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之雷霆殺機

1985年由約翰·格蘭執導的007電影

《007之雷霆殺機》是由約翰·格蘭執導,羅傑·摩爾克里斯托弗·沃肯葛蕾絲·瓊斯坦婭·羅伯茨主演的動作片,電影於1985年5月22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講述詹姆斯·邦德在死去的同僚身上尋覓回微晶片之後,負責去研製此晶片的佐倫企業調查事件的真相的故事。

劇情簡介


007之雷霆殺機劇照
007之雷霆殺機劇照
詹姆斯·邦德在西伯利亞死亡的同僚身上奪回科技秘密“微晶硒”之後,發現這個樣品與英國的樣品一樣,從而證明KGB已經混入英國的高科技研究領域。邦德奉命去調查高科技研究的富商馬克斯·佐林,不料身份被識破,邦德被置於車中沉入湖底,僥倖逃脫后,便跟隨佐林來到美國。邦德從蘇聯女間諜伊萬諾娃口中套出佐林欲炸毀位於舊金山的硒礦,於是便緊追不捨,在最後關頭運走炸彈。為了救女友史黛絲·塞頓,邦德與佐林在金門大橋上進行驚險的決鬥,最後終於取得勝利。

演員表


角色名演員名配音備註
詹姆斯·邦德羅傑·摩爾
馬克斯·佐林克里斯托弗·沃肯
史黛絲·塞頓坦婭·羅伯茨
五月天葛蕾絲·瓊斯
Scarpine帕特里克·波查
帕拉·伊萬諾娃費歐娜·弗勒頓
戈弗雷先生帕特里克·麥克尼
珍妮·菲克絲艾莉森·杜迪
Woman in Fisherman's Wharf莫德·亞當斯
Q戴斯蒙德·萊維林
錢班霓露易絲·麥斯威爾
M羅伯特·布朗
瓊斯小姐瑪麗·斯達溫
Venz杜夫·龍格爾
Chuck LeeDavid Yip
Bob ConleyManning Redwood
General Anatol GogolWalter Gotell
Dr. Carl MortnerWilloughby Gray
Sir Frederick GrayGeoffrey Keen
AubergineJean Rougerie 

職員表


總導演約翰·格蘭
製作人艾伯特·R·布洛柯里、Tom Pevsner、邁克爾·G·威爾遜
副導演Peter Bennett、Willy Bogner、Laurent Brégeat、芭芭拉·布洛柯里、Gerry Gavigan、Simon Haveland、Nick Heckstall-Smith、Edi Hubschmid、Terry Madden、Serge Ménard、Andrew Warren、Arthur Wooster、拉杜·米赫羅、Geoffrey Moore 、黛比·麥克威廉姆斯
藝術指導彼得·拉蒙特
美術設計John Fenner
編劇理查德·麥鮑姆、邁克爾·G·威爾遜
服裝設計Emma Porteus
原著伊安·弗萊明
攝影Alan Hume
配樂約翰·巴里
剪輯Peter Davies
布景師Crispian Sallis

角色介紹


  • 詹姆斯·邦德

    詹姆斯·邦德

    演員羅傑·摩爾

    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的特工,代號007,持有殺人執照,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礙行動的人的權力。邦德去尋覓高科技微晶,並去研製此晶片的佐倫企業調查。經過重重險阻,邦德在金門大橋將佐林一夥一網打盡。

  • 馬克斯·佐林

    馬克斯·佐林

    演員克里斯托弗·沃肯

    蘇聯佔領東德后,佐林成為了KGB的一員,之後他逃亡西德並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他計劃製造一場大地震,摧毀美國加州矽谷,使他的企業壟斷晶元市場。他的精神問題讓他有了草菅人命的習慣,對為自己賣命的人都大開殺戒。

  • 史黛絲·塞頓

    史黛絲·塞頓

    演員坦婭·羅伯茨

    一家石油企業的繼承人,但是她的家族企業被佐倫強行接管。為了奪回本該屬於她的產業,她與佐倫進行了長期的鬥爭,但最終只拿到少量股份。由於共同的敵人,她與邦德站上了同一戰線,史黛絲作為地質學方面的專家,她解開了佐倫的秘密行動計劃,使邦德成功挫敗了佐倫的陰謀。

  • 五月天

    五月天

    演員葛蕾絲·瓊斯

    她是佐倫的私人保鏢,對佐倫忠心耿耿,除了保證佐倫的安全,還執行一些清理敵人的任務。她身強體壯,擅于格斗,力量驚人,屢次給邦德製造麻煩。後來她得知自己被佐倫拋棄,憤怒過後,五月天看透了佐林的兇殘面目,和邦德站在了同一戰線。

  • 帕拉·伊萬諾娃

    帕拉·伊萬諾娃

    演員費歐娜·弗勒頓

    伊萬諾娃是一名蘇聯女間諜,KGB特工人員,她去刺探佐林的測試設施,並準備消滅佐倫這個KGB的叛徒。她與邦德是老相識,在舊金山與邦德重逢。

  • 戈弗雷先生

    戈弗雷先生

    演員帕特里克·麥克尼

    戈弗雷先生是邦德的夥伴和搭檔,他以馴馬師的身份幫助MI6搜集情報,後來戈弗雷又以司機的身份和邦德一起接近佐林的集團。

音樂原聲


007之雷霆殺機 劇照
007之雷霆殺機 劇照
A View to a Kill
發行日期專輯名稱序號曲目序號曲目
1985年2月14日《007之雷霆殺機》01A View to a Kill(Main Titles)02Snow Job
03May Day Jumps04Bond Meets Stacey
05Pegasus' Stable06Tibbett Gets Washed Out
07Airship to Silicon Valley08He's Dangerous
09Bond Underwater10Wine with Stacey
11Bond Escapes Roller12Destroy Silicon Valley
13May Day Bombs Out14Golden Gate Fight

幕後製作


幕後照
幕後照
007電影《八爪女》成功之後,邦德電影的創作團隊開始構思下部電影《雷霆殺機》的故事大綱。該片改編自伊安·弗萊明的短篇小說《From A View To A Kill》,完成於50年代,最初是為從未拍攝的007電視劇創作的。
劇本和選角就緒后,1984年6月,拍攝小組到冰島拍攝影片的片頭部分,傾覆的冰塊讓劇組損失了不少拍攝器材。同時,在英國倫敦的松林片場,007專用影棚在一場火災中付之一炬。這讓製片人艾伯特·柏考利元氣大傷。艾伯特·柏考利決定調整拍攝計劃並重新在松林片場內搭建布景。
拍攝花絮
拍攝花絮
在清理攝影棚準備重建新的007布景時,第一拍攝組前往巴黎拍攝。在巴黎007劇組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批准可以到著名的艾菲爾鐵塔上拍攝高空跳傘的鏡頭,在巴黎完成拍攝后,劇組在當年的八月底回到松林片場,然後在9月3號去拍攝賽馬比賽的畫面。接著劇組前往西索塞克斯到安柏利白堊博物館拍攝佐倫的礦場外景。到了九月底,劇組轉戰美國的舊金山,並受到了舊金山市女市長的熱烈歡迎和支持。從十月初開始,第二攝製小組花費了三周的時間拍攝刺激的消防車追逐戲。而第一攝製組則在10月6號和7號兩天對舊金山市政府大樓“放火”。留守在倫敦的模型小組則在拍攝佐倫在金門大橋上空的飛艇和內景的火災戲。劇組在片場之中複製了金門大橋的微縮模型,並利用前投影技術和模型相結合進行拍攝。

幕後花絮

• 路易絲·麥克斯維爾(Lois Maxwell)在本片中最後一次扮演彭妮。
• 舊金山市議會禁止在金門大橋上拍攝任何墜落特技,因為惟恐有人模仿,片中佐林的死是由特別光學效果完成的。
• 片中出現的交通工具包括:飛艇,勞斯萊斯銀雲Ⅱ,1984年款雷諾11 TXE型計程車,標緻604,隸屬於舊金山消防隊的消防車,MBB Bo-105型直升機,切諾基XJ吉普車,1984年款雪弗蘭科爾維特C4,Polaris Indy 600雪地車,道奇Diplomat,微型潛艇和普利茅斯Volaré等。
• 製片人看過坦婭·羅伯茨在《魔誡奇兵》中的表演后決定由她來扮演史黛西。
• 片中佐林是按英格蘭歌手斯汀的外形設計的,而且斯汀也是扮演佐林的人選。
• 在影片的片頭007首次赴蘇聯執行任務。
• 羅傑·摩爾和女演員費歐娜·富勒敦在浴缸里持續泡了八個多小時,才完成了泡浴場景的拍攝。
• 片中出現的1962年款勞斯萊斯銀雲Ⅱ其實是製片人布羅克里的愛車。
• 克里斯托弗·沃肯是007影片中出現的第一位獲奧斯卡獎的男演員。
• 該片是艾伯特·布羅克里的繼子邁克爾·G·威爾森第一次擔綱製片人的007影片,此前,他在《大破太空城》、《只為你的雙眼》和《八爪女》中擔任執行製片人,在《海底城》中擔任製片人特別助理。
• 片中在蘇聯發生的場景是在冰島拍攝的,而且冰島首次出現在長片之中。
穿幫鏡頭
• 007墜下埃菲爾鐵塔時,能看到身上有安全索。
• 佐林跳下金門大橋時是在Sausalito的一側,而落水時卻在舊金山一側。
• 在巴黎的邦德追車場景中,能看出駕車的是特技替身。
• 勞斯萊斯在湖中下沉時車窗是敞開的,在水下卻被關閉。

播出信息


007之雷霆殺機 海報
007之雷霆殺機 海報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聯美電影公司Danjaq ProductionsEon Productions Ltd.
發行公司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米高梅MGM/UA Entertainment Company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美國1985年5月22日英國1985年6月12日巴西1985年6月27日
荷蘭1985年7月4日西班牙1985年7月4日日本1985年7月6日
瑞典1985年7月12日菲律賓1985年7月20日聯邦德國1985年8月9日
芬蘭1985年8月9日丹麥1985年8月9日挪威1985年8月16日
法國1985年9月11日葡萄牙1985年9月27日澳大利亞1985年11月21日

獲得榮譽


時間活動獎項接收方結果
1986年第4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原創歌曲約翰·巴里、杜蘭杜蘭提名

作品評價


該片遊走於冒險及暴力之間,又不乏搞笑片段,《007之雷霆殺機》重複了《007之金鋼鑽》及早期摩爾飾演的007電影中滑稽的警車破壞場面,沃爾肯所飾演的瘋狂反派角色也替影片帶來娛樂效果。 (新浪娛樂評)
儘管羅傑·摩爾克里斯托弗·沃肯非常賣力的演出,但該片大部分動作和脫險的套路都略顯乏味和平庸,邦德和邦女郎之間的火花也略顯牽強,劇情乏善可陳。賽馬、消防車、金門大橋的動作戲和追逐戲雖然很熱鬧,卻也沒有什麼新意。 (denofgeek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