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山城

運山城

運山城,即燕山寨。位於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境內,又名雲山、披衣山、天生城、運山城、隆城山、金粟山、崇城山、方城山等,海拔700-826餘米,是一座危崖聳立的桌狀孤山。

概況


運山城以其易守難攻而聞名於世,與金堂雲頂城、蒼溪大獲城、通江得漢城、奉節白帝城、合川釣魚城、南充青居城、劍閣苦竹城一起,齊稱為“四川抗蒙八柱”,是宋末嘉陵江沿線抗擊蒙軍入侵的重要堡壘之一。元代學者姚燧在《中書左丞李忠宣公行狀》記述:“宋臣余玠議棄平土,即雲頂、運山、大獲、得漢、白帝、釣魚、青居、苦竹築壘,移成都、蓬、閬、洋、夔、合、順慶、隆慶八府州治其上,號為八柱,不戰而自守矣。蹙蜀之本,實張於斯……”。

歷史


宋朝末年,蒙古鐵騎入侵四川,為救危卵於覆巢,公元1243年,湖北蘄州人、四川制置使余玠率軍抗擊蒙軍。運山城處於利州(廣元)、閬中巴州(巴中)南下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余玠將蓬州署以及蓬池縣、朗池縣、相如縣署全部遷往運山城,並親臨城寨指揮修築防禦工事。1250年蒙古大軍由漢中出發,先後攻克閬中、銅鼓寨,進逼運山城。運山城危崖陡絕,山頂平闊,軍民依託險峻山勢固守,蒙軍無法施展騎兵優勢,屢攻屢敗,運山城軍民同仇敵愾,擊斃蒙軍主帥汪德臣坐騎及其兄弟汪直臣,迫使蒙軍潰退。
1253年利州(廣元)失守,川北各州宋軍退守運山城。1258年蒙哥親征四川,對宋王朝採取三面合圍,由甘肅六盤山出發,順嘉陵江而下,蒙軍主力屯兵運山城下,蒙哥親自指揮作戰,運山軍民在利州轉運使施擇善帶領下英勇抵抗,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據史記,蒙軍圍困運山城長達十五年。余玠死後,他的繼任者又增修了一大批山城。這些山城遙相呼應,構成了阻遏蒙古騎兵的有效防線。
1259年,蒙哥大軍攻陷運山城和青居城之後,進逼合州,在釣魚城遭到合州知州王堅的堅決抵抗。王堅利用釣魚城堅固的城防,與蒙軍激戰數月,擊斃蒙軍前鋒主帥汪德臣和蒙古大汗蒙哥,蒙軍被迫撤退。1260年忽必烈繼承蒙古汗位,繼續進攻四川,1276年宋都失陷,王堅部將張珏仍堅守合州。1278年,蒙古不花軍從成都南下攻佔合州,因寡不敵眾,宋軍全部戰死,1279年宋亡。
運山城曾建有十門,燕山寨、龍門寨、打鼓寨、雲盤寨、順天寨、石馬寨、三角寨、半邊寨、白雲寨、羅家寨等(亦說十二門),每個寨都有天生池,方便屯兵用水,現部分寨門保存尚好,燕山寨門石崖有菩薩三尊,龍門寨有迷宮一樣的皇城遺跡,破城偷襲打的穿山洞還至今猶存,部分城牆保存完好。額有“天外一峰”石刻,為清嘉慶年間所刻。旁邊的“移治碑”已毀,現只存碑腳石跡。東門的“寶祐記功碑”,是余玠為表彰運山城抗蒙官兵所刻。山頂地勢平坦開闊,壩中有水塘,叫天生池,每遇旱災,即使山下農田開裂,山上塘水仍長年不枯。山上曾建有長街、孔廟、武廟、清平廟等,歷經戰亂,現已茫然無存,只剩下故城的殘垣斷壁。
運山城還是明末張獻忠軍隊抵抗清軍的城堡之一,清軍曾對運山城圍攻三年。在西門進山處半山腰峭壁上,有古石洞,鑿痕清晰可見。石洞大約10米深,靠懸崖處的牆壁以大岩石壘就,有6個方正的洞眼,據傳是張獻忠軍架設“牛耳朵”炮打擊敵人的射擊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