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針眼的結果 展開

針眼

針眼

針眼病,中醫病名。是眼科疾病裡面比較常見的癥狀之一,主要多因內熱外毒攻竄上炎導致。其主要特點是胞瞼近瞼緣部生小癤腫,局部紅腫疼痛起硬結,易於潰膿,本病與季節、氣候、年齡、性別無關。可單眼或雙眼發病,現代醫學裡面的麥粒腫可參考本病進行辨證治療。

簡介


● 英文名稱:Sty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眼科

古籍摘選


● 針眼,土疳也。小瘡生於眼睫間,微者不膿而愈,甚者成漏。入風則頭面發腫,目亦赤疼,初起以針刺破即瘥。(《外科大成·眼部》)

名詞解釋


● 以眼瞼邊緣生癤,形如麥粒,赤腫癢痛,易成膿為主要表現的眼病。相當於瞼腺炎。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針眼又名土疳、土瘍、偷針。

疾病特點

● 本病與季節、氣候等無關,可單眼或雙眼發病。
● 本病以胞瞼的局部紅腫、疼痛、瘙癢為主。一般而言,初期以腫癢為主,胞瞼局部腫脹、微紅,疼痛拒按,且可捫及形似麥粒的硬結。中期以腫痛為主,後期,隨著膿成潰破,各癥狀減輕,紅腫漸消。病變若靠近外眥部,則疼痛更明顯,可見患側白睛紅赤,甚至腫脹突出於瞼裂,同側耳前可捫及腫核。
● 當病情嚴重時,可伴發熱、惡寒等症。

現代醫學範疇

● 針眼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相當於瞼腺炎,又稱麥粒腫。分為兩種,睫毛毛囊或附屬的皮脂腺感染稱外麥粒腫,瞼板腺感染稱內麥粒腫。

病因病機

● 風熱之邪客於胞瞼,脈絡不暢,氣血不通,發為本病。
● 喜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脾胃積熱,熱毒上攻胞瞼,使得局部釀膿潰破。
● 體質虛弱,或余邪未清,或脾氣不足,復感風熱邪氣,引起本病反覆發作。

治則治法

● 一般可用外治法治療,如滴滴眼液、塗眼藥膏、濕熱敷、藥物敷、手術等方法。未成膿者內外兼治,清熱瀉火解毒或扶正祛邪,促其消散;已成膿者建議切開排膿。

預防調護

● 注意眼部尤其是眼瞼局部衛生,不用臟手揉眼。
● 均衡飲食,並忌食辛辣、刺激、油膩、肥甘厚味。
● 當針眼成膿,切忌擠壓排膿,以防膿毒擴散,需及時就醫。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彭清華。中醫眼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