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兵器試驗中心

組織機構

白城試驗中心創建於1954年8月26日,是中國最早建成的兵器試驗靶場,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試驗靶場。位於科爾沁草原深處的中國吉林省白城市。國家武器試驗場,是國家以行政手段規定的職能單位,提供的試驗結果最具權威性。白城兵器試驗中心是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常規武器試驗機構,是國家對常規武器進行鑒定、定型試驗的權威性機構。

簡介


中國白城兵器試驗中心創建於1954年,地處浩瀚的科爾沁草原,是我國最早建成的兵器試驗場,是國家對常規武器進行鑒定試驗的權威性機構。目前中心專業門類齊全,試驗設施完善,測試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科研學術氛圍濃厚,生活設施配套齊全,具有較強的綜合試驗能力,是我國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常規武器權威鑒定機構。

職能


白城兵器試驗中心履行國家靶場職能,是代表國家把持常規武器列裝部隊的最後一道關口。我國現有的絕大部分常規武器裝備都是由這裡試驗定型后列裝部隊的。輕武器試驗部是我國唯一的輕武器試驗鑒定國家靶場,承擔著為部隊使用的各種槍械、彈藥及配屬裝具進行定型、鑒定、摸底等試驗任務的職能使命。
現已建成承擔陸、海、空三軍常規兵器試驗任務的綜合性試驗靶場。
白城兵器試驗中心
白城兵器試驗中心

歷史沿革


白城兵器試驗中心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試驗靶場,是經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3位老一輩國家領導人批准建立的。1954年9月初,首批人員開赴草原進行軍械試驗靶場建設。原任瀋陽軍區軍械部政委的張貽祥同志在吉林帶領31名技術人員、120名射手、260名測繪人員,開始軍械試驗靶場的建設。輕武器試驗部的第一項試驗任務,是在1955年9月8日-10月24日對我國東北某廠仿製生產的某型手槍進行產品質量檢驗試驗。當時是在荊棘叢生的草原上,侵華日軍留下的飛機堡附近打響了輕武器試驗的“第一槍”。據史料記載,有42人參加了該次試驗。當時,雖然試驗條件非常簡陋,但是經過參試人員不畏艱難困苦地日夜奮戰,圓滿完成了任務。
1956年開始籌建第一座環境模擬試驗室,195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結束了實驗人員用鐵鍬一鍬一鍬地將塵沙揚起,靠自然風將揚起的塵土吹向被試武器,模擬沙塵環境的歷史。進行試驗的射手也不用在風沙瀰漫的環境中實彈射擊。
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1959年春建成了一個地面炮兵、步兵武器的試驗場。經過兩次擴建,終於建成了一個綜合性的常規武器試驗中心。
1983年歸屬國防科工委(1998年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
1987年,制定中國槍械定型試驗的第一部國家軍用標準《常規武器定型試驗方法槍械》(GJB349.2—87)及其他5部軍標。1998年,根據輕武器的發展需求,又制定了《槍械性能試驗方法》(GJB3484—98)及其他4部軍標,從而使輕武器試驗有“法”可依。
1980年代末期,整個中心不僅建成了一個多層次、多門類、多學科的具有亞洲第一、世界先進的科研試驗和國家級鑒定、定型的權威機構,而且也具備了對外試驗和開展國際技術交流的能力。
進入21世紀,試驗中心首次在常規兵器試驗中應用計算機模擬技術、對抗干擾條件下的試驗鑒定技術和軟體測試技術,成功地進行了我國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的設計定型;通過構建系統效能函數的量化評估新概念,突破了自由條件下子母彈二次彈道試驗與測試的世界性技術難題,使我國在這一測試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經過多年攻關,研究出的應用型火炮射表編擬新方法,與發達國家相比可節省試驗時間40%,實現了我國射表編擬技術與國際接軌。

人才培養


中心黨委每年都從各大專院校挑選優秀畢業生,充實科技人才隊伍;對科技幹部實行特殊優惠政策,努力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啟動了“331人才工程”,即在優勢學科領域,培養3至5名站在高新武器一體化綜合試驗理論和技術前沿,有深厚學術造詣和創新攻關能力的專家;
在主幹學科專業領域,培養30至50名具有紮實理論功底,對常規兵器理論和方法有深入研究,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學術帶頭人;
在各專業方向,培養100名以碩士、博士為主體,具有很大發展潛力的科技骨幹。

發展歷程


試驗中心已由單槍單炮試驗靶場,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綜合性最強的常規兵器試驗中心,能夠承擔陸、海、空三軍常規武器的設計定型。共完成試驗任務4700餘項,小至手槍,大到導彈,中國軍隊使用的95%以上的常規兵器,都是在這裡試驗鑒定后裝備部隊的。建有火炮、彈藥、雷達、火力火控、遙控遙測、通信、計算機應用、內外彈道測量、數據處理等120多個專業。
武器試驗場是通過科學實驗手段,對武器裝備進行試驗、檢驗與鑒定的單位。在接近實戰的條件下,對武器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進行試驗考核,從而為武器裝備的研究設計、定型生產、部隊使用提供科學依據。經過廣大科技人員和部隊官兵的不懈奮鬥,白城兵器試驗中心的試驗鑒定項目已經從過去單一槍炮,發展到現在各種火炮、坦克、戰車等十幾大類武器,成為一個集內彈道、外彈道、終點彈道和環境試驗等現代化設備設施於一身的常規兵器試驗靶場。
試驗中心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出色地完成了數千項常規武器測試、定型任務,數百項試驗成果獲得國家和軍隊科技成果獎,數十項科技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白城兵器試驗中心實施了大規模的數字化建設,成為亞洲最先進的常規武器數字化靶場。中心實施數字化建設以來,承擔了解放軍新一代艦炮系統、新型戰術導彈、新型高炮系統、遠程多管火箭系統、輕武器系列裝備、新型主戰坦克等試驗任務。一批批新型裝備從這裡拿到“准生證”,列裝部隊。
2012年,中國白城兵器試驗中心在歷時一年多的試驗過程中,科學優化方案,歷經高低溫存放、射程、精度等多項試驗,使“智能彈藥”末端敏感彈藥成功定型。
近年來,該中心對實戰化條件下完成武器裝備定型試驗展開積極探索,先後構建了包括目標、光電、電磁、煙塵等9項指標在內的複雜戰場環境,完成了典型作戰任務條件下裝備試驗逼真目標、戰術背景等7個方面的戰場設置,涵蓋了武器裝備作戰使用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種情況,逐步完善了以安全性、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測試性、環境適應性等為代表的考核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