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革命根據地

1934年創於貴州的革命根據地

黔東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三軍在賀龍、夏曦、關嚮應的率領下,與黔東人民共同開創的。時間的劃分,上限為紅三軍撤離彭水,西渡烏江向貴州轉移的1934年5月上旬開始,下限為1934年12月黔東特委、紅二、六軍團黔東獨立師堅持黔東根據地鬥爭失敗終止,歷時8個月之久。地域和範圍,它包括貴州的沿河、印江、德江、松桃、及重慶的酉陽、秀山等縣毗鄰地域,縱橫200多里,人口10多萬。

發展歷史


,沿河縣鉛廠壩祠堂召黔區農兵,黔區革委。席共,沿河、印江、江縣選,僱農業,貧農,農,兵、商,職業;另紅。選舉孫秀亮、秦育清組席團。
討論六項議決議案:()收土配土,()農村保護例,()農武裝題決議,()優待紅及屬例,()苗族題決議。選舉寧、冉雲、夏、劉玉、孫秀亮、鄧吉星、夏曦、賀龍、、盧冬、李佛、朱紹田、鍾炳委。羅享舉、孫秀亮、符、秦育清、均、胡昌、黎富、湯福林務委。
黔革根據建黔區革委,區革委約百鄉蘇維埃政府,共黔委、黔委及各級革群眾組織,蘇區展黨,展土豪、田土革運;組織沿河、印江、江、黔、川黔五獨團及各區、鄉衛隊、隊,收編“兵”黔縱隊,基礎組建黔獨。

人事任命


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分工:
主席:孫秀亮
副主席:秦育清、陳正國
土地部長:田興才、王順幫
軍事部長:湯福林、張均
勞動部長:孫永臣
經濟部長:李芝蘭
政治部長:羅享舉、黎光富
辦公地點在沿河縣譙家土地彎。

長征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命令紅六軍團離開湘贛根據地,轉移到湖南中部開展游擊戰爭,並同紅三軍取得聯繫。由任弼時、蕭克、王震組成軍團的軍政委員會,於8月7日率紅六軍團開始戰略轉移。10月7日,紅六軍團進入石阡甘溪,突與桂系廖旅部主力遭遇,戰鬥失利,部隊被截為三段。10月15日,由紅六軍團參謀長李達率領的十七師四十九團、五十一團一部從甘溪突圍,到達沿河水田壩與紅三軍一部會合。16日,賀龍、關嚮應率紅三軍主力從水田壩出發,南下迎接紅六軍團。24日,紅三軍主力與紅六軍團在印江木黃會師。
紅二、紅六軍團在黔東印江縣木黃會師后,向湘西發動攻勢,攻佔永順、大庸、桑植等縣及廣大地區。11月26日,成立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湘鄂川黔革命委員會和軍區,由任弼時任書記,賀龍任主席和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