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生產關係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的生產關係。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由社會主義公有制來體現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基本反映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
社會徠主義公有制的本質就在於剩餘產品歸勞動者共同佔有,這也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基本適應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但由於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性及與社會主義生產力變動的非同步性,也存在與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的方面。必須對不適應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某些具體形式、某些局部進行必要的不間斷的調整與改革,使之逐漸完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沒有固定的模式,各國必須根據自己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選擇與之相適應並便於繼續前進的生產關係的具體形式。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其本質在於剩餘產品歸勞動者共同佔有。
社會主義公有制是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全體勞動者或部分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它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體現和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標誌。與公有制相聯繫的按勞分配是以勞動者的勞動作為個人收入分配的共同尺度,既承認差別,又反對因收入差距過大而導致的貧富懸殊。這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根本區別所在。在這樣的基本制度框架下,勞動者運用共同佔有的生產資料進行聯合勞動,創造的生產成果(包括剩餘產品)歸勞動者共同佔有和支配。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日益豐富,這就為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而共同富裕則是指全體社會成員都過上富裕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全面發展,這既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最終實現目標。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是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基礎,以按勞分配為原則,以勞動者共同佔有生產成果為特徵,以共同富裕為目標的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本質與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是兩個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概念。社會主義本質主要是對整個社會主義的理論認識,即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的問題。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主要是對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理論認識,即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問題。
徠關於社會主義本質,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曾作過科學的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一科學概括,突破了原來只是從生產關係方面認識社會主義的視野,而是從生產力、生產關係和社會主義最終要實現的目標這三方面的統一上認識社會主義,從而使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更為科學、更為全面。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概括,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同時,也為準確地認識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奠定了基礎,深化了對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實質的認識。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基礎和核心內容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或者說,社會主義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載體。這是因為,一種生產關係總是要通過一定的所有制來體現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就是由社會主義公有制來體現的。從這一意義上說,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實際上是同一內容:社會主義生產關係的實質要說明的是這一生產關係體現的人們相互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經濟利益關係;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要說明的是在這一所有制下人們會形成怎樣的經濟利益關係。社會主義公有制本質,也是區別於其他一切私有制的根本所在。任何一種生產資料所有制,都包含著所有制的主體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以及由此派生的佔有權、支配權和收益權。在這些權利中,收益權或剩餘索取權是所有權的最終實現,因而也是任何一種所有制的最本質的內容。因此,不同所有制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剩餘”(這可以表現為剩餘勞動、剩餘產品、剩餘價值等)的歸屬上。不同的所有制的區別,就表現在"剩餘"歸屬於不同的所有者。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就在於“剩餘”不是歸於私人,而是歸於公有。“剩餘”歸屬於全民所有,就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的本質體現;“剩餘”歸屬於集體所有,就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本質體現。無論是全民所有還是集體所有,都是公有,而不是私有。
總之,“剩餘”歸屬於公有,就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本質,也是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實質的體現。牢牢把握住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這一本質特徵,就能夠把社會主義公有制與各種私有制區別開來。在現實的社會主義經濟中,把握這一標準不僅能夠認識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的本質,而且也能科學地把握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本質。例如,現實中的股份制企業有公有制,也有私有制,但更多的是混合所有制。所以,就股份制來說,它並不是一種所有制形式,不能認為股份制一定是公有或是私有,股份制只是資本的一種組織形式。正如江澤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報告中指出的:“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有利於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有利於提高企業和資本的運作效率,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不能籠統地說股份制是公有還是私有,關鍵看控股權掌握在誰手中。國家和集體控股,具有明顯的公有性,有利於擴大公有資本的支配範圍,增強公有制的主體作用。”在股份制企業中,如果股東是私人或私有制企業,“剩餘”歸私人佔有,那就是私有制。如果股東是國家或集體,"剩餘"歸國家或集體所有,那就是公有制。如果股東既有私人,又有國家和集體,那就是混合所有制。
社會主義生產關係是通過建立社會主義公有製得到具體實現的,因此,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經濟中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確保了公有制經濟佔主體地位,也就實現了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在社會中的主體地位。堅持這一點,對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對於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義並起著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