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苞蒲公英

異苞蒲公英

異苞蒲公英,為菊科蒲公英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

形態特徵


異苞蒲公英
異苞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高10–15cm,全體含乳汁。根圓柱狀,深褐色。葉寬倒披針形或條形,長5—18cm,寬1—3cm,先端銳尖或鈍,基部漸狹成柄,倒向羽狀深裂,頂裂片三角形,側裂片3—5對,長三角形或近條形,裂片常較遠隔,其間夾生小裂片或齒.花葶較葉短,以後伸長,總苞鍾狀,長10—15mm,總苞片披針形,先端具角狀突起,舌狀花冠黃色。瘦果長3.5一4mm,上部有刺狀突起,喙長8—9mm,冠毛白色,長約5—7mm(圖101)。

地理分佈


分佈於中國東北及內蒙古東部。
異苞蒲公英
異苞蒲公英

生物生態特徵


異苞蒲公英根粗壯,葉片肥大,生物量較大。早春是返青最早的植物之一,在東北從4月上旬開始返青。花期很長,以6—7月比較集中,並一直可延續到9月份。果期7—9月。異苞蒲公英的生態適應性較強,可在較濕潤的環境及稍鹽鹼化的土壤上生長。一般生於濕潤草地原野,路旁或林緣附近。

飼用價值


異苞蒲公英的適口性很好,是早春豬、禽的主要青飼料之一。可煮熟或青貯、發酵,也可直接飼餵或調製乾草。一般情況下,鮮草馬、牛、羊、豬、禽均喜食,乾草馬中等嗜食,牛,羊喜食,青貯或發酵后豬、禽喜食,放牧在春、夏、秋季為各種畜禽喜食。異苞蒲公英的營養豐富,尤其是蛋白質和胡蘿蔔素的含量很高。但鈣的含量不甚高,共磷、鉀的比例約為1:1,維生素C的含量也較少。其營養成分見表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