
● 由於陽氣極度衰微而出現欲脫之勢,失去溫煦、固攝、推動之力,故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蒼白、表情淡漠、氣息微弱、脈微欲絕等垂危癥狀。
● 由於機體的陰和陽存在著互根互用的關係,陽亡則陰無以化生而耗竭,故亡陽可繼而出現亡陰,最終導致“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活動終止而死亡。

臨床表現

● 亡陽證,臨床常見冷汗淋漓、清稀如水,面色蒼白,表情淡漠,肌膚不溫,手足厥冷,呼吸氣弱,舌淡而潤,脈微欲絕等。

亡陽與亡陰

● 亡陽與亡陰均出現於疾病的危重階段,故須及時、準確地辨識。在病情危重的基礎上,若突然汗出,往往是亡陽或亡陰之兆。
● 根據汗質鑒別,亡陽者汗出稀冷如水;亡陰者汗出黏熱如油。此外需結合病情,亡陽者,身涼、四肢厥逆、面白、脈微;亡陰者,身灼熱、四肢溫和、面赤、脈數疾。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鄧鐵濤。中醫診斷學.5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