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沙鄉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轄鄉

甸沙鄉地處東經103°.00'-103°.00',北緯25°.33'-25°.54',位於尋甸縣城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是1980年由尋甸的金所、金源、六哨、鳳儀、功山五個鄉(鎮)的邊遠貧困村(辦)劃分組建而成,是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山區鄉,屬全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

全鄉轄9個村委會,93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共有總人口16881人(2020年)。

徠轄甸沙、海尾、魯六、蘇撤破、麥地心、興隆、紅果樹、老村、治租9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甸沙鄉屬山區,最高海拔2893米(水城梁子),最低海拔1673米(臘支)。
境內溝壑縱橫,山谷相間,由南向北的甸沙河貫穿全境,東西兩面有蘇撒坡大橫路和魯六梁子兩座山脈。南面有一天然形成的斷陷湖盆-清水海。

氣候

境內氣候涼爽,最高氣溫27℃,最低氣溫-2℃,年平均氣溫14.5℃,無霜期225天,植被以華山松、雲南松、旱冬瓜、櫟類及一些灌木林為主,地表土壤多為酸性紅壤。山中常有野兔、松鼠、蛇等
甸沙鄉
甸沙鄉
動物出入。
甸沙鄉是尋甸縣建鄉最晚的鄉鎮,由於氣候條件及地理環境等原因,導致這裡缺乏水資源,這裡有近3萬畝的旱地,這裡的村民只能以種植烤煙、洋芋等旱季作物為主。

水文

甸沙鄉主要有水系2條,即甸沙河和板橋河,穿境而過,冬春兩季流量小,夏秋兩季流量大。境內有天然湖泊—高原明珠清水海,湖面清澈,波光粼粼,碧翠成蔭,景色怡人。

自然資源


全鄉有耕地總面積26835畝(其中:水田2700畝,旱地24135畝),人均耕地1.3畝,主產馬鈴薯、玉米、蕎麥,經濟作物以烤煙、菜籽為主。擁有林地157795畝,森林覆蓋率達39%;
其中:經濟林果509.9畝,人均經濟林果0.03畝,主要種植核桃、板栗、黃梨、柿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達到10057畝。

行政區劃


轄9個行政村。
轄區詳情
甸沙海尾魯六蘇撤破
麥地心興隆紅果樹老村
治租

人口民族


甸沙鄉轄9個村委會92個自然村87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回、彝、苗4種民族,2007年末總戶數4950戶,總人口18755人,其中農業人口4653戶18292人。有少數民族13558人,佔總人口的26%,其中彝族3734人,苗族515人,回族485人。是典型的集山區、民族、農業為一體的貧困鄉。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鄉常住人口16881人。

經濟


綜述

甸沙鄉共有耕地32280畝,(其中水田2715畝,旱地29565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和馬鈴薯;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藥材。2006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45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1028元,糧食總產量807萬公斤,全鄉實現財政總收入223萬元。
甸沙鄉經濟結構單一,以農業為主,2007年末,全鄉有勞動力12819人,有農業從業人員10586人,占勞動力資源的83%。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馬鈴薯、小麥、蕎子;經濟作物有烤煙、油
甸沙鄉
甸沙鄉
菜籽。
2007年末,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4926萬元,糧食總產量835.2萬公斤,人均產糧459公斤,人均經濟純收入1077元。
隨著新品種烤煙“紅花大金元”(簡稱“紅大”)的引進種植,甸沙鄉的經濟開始迅猛發展。

農村經濟

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26萬元,其中:
種植業收入3547萬元,佔總收入的73%;畜牧業收入513萬元,佔總收入的10.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321頭,肉牛2893頭,肉羊6717頭,出欄家禽19970隻);
林業收入63萬元,佔總收入的1.3%;
第二、三產業收入760萬元,佔總收入的15.3%。農民人均純收入1077元,農民收入以種
甸沙鄉
甸沙鄉
養殖業為主。
全鄉外出務工收入為7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56人,在省內務工614人,到省外務工142人。
甸沙鄉通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烤煙、馬鈴薯為主的特色產業,200年共種植烤煙9000畝,種植馬鈴薯20000畝,規劃引導扶持發展肉牛養殖、核桃種植特色產業。
2006年,鄉黨委政府不斷鞏固烤煙在我鄉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地位,著力提高規模化、規範化、專業化生產水平,連續種植紅大品種7年來,面積逐年增加,從3000畝到2006年發展到7800畝。2006年,全鄉累計收購煙葉84萬公斤,收購金額1025.3萬元,均價12.26元。

特色產業

馬鈴薯產業是甸沙鄉的支柱產業,甸沙鄉的馬鈴薯生產僅次於烤煙,馬鈴薯生產是甸沙鄉人民解決溫飽、脫貧致富的一條門路,甸沙鄉又是尋甸縣較大的馬鈴薯產銷地之一。馬鈴薯是全鄉農戶的主要食源之一,其生產直接關係到農戶生活溫飽問題,關係到全鄉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甸沙鄉於1996年從會澤縣引進脫毒種薯(合作88)原種。
在1997-2000年間進行示範、推廣種植,以後種植面積不斷增加,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2001年,甸沙鄉種植馬鈴薯6500畝,佔全鄉糧食播種面積的19.6%;總產量9750噸,佔全鄉糧食總產量的34%,平均斤價0.5元,產值487.5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4.7%;
2002年,甸沙鄉種植馬鈴薯8000畝,佔全鄉糧食播種面積的25%,總產量12800噸,佔全鄉糧食總產量的37%,平均斤價0.6元,產值76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0%;
2003年,甸沙鄉種植馬鈴薯12000畝,佔全鄉糧食播種面積的30%,總產量19800噸,佔全鄉糧食總產量的37%,平均斤價0.65元,產值128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7%;
自推廣種植合作88后,甸沙鄉馬鈴薯播種面積逐年增大,單產逐年提高,產量產值在種植業中的支柱地位不斷鞏固提升。全鄉有馬鈴薯收購專業戶93戶,其中:本地收購專業戶13戶,收購兼直銷點10個。有運輸專業戶68戶,其中,本地運輸專業戶23戶。
每年約有11169人在從事馬鈴薯的生產工作,佔總人口的61%。銷售旺季,每天約有35輛汽車、拖拉機從甸沙把馬鈴薯運往外地銷售,此外,尚有上百張馬車拉運馬鈴薯到收購點銷售,每天約有240餘人從事馬鈴薯的收購、運輸、銷售工作。
馬鈴薯的商品化,不僅解決了甸沙鄉群眾的生活溫飽問題,給貧困山區人民帶來了實惠,同時發展了甸沙農村經濟,也繁榮了甸沙市場。

社會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末,全鄉9個村委會已實施村村通工程,行政村通達率為100%,通有線電視1086戶,入網率23%;92個自然村中有92個已經實現通電、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002戶,佔總戶數的66%;有80個自然村實現通路;有82個自然村實現通水,有2812戶通自來水,佔總戶數的61%,有207戶飲用井水。
有82個自然村實現電訊網路覆蓋,安裝有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32戶,佔總戶數的40%;其中:有固定電話285戶,佔總戶數的6.2%。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47戶,佔總戶數的33.8%。尚未開通公交車,尚未有客車定時往返運輸,村民出行主要靠乘坐微型車,出行交通不便。
全鄉有集貿市場1個。共擁有汽車49輛,農用運輸車67輛,拖拉機6輛,摩托車1518輛。耕地有效灌溉面積3387畝,有效灌溉率為14%,其中: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49畝,人均高穩產農田面積0.1畝。
截止2007年末,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70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28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8戶。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12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3253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有29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其他結構住房的農戶911戶。

科教文衛

鄉級建有中學1所,校舍面積6106平方米,現有教職員工51人,其中:專職教師44人;建有小學29所,校舍面積11608平方米,有小學教師139人,全鄉目前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42人,其中:小學生2168人,中學生774人。
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9%。鄉級和村委會共設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3個,文藝宣傳隊2支。
全鄉總戶數4950戶,總人口18755人,其中:農戶4653戶,共有鄉村人口18292人。
農村勞動力12819個。鄉村人口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3558人,回族485人,彝族3734人,苗族515人。少數民族人口占鄉村人口的26%。村民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村衛生所和尋甸城區的中醫院和人民醫院,鄉級建有衛生院1個,有醫生10人,設有病床11張;建有計劃生育服務站1個,有計生服務人員2人;建有村級衛生所9個,有村醫生23人。
2006年獎優免補共涉及87人,3.73萬元。全鄉建有公廁35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坑)40個。

發展思路

發展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會議精神,以加快發展為主題,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三個文明”建設,振奮精神,紮實工作,抓住機遇、謀求發展,團結和帶領全鄉黨員幹部群眾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做出新的貢獻。
按照“打牢基礎、構建支柱、糧煙並舉、以人為本、促進增收、改善生態、和諧穩定”的社會經濟發展思路,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化交通、集鎮及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糧煙並重,扶智並舉,鍥而不捨打好扶貧攻堅戰,實施科教興鄉戰略,堅持把提高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作為工作出發點,把“三農問題”放在徠經濟工作的突出位置,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全鄉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早日實現甸沙脫貧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