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吒力教
佛教密宗之一
阿吒力是梵文“Acarya”的音譯,意為“軌範師”、“導師”、“正行”。白族稱之為“阿吒力轟”,直譯為漢語就是阿吒力教的意思。阿吒力教是佛教密宗的一支,大約在唐朝之際傳入今雲南大理地區,元、明之後逐步衰落。阿吒力教的主要修行方式有誦咒、結印、祈禱,有所謂“三密”即語密(口誦真言)、身密(手結契印)、意密(心作觀想)之說。阿吒力教在大理地區流傳的時間長、影響的範圍廣,曾一度是西南地方政權南詔與大理國占統治地位的宗教。
據文獻記載,阿吒力教是由印度高僧贊陀崛多直接到雲南傳播的。贊陀崛多在雲南地方史乘中屢有記載,在《宋時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的第56號畫像中有一位僧人盤坐,此僧著圓領華麗僧服,深目、高鼻、落腮鬍須,為異域人。《畫卷》的上方文字標明這位尊者是“贊陀□多和尚”(本文中出現的“□”為原文或碑文缺字、漏字,以下同,筆者注)。明萬曆雲南通志卷13載:“贊陀崛多神僧,蒙氏保和十六年(公元839年),自西域摩伽陀國來,為蒙氏崇信,於鶴慶東峰頂山,結茅入定,慧通而神。”乾隆《清一統志》382卷引《白古通記》說:“神僧贊陀崛多,以蒙氏保和十六年(公元839年)自西域來。”
據文獻資料,有學者認為:“阿吒力”的創始人是印度摩羯陀國(Magadha)的僧人贊陀崛多於南詔勸豐時期,大約是在公元8世紀中葉傳入今雲南大理地區,並逐漸在當地白族中廣為流傳的。古代大理白族信仰的阿吒力教,既非“台密”,亦非“東密”;既不屬於“華密”、又有別於“藏密”,是密宗中獨成體系的一支,可稱之為“滇密”。
“滇密”阿吒力與其他密宗教派相比,有以下幾個明顯特徵:第一,僧人尤崇阿嵯耶觀音。“阿嵯耶觀音”這個稱號鮮見於佛教典籍,為阿吒力教所獨有。阿嵯耶觀音像形態多頎長纖細、寬肩細腰、身著印度菩薩式衣服,白族信眾因之俗稱其為細腰觀音。阿嵯耶觀音是佛教造像傳入白族地區后本土化、民族化的產物。第二,主要神為大黑天神。大黑天神是梵語“摩訶迦羅”的意譯,是“滇密”阿吒力教的護法神。大黑天神在白族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享受著信眾的頂禮膜拜。第三,僧人可以有家室。史載,“(阿吒力)僧有妻子”。南詔王勸豐就將其妹越英下嫁給了阿吒力贊陀崛多。他們的子孫甚至還能世代為僧,今大理鳳儀北湯天白族董氏,自大理國主段思平時記起,至解放前夕,共傳42代,歷代皆是阿吒力。
《南詔中興二年畫卷》上說:南詔在細奴羅稱王(公元649年)之前就開始有佛教的傳播。《南詔野史》又說:公元714年,南詔王盛羅皮派張建成使唐,得佛像佛經回來供奉傳播,為南詔信教之始。按:這裡筆者暫且不論佛教在南詔源於何時。在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一直都被視為國教。據:元代李京著《大理行記》中描寫當時他所見所聞佛教在大理地區興盛之景象:“其俗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絕不茹葷、飲酒,至齋畢乃以”。可想象南詔、大理國時期佛教之興盛程度。據《僰古通紀淺述校注》第十一主勸豐佑,執政后,自稱天啟詔,篤信佛教,而廢道教,以趙文奇為國老,迎西方摩伽陀國僧贊陀崛多尊為國師,並以其妹越英公主嫁於贊陀崛多;贊陀崛多闡瑜伽,傳阿吒力教,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白族密宗阿吒力教派”。何謂阿吒力,意為"軌範師"、"導師",是印度佛教的大乘佛教的一個派別與婆羅門教相結合的產物。由於密教與政治的接近,達到僧人與國主的聯姻(彼時密宗教規可“頭陀而有家室”)。南詔、大理的阿吒力僧人中,也有著一些高僧大德,據萬曆《雲南通志》載:“施童陀以得觀音圓運心印,施傳道悟,再傳玄凝,玄凝傳凝真,自施童陀至真,皆住崇聖寺。在大理,由於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必然存在著獨特的佛教文化,其中阿嵯耶觀音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她高高隆起的髮髻髻中安住一尊阿彌陀佛,一縷縷細密的秀髮,男身女相,細腰顯足,上身袒露,上身穿著一件輕紗,身上佩有瓔珞,項圈,手結“妙音天印”。她被美國學者海倫。查平博士稱之為是“雲南福星”。她在南詔、大理國時期一直扮演著蒙段皇家所為之崇拜的主要神祇,阿嵯耶在梵語中的意思是“聖”,所以阿嵯耶觀音既是“聖”觀音,崇聖寺所崇之“聖”就是阿嵯耶觀音。《南詔中興二年畫卷》中阿嵯耶觀音就作為“聖像”出現,被封為“建國聖源阿嵯耶觀音”。南詔王蒙隆舜因崇拜阿嵯耶故而改國號為“嵯耶”,自稱摩訶羅嵯耶,欽崇“聖像教”,熔真金鑄阿嵯耶觀音。
自南詔王勸豐以後,佛教,特別是“滇密”阿吒力教逐步盛行。南詔王世隆時,唐王朝屢遣使者到南詔,都被世隆拒絕。后西川節度使高駢了解到“其俗尚浮屠法”,就派了一個叫景仙的僧人充當使者,世隆不僅率臣禮拜,並主動疏通了與唐朝之間的關係。南詔崩潰后,到大理國時期,佛教之密宗興盛不衰,上下崇佛,蔚為風尚。元初《大理行記》載大理當時的情況為:“其俗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絕不茹昏飲酒,至齋畢乃已。沿山寺宇極多,不可殫記。”正因如此,大理才有了“妙香國”之稱。
“滇密”阿吒力的傳入和傳播,曾影響著古代大理白族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政治上,阿吒力直接參與政治,在南詔王勸豐時,阿吒力贊陀崛多曾參與鎮壓建築五華樓奴隸工匠的起義。有的僧人還被派往戰場,以“作法”指揮戰爭,成為統治階級的組成部分。
在經濟上,阿吒力教的各寺院通過王室的“撥給”或“施捨”佔有了大量的土地,其中的一些僧人,成為巨大財富的擁有者。他們利用這些財富修建了許多寺院、佛塔、佛像及石窟,僅大理崇聖寺及塔,就有房舍890間,佛像11400尊,用銅20295公斤。
在文化方面,阿吒力教的僧人在寺院中教育兒童讀佛經和儒書,佛寺實際上成了當時的學校。其他如繪畫、建築、雕刻等等都印上了阿吒力教的烙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大理地區白族的姓名制度,也深受阿吒力教的影響,形成了極有特色的白族佛號命名制度。
白族的佛號命名制度就是信徒將其修鍊的“本尊”(即所希望達到的境界)之名引入自己的名字之中,以示虔誠。如,宋朝時有大理商人李觀音得,“李”為其姓,“觀音”是佛號,即此人修鍊的“本尊”,“得”為其名。在佛教盛極一時的宋、元兩朝,在古代白族中產生了大量諸如段易長生、李藥師祥、楊天王秀等等的人名。
深受“滇密”阿吒力影響的白族女性,也多採用了佛號加本名的這種命名方式。從(明)《姚安公惠武墓誌銘》中所載楊惠武一家的命名情況,便能窺見白族佛號命名之一斑:“娌何觀音婢,次男楊春,娌彭觀音桂;孝孫楊保、楊賢、□□;孫娌李觀音香、楊觀音修;孫女法華圓、法華芳、法華息、觀音才、觀音和;孝女觀音□、觀音玉;婿楊壽段□;孝孫昭信校尉百戶楊珠,孫婿杜堅、楊順;外孫楊德春、李玄岱、段觀成;外孫女妙祖、春化好、冬菊花立。”此碑文的提名中共列女名15個,其中採用佛號加本名這種命名方式者多達12人。
阿吒力教從元朝以後逐步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統治階級禁止阿吒力的傳播。明太祖朱元璋曾下過禁密教令,到清康熙年間統治者更是明確地說:“阿吒力教,非釋非道,其術足以動眾,其說足以惑人,此固盛世之亂民,王法所必禁者也。”另外,佛教禪宗的傳入和流行,也是“滇密”阿吒力教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阿吒力教作為一種宗教流派雖然已成歷史,但作為宗教信仰的一種形式,並沒有完全從白族社會生活中消失,而是融入到其他宗教中被白族一代代地傳承下來。時至今日,在白族的某些信仰中仍能找到阿吒力教的蹤影。
大理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興衰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