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博物館

前身是公主府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前身是公主府。公主府按皇族品級營造,佔地40餘公頃,院落五重,殿堂三進。寢殿兩面建花園、馬場,其後為禁衛房和園林,園林內池、山、樓、塔諸景齊備。民國時,公主府幾經改建,但主體建築尚保存完好。在最近開展的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呼和浩特博物館在民間徵集到珍貴的清代蒙古族“節慶禮佛圖卷”。

發展歷史


公主府,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將其妹靜宜公主嫁給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長子葛勒旦多爾濟,因公主酷愛歸化城一帶風光,乃建府於此。三十年,康熙帝又將六女恪靖公主嫁給葛勒旦多爾濟前妻所生長子敦多布多爾濟,后遷府於此。雍正元年(1723),雍正帝復將多爾袞之孫女和碩格格嫁給恪靖公主長子根札布多爾濟,其後裔遂世居於此。滿蒙聯姻是清政府鞏固西北方統治的國策,因而不斷有公主遠嫁。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

館藏文物


這批圖畫被分裝在四個大畫框裡面,屬於一部長卷,總長1.2米、寬1.5米,描繪了清代浩浩蕩蕩的禮佛遊行隊伍,其中有各種僧俗人物數 百個,還有眾多的車輛、旗幡、傘蓋、佛像等,對於研究清代蒙古貴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大的文物價值。
這部長卷分為前、中、后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導圖,描繪由十餘位頭戴神怪面具的僧人組成的舞蹈隊,在他們四周,繪有擊鼓、吹螺、吹號的許多僧人,場面浩大而熱鬧。第二部分是重要人物乘坐紅色的馬車出場,從他們的服裝、髮式、冠帽上看,應是蒙古貴族人士及其家眷和隨行人員,在一輛又一輛的紅馬車兩邊,是舉著旗幡傘蓋的侍從人員。第三部分是后隊的僧俗人員以及城邑中的平民百姓和圍觀人員,他們服裝各異,有的步行、有的騎馬或坐小車,很有生活氣息。
據收藏者白老先生介紹,這些民俗畫卷,是他十幾年來一點點從民間收購后整理成為四大卷的,由於紙張比較脆,所以白先生用四個大畫框子把它們重新裝幀出來。呼和浩特博物館將對這些古畫進行修整,在清代公主府內展出。
館內藏品數量為22663件,珍貴文物有170件。

參觀信息


參觀時間

開放時間:夏季9:00-17:00;冬季10:00-16:00。星期二閉館。

行車路線

呼和浩特市博物館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新華大街
乘坐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到人民會堂站C出入口出即可到達。
亦可坐公交線路:乘坐3路;4路;19路;59路;97路;東客站夜間專線到新世紀廣場(中山東路)站下車,向西步行250米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