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晨曲的結果 展開
晨曲
格里格所作音樂組曲
《晨曲》是格里格所作音樂組曲,創作於1875年。
格里格 CD封面(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
“晨景”——原為詩劇第四幕第五場的前奏曲;主人公遠涉重洋,前往美洲販運黑奴,一時成了富商。這時,他來到摩洛哥,一天清晨,在一個山洞前,他用獨白披露自己的內心活動。但這段音樂所描繪的並非是炎熱的沙漠,而更像北歐清晨靜謐清新的抒情畫面。樂曲具有牧歌風格,由單一的田園風味主題加以自由而精心的發展構成。
音樂一開始,長笛輕柔地吹出靜謐、安詳的音樂主題,以五聲音階為主的旋律和平穩的6/8拍節奏,使其又具有清新的牧歌風味。這一象徵晨曦的音樂主題令人進入恬靜溫馨的田園詩般的意境。雙簧管接著長笛將主題延續下去,隨後,又是長笛重複主題,但在移高小三度的調上進行。突出弦樂音響的整個樂隊的加入,暗示從沉睡中蘇醒的大自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逐漸地,音樂在寧靜的氣氛中消失。
格里格
《晨曲》作為其中的第一樂章,像是一縷寧靜的陽光穿透心靈,極富表現力。朝陽、晨光、薄霧、河流配合著柔和的旋律,在弦樂上跳動,在管樂間流淌,展示著婉轉的黎明,表現著挪威詩人純凈的心。
《皮爾·金特》取材於挪威民間故事。除了格里格之外,沒有人能夠為可憐的皮爾·金特對山魔王的廳堂的訪問寫出這種富於表情的音樂,表現那裡的那些好惡作劇的小侏儒撲在他身上掐他、咬他時的情景,或者那具耐心的索爾維格在那孤獨的棚屋裡等待著多年在世界上流浪的培爾.金特時唱的那首溫柔的歌曲。甚至當格里格描寫培爾在埃及和東方奇異的國家裡的冒險行為時,他的音樂聽起來在某種程度上幾乎總是有“挪威風味”的。樂曲具有牧歌風格,由單一的田園風味主題加以自由而精心的發展構成。
曲譜
愛德華·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紀下半葉挪威民族樂派代表人物。1843年6月15日格里格生於卑爾根的商人家庭,1907年9月4日卒於同地。
6歲隨母學鋼琴,得到音樂啟蒙教育。經著名小提琴家O.布爾推薦,1858~1862年在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畢業后,在卑爾根舉行首次作品音樂會。1863~1866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活動,與挪威民族音樂的倡導者音樂家R.諾拉克等人共創“尤特皮”音樂社,創作並介紹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民族音樂。回國后,為建立挪威民族樂派積極展開音樂活動。
1871年創立克里斯蒂安尼亞(今挪威首都奧斯陸)音樂協會,曾任該協會愛樂樂團和卑爾根“和諧”合唱團指揮,並多次到英、法、德、意等國舉行作品音樂會。
1874年被政府授予終身年俸,1890年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曾先後獲英國劍橋大學和牛律大學授予的音樂名譽博士銜。逝世時,挪威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