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陸小華的結果 展開

陸小華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學術委員會專職副主任

陸小華,男,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學術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民商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博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兼任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人物經歷


陸小華
陸小華
陸小華,1997年破格晉陞高級編輯,先後任新華社中國記者雜誌總編輯、新聞研究所所長、新華社音視頻部主任等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兼職教授、研究員;曾承擔完成多項中宣部重大調研課題;曾任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評審組成員;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經濟學課題、新聞學課題。曾連續擔任十屆中國新聞獎評委;曾兼任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院長。

研究領域


傳媒;管理;法律;新媒體與新經濟

研究成果


在第十三屆中國傳媒年會上,陸小華以新華社全球視頻智媒體平台為例,分析了媒體如何通過體系聚合提升效率。他認為,體系聚合,構建體系競爭力,才能更有效增強整體傳播能力。新華社全球視頻智媒體平台構建了從用戶需求獲知、到採集、到內容生產、到用戶服務的全流程,打通了與音視頻生產相關的所有系統底層,實現共享數據、分發信號、傳送產品、回饋狀態,構建了一個音視頻內容生產的完整體系;該系統中還包括一個音視頻統一管理平台,這個管理平台可以實現所有音視頻信息的共享和反饋,也可以實現對所有子系統的統一管理。新華社全球視頻智媒體平台從2017年3月3日開始施行,利用這個系統,處理新聞的時間從過去的近2小時縮短到1分41秒。
在《政治傳播的境界:打造有溫度有深度的時政短視頻——新華社<第1視點>欄目的探索與思考》一文中,陸小華認為在主要領導人雙邊和多邊外事活動中,需做出既有“溫度”又有“深度”的短視頻。

代表著作


經濟學專著:
《西部對策——抑制返貧與中西部發展》
新聞學專著:
《整合傳媒——傳媒競爭趨勢與對策》
《再造傳媒——傳統媒體系統整合方略》
《激活傳媒——傳媒競爭力發掘與執行策略》
《新媒體觀——信息化生存時代的思維方式》
法學專著:
《信息財產權——民法視角中的新財富保護模式》
編譯《全能記者必備》、《重大報道對策》等。

代表論文


新聞學:
《新聞的社會調節功能》,《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6、2
《中國傳媒發展十大趨勢》,《新聞記者》2001、11、200112《第三屆亞太地區媒體與科技和社會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多媒體新聞集團結構方案評估與對策建議》,《南方電視學刊》2001、4
《傳媒區域聚集規律分析——基於區域發展與傳媒產業發展的對策探討》,《新聞實踐》2003、12
《數字媒體觀與傳媒運行方式變革》,《電視研究》2004、2
《政治文化視野中的輿論意識與輿論影響力》,《南開大學學報》2004、6
《輿論戰略與增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理論前沿》2004、8
《最超越想象的變革將基於移動互聯》,《新聞記者》2007、4
《電視,天然為現場直播報道而生》,《新聞記者》2008、7
《多現場電視直播報道的努力與跨越》,《新聞記者》2010、1
《三網融合:最大機會在滿足移動化重組生活》,《中國數字電視》2010、6
《從陸地傳媒到海洋傳媒》,《新聞記者》2011、10
《國際危機事件報道的戰略權衡與體系競爭》,《新聞戰線》2011、6
《微博的運用與廣播競爭力提升》,《中國廣播》2012、7
經濟學:
《反貧困的職業教育》,《貴州日報》1997、3、13,《新華文摘》1997、6
《區劃隸屬變動的反貧困效應》,《戰略與管理》1997、4
《貴州發展商品牛產業的癥結與對策》、《當代貴州》1997、9
《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與實踐價值》、《學習時報》2004、10、25
《第六次零售方式革命:利益重組與需求創造》,中國經營報2013、3、4
法學
《信息的財產化進程》、《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9、1
《傳媒人的職務行為區分規則與權利保護》、《新聞記者》2007、8
《名譽侵權糾紛中傳媒責任確定規則》、《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