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和脈訣
六朝高陽生託名著作
《王叔和脈訣》一卷,簡稱《脈訣》。多認為系六朝高陽生託名著作。此書的主體內容取自王叔和《脈訣》,編成四言歌訣形式,闡述脈理、脈法。將24種脈象分為 七表(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三類。
因其歌訣簡便易習,故在宋元之 間流傳很廣。但不少醫家認為書中文字鄙淺,謬誤較多。現有刻本及注本數種,較早為元代《纂圖方論脈訣集成》 及明代正統年間坊刻本。明代熊宗立的注本名為《勿聽 子俗解脈訣》。
《王叔和脈訣》,脈學著作。一卷。舊題晉·王叔和撰。但一般認為是六朝·高陽生託名王叔和的作品。本書特點在於以較通俗的歌訣形式闡述脈理,緊密聯繫臨床實際。書中不少內容是根據王叔和《脈經》重新編撰的。詳細論述二十四脈,並立七表(浮、芤、滑、實、弦、緊、洪)、八里(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九道(長、短、虛、促、結、代、牢、動、細)之名目。由於易於講習,流傳甚廣,影響較大。並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脈學著作。如本書後經明·熊宗立加註,改名《勿聽子俗解脈訣》,張世賢在本書基礎上撰成《圖注脈訣》(又名《圖注脈訣辨真》);還有不少醫家對此《脈訣》做過訂正,其中較有代表性的為元·戴起宗的《脈訣刊誤》(又名(脈訣刊誤集解》);清·李延昰的《脈訣匯辨》,等。但書中的觀點,對脈義的理解以及文字的鄙淺等方面,後世頗有微詞。明·呂復在《群經古方論》中批評高氏“謬立七表八里九道之目”。又《文獻通考》認為,本書不見於隋、唐《經籍志》,恐為宋熙寧以前人所託。現存明、清刻本、抄本。
晦庵朱子曰:古人察脈非一道,今世惟守寸、關、尺之法,所謂關者多不明,獨俗傳脈訣,詞最鄙淺,非叔和本書,乃能直指高骨為關。
東陽柳貫曰:王叔和撰《脈經》十卷,為醫家一經。今脈訣熟在人口,直謂叔和所作,不知叔和西晉時尚未有歌括,此乃宋之中世人偽托,以便習肄爾。朱子取其高骨為關之說,不知其正出《脈經》也。
廬陵謝縉翁曰:今稱叔和脈訣,不知起於何時。宋熙寧初,校正《脈經》,尚未有此,陳孔碩始言《脈訣》出而《脈經》隱,則《脈訣》乃熙寧以後人作耳,惟陳無擇《三因方》言高陽生剽竊作歌訣。劉元賓從而和之,其說似深知《脈經》者,而有自著七表八里九道之名,則陳氏亦未嘗詳讀《脈經》矣。
河東王世相曰:診候之法,不易精也,軒歧微蘊,越人叔和撰《難經》《脈經》,猶未盡洩其奧。五代高陽生著《脈訣》,假叔和之名,語多抵牾,辭語鄙俚,又被俗學妄注,世醫家傳戶誦,茫然無所下手,不過藉此求食而已,於診視何益哉?
雲間錢溥曰:晉太醫令王叔和著《脈經》,其言可守而不可變,及托叔和《脈訣》行,而醫經之理遂微,蓋叔和為世所信重,故假其名而得行耳。然醫道之日淺,未必不由此而誤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