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堡整訓

上堡整訓

八一起義軍三河壩部隊和潮汕部隊會合后,在朱德領導下,逐步將成分非常複雜的部隊改造成為一支人民的軍隊。

基本簡介


這支部隊的基礎是舊軍隊,黨對軍隊的領導非常薄弱,工人、貧苦農民較少,有一部分知識青年,而兵痞、流氓卻佔有一定數量,軍閥主義習氣相當嚴重。部隊從饒平茂芝西進中,由於軍心不穩,逃跑、失散嚴重,人數不斷減少。到達江西天心圩時,一些官兵紛紛離隊,部隊即將潰散瓦解。這時,朱德宣布:願意繼續革命的跟我走,不願意的可以回家,不勉強。他給部隊講形勢,談前途,增強部隊繼續革命的信心。陳毅堅決支持朱德的主張。這次整頓后,雖然隊伍大大縮小了,但留下來的大多是自願革命的精華,有不怕犧牲的決心,使面臨瓦解的隊伍又重新振作起來,質量也明顯地提高了。
10月,部隊到達江西大庾,朱德、陳毅再次進行整頓,撤銷了虛有其名的軍、師建制,把剩下的800餘人編成一個團,取用“國民革命軍第五縱隊”番號。同時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重新登記黨團員,並吸收了一些新黨員,成立黨支部。統一調配黨團員的力量,派遣黨員擔任連隊指導員。11月上旬,部隊來到湘粵贛交界處革命影響較深、農民運動高漲的崇義西南的上堡地區,部隊進行第三次整訓,重新確定了部隊的任務,除了打仗還需要做群眾工作,發動農民鬧革命,組織群眾打土豪。經過“贛南三整”,朱德、陳毅為黨和中國革命保存、培養了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並於1928年4月28日在江西礱市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成為中國革命復興的火種。

歷史地位


三河壩戰役是八一南昌起義部隊入粵后經歷的一次異常激烈的戰鬥,是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重大軍事行動,是朱德率領的八一起義軍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實現革命戰略和軍事戰略轉變的重要轉折點,在黨和人民軍隊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