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動脈瘤

真性動脈瘤

真性動脈瘤是由於動脈壁先天性結構異常或後天性病理改變引起動脈壁局部薄弱、張力減退,在血流不斷衝擊下所形成的永久性異常擴張或膨出。為動脈壁全層擴張膨大的動脈瘤,血管壁仍完整。可以發生在動脈系統的任何部位,而以肢體主幹動脈、腹主動脈和頸動脈較為常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無性別差異。常見病因以動脈粥樣硬化和創傷最多見,其他包括感染、動脈炎、中層囊性變性、先天性因素、梅毒等。臨床表現取決於動脈瘤的類型、大小、部位、有無併發症和伴發疾病。以局部搏動性腫塊最常見。一旦確診動脈瘤,原則上應儘早手術治療。可引腹痛、腹部包塊、神經受壓癥狀、遠端肢體腫脹,影響工作和生活;動脈瘤破裂出血,可危及生命。

就診科室


● 血管外科或普通外科

病因


● 動脈粥樣硬化:是最常見及主要的致病因素。高脂血症,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時,使血流內的脂質首先沉積於血管壁的內皮層,引起炎症反應,造成血管壁內膜撕裂、變性、局部萎縮、脆弱而形成動脈瘤。
● 創傷性損傷:可分為直接暴力,如彈片、刺戳等貫穿傷導致動脈壁部分破裂或完全斷離;也可為間接暴力,如爆炸傷時,因高壓、高速力量傳遞並波及動脈造成嚴重挫傷,使動脈壁撕裂。此種動脈瘤一般多在傷後幾天或幾周內發生,也可緩慢形成。長期反覆的挫傷也可產生動脈瘤,如氣錘工人的手腕部動脈瘤。
● 感染:動脈壁滋養血管受累后,形成小膿腫而造成中層薄弱。局部原因是動脈內膜損傷,如動脈硬化、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縮窄等使細菌易於入侵;全身性的原因是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致防禦力下降。
● 動脈中層囊性變性:動脈壁呈囊性壞死及變性,中層侵犯尤為明顯,使彈力纖維嚴重破壞,如白塞病、結節性動脈周圍炎及血管炎等。
● 先天性因素:使動脈壁薄弱而產生動脈瘤,如馬方綜合征。
● 梅毒: 梅毒螺旋體經動脈周圍淋巴組織進入滋養血管和動脈外膜引起動脈炎,使中層產生營養障礙和變性,從而產生動脈瘤。動脈瘤為梅毒晚期的表現。

癥狀


搏動性包塊

● 常於無意中或體檢時發現。

壓迫癥狀

● 壓迫神經出現肢體感覺異常、放射痛和運動功能障礙。
● 壓迫靜脈和淋巴管引起遠端肢體腫脹。
● 頸動脈瘤壓迫鄰近組織,可出現聲音嘶啞、嗆咳、呼吸困難及霍納綜合征。
● 鎖骨下動脈瘤常可壓迫臂叢和頸交感神經引起肢體麻木、感覺異常、輕癱及Homer征。
● 胸主動脈瘤及頸總動脈瘤可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或者壓迫氣管產生呼吸困難;腹主動脈瘤有時可壓迫膽總管引起黃疸。

栓塞癥狀

● 腦部缺血可有暈厥、昏迷甚至癱瘓。
● 腹部內臟缺血可引起腹痛、腹瀉或便血。
● 下肢缺血可有麻木、發涼、靜息痛或間歇性跛行、藍指(趾)綜合征或壞死等。

瘤體破裂

● 腫物迅速擴大,導致致命性大出血;肢體急性腫脹及缺血的癥狀。

檢查


● X線檢查:某些動脈瘤可顯示瘤壁線狀鈣化陰影。
● 超聲檢查:可發現動脈瘤並測定其大小範圍。
● CT血管造影(CTA)檢查:能客觀反映動脈瘤的大小、位置以及與周圍臟器的毗鄰關係,對動脈瘤腔內修復術提供可靠依據。
● 數字減影造影(DSA)或動脈造影:可確定瘤體部位、大小、範圍及側支循環情況,有助於明確診斷及制定手術方案。
● MRA檢查:是一種無創性檢查手段,解析度高。可了解主動脈分支如頭臂干、左鎖骨下及左頸動脈以及內臟動脈受累情況,利於指導治療方案。

診斷


● 搏動性包塊,常於無意中或體檢時發現。
● 瘤體較大時,可出現周圍組織壓迫癥狀。
● 瘤腔內血栓或斑塊脫落可導致栓塞癥狀。
● 腫物迅速擴大,瘤體破裂,導致致命性大出血;肢體急性腫脹及缺血的癥狀。
● 查體:腫塊表面光滑,緊張而有彈性,搏動呈膨脹性,與患者的心率一致。壓痛一般不顯著。但當動脈瘤趨於破裂、瘤壁內夾層血腫形成或併發感染時,壓痛明顯。聽診可聞及收縮期雜音,壓迫動脈瘤近端搏動及震顫減弱或消失,腫塊縮小。
● 有動脈硬化、高血壓、創傷史。
● 超聲檢查、CT檢查、DSA、MRA等聯合檢查直觀地顯示瘤體形態及累及動脈情況和鄰近組織關係,有利於診斷及制定治療方案。

鑒別診斷


● 需要和假性動脈瘤、動脈表面的腫瘤、動脈硬化引起的動脈扭曲、血供豐富的惡性腫瘤等進行鑒別。

治療


● 真性動脈瘤一旦確診,原則上應儘早手術治療。
● 開放手術包括動脈瘤切除及血管重建,動脈瘤切除及遠、近端動脈結紮,動脈瘤礦置等。
● 腔內治療包括動脈瘤腔內修復,動脈瘤栓塞,動脈瘤遠、近端動脈栓塞等。
● 根據動脈瘤的部位、大小、範圍,有無併發症以及全身情況等具體條件,選擇手術方式。一般需醫患共同探討、比較手術與動脈瘤破裂的風險,最終決定手術方案。

危害


● 壓迫神經、靜脈和淋巴管及周圍組織,出現多種壓迫癥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 瘤腔內血栓或斑塊脫落可導致栓塞癥狀,引起腦、內臟、下肢缺血。
● 動脈瘤破裂,出血,出血量大時,出現休克甚至死亡。

預后


● 胸腹主動脈瘤、腎下腹主動脈瘤擇期性手術有一定死亡率。但破裂腹主動脈瘤的手術死亡率高達20%~45%。
● 周圍動脈瘤手術效果滿意,手術死亡率在1%以下。
● 內臟動脈瘤及頸動脈瘤手術效果也較為滿意。

預防


● 重視常規體檢,發現異常及早就診。
● 積極治療原發病、降低“三高”;改變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規律地鍛煉,戒煙、戒酒。
● 避免外傷。
● 要堅持複診,及時了解身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