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加西
利比亞第二大城和重要海港
班徠加西是利比亞第二大城和重要海港,班加西區首府。人口約88萬(2013年)。古代重鎮,通往非洲內陸的商貿中心。有紡織、魚類加工、水泥等工業。交通樞紐,有國際航空站。建有巨大的海水淡化廠。冬季旅遊、療養勝地。
利比亞
原名比林奇。城市建於古希臘時代的,名稱則是以當時對城市的興盛有所貢獻的人物來命名。人口670,797(2006年)。
位於利比亞東北部,西臨地中海蘇爾特灣。屬地中海氣候,7~8月平均氣溫 22~29℃;冬季溫和,1~2月平均氣溫10~17℃ ;年平均降水量254毫米。
自古就是通往非洲內陸的商隊貿易集鎮。前5世紀希臘人始建。后被埃及人、羅馬人、汪達爾人、拜占庭人先後佔領。16世紀起被土耳其人統治達300年之久(1578年~1911年)。17世紀改為現名。1912年~1942年為義大利侵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與軸心國激烈爭奪,曾5次易手,最後於1942年11月被英軍佔領。
班加西現為全國經濟、交通中心之一,冬季旅遊、療養勝地。分新舊市區與內外兩港。附近海灘產食鹽。有紡織、食品、製鹽、煉油、化工、業,還有製革、釀造和捕漁業。設有規模很大的海水淡化廠。沿海聯邦公路經此,原有鐵路通往蘇盧格和邁爾季。城東32千米的貝尼納有國際機場。設有加爾尤尼斯大學(原稱班加西大學)。
班加西風光
作為石油工業設備進口中心,港口迅速擴建,跨國石油公司紛紛設立辦事機構,人口迅猛增加;並發展了製鹽、食品、水泥、鋼管、化工、紡織、鞣革、釀酒、魚類加工等工業;還有巨大的海水淡化廠。港口有3個深水碼頭,1個油輪泊位,碼頭水深9米。有公路通全國主要城市。城東32公里的貝尼納有大型國際航空港。在利比亞內戰中並未遭到太大破壞。
徠班加西
2016年的班加西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聯合推出的“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排名”發布,班加西經濟競爭力排名第670位,可持續性競爭力排名第61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