欀,漢語生僻字,讀音xiāng。基本含義為:1.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樹皮中有像白米屑的東西,搗碎,用水淋過後,可以做餅;2. 木器的里襯;3. 支撐屋架的部件。

欀的常用組詞為:欀頭、桑欀。

釋義


(1)〈文言義〉〖名〗木名。皮中含有澱粉,可供食用。
(2)〈文言義〉〖名〗木器的里襯。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菩提寺》:“作柏木棺,勿以桑木為欀。”
范祥雍校註:“此言柏棺以桑木作中腸。銅器中腸為鑲,瓜中腸為瓤,引伸之則木中腸為欀,此義可以意推。”
(3) 〈文言義〉〖名〗支撐屋架的構件。
唐·張說《唐玉泉寺大通禪師碑》:“欀崩梁壞,雷動雨泣。”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欀 ·康熙筆畫:21 ·部外筆畫:17
《唐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並音襄。木名。《左思·吳都賦》文欀幀橿。《李善注》欀木,樹皮中有如白米屑者,干擣之,以水淋之,可作餅,似麪。交趾盧亭有之。《本草拾遺》名䔋木,生嶺南山谷,大者木皮內出麪數斛,色黃白。
又《集韻》寫兩切,音想。義同。
又《唐韻》《類篇》人樣切《正韻》而亮切,並音讓。《玉篇》道上木也。《類篇》交讓,木名。出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