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人耳目

漢語詞語

掩人耳目是一個成語,拼音是:yǎn rén ěr mù,意思是:堵住人的耳朵,遮住人的眼睛,出自《大宋宣和遺事》亨集。比喻迷惑欺騙別人。

釋義


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

出處


《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典故
《宣和遺事》前集:“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
《西遊記》一六回:“就是山前山後人家看見,只說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將我禪堂都燒了。那兩個和尚,卻不都燒死?又好掩人耳目。”
掩人耳目
掩人耳目
《鏡花緣》一三回:“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亦作“遮人耳目”。
《鏡花緣》七三回:“如把草帽草鞋放在粗衣淡服之人身上,又何嘗有什麼丑處!可見裝點造作總難遮人耳目。”亦作“遮人眼目”。
《紅樓夢》七五回:“這種遮人眼目兒的事,誰不會做?且再瞧就是了。”

用法搭配


例句

他以掩人耳目的手法轉移了那筆財物。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