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類鈔

關於清代掌故遺聞的彙編

《清稗類鈔》是關於清代掌故遺聞的彙編。從清人、近人的文集、筆記、札記、報章、說部中,廣搜博採,仿清人潘永因《宋稗類鈔》體例,編輯而成。記載之事,上起順治、康熙,下迄光緒、宣統。全書分九十二類,一萬三千五百餘條。書中涉及內容極其廣泛,舉凡軍國大事、典章制度、社會經濟、學術文化、名臣碩儒、疾病災害、盜賊流氓、民情風俗、古迹名勝,幾乎無所不有。編者態度比較嚴肅,許多資料可補正史之不足,特別是關於社會經濟、下層社會、民情風俗的資料,對於研究清代社會歷史,很有參考價值。全書事以類分,類以年次,分類詳細,綱目明晰,頗便查閱。文字簡約,清暢可讀。

內容簡介


《清稗類鈔》
《清稗類鈔》
《清稗類鈔》是清末民初徐珂編撰。彙輯野史和當時新聞報刊中關於有清一代的朝野遺聞、以及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的事迹,時間上至順治下至宣統,間有上溯天命、天聰、崇德者。本書分門別類,按事情的性質、年代先後,以事類從,共有九十二類一萬三千餘條,記載較為完備。既有稗於遺聞,也可以資為談助,對研究清代歷史的學者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普通讀者而言亦具備相當的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徐昌,字仲可,別署中可、仲玉。浙江杭縣(今杭州)人。光緒舉人,為《辭源》編輯之一。著述甚多,除《清稗類鈔》外,還有《國難稗鈔》《晚清禍亂稗史》《小自立齋文》《康居筆記》《可言》《歲時景物日詠大全》《佛說阿彌陀經會要》《歷代白話詩選》《古今詞選集評》《清詞選集評》《天蘇閣叢刊》(初集、二集)等十餘種。

作品目錄


有清紀元,逮於遜政,順、康、光、宣,歷垂三百。其政俗之嬗變,朝野之得失,雖鍾※虛既移,簡冊猶秘,今已無諱,可得言焉。夫有清之崛起於遼左也,值明之衰,既入中原,初政頗修,惟以部落之民,肆為雄猜,外侈中怯,故用兵無已時,海內無寧宇。雍、乾時號稱極盛,而衰弱之機實基於此。蓋文字之獄,有以摧抑材智之士;川楚之亂,有以耗竭府庫之藏。咸、同構兵,不絕如縷,外禍乘之,根本遂撥。此其興亡之大略也。殷鑒不遠,豈可忽哉!然其典章制度,始能知明之所以亡而祛其弊,提倡學術,禮用儒賢,故玫雖專制,而宦寺女謁之禍,中葉以前未有之聞。於是一國之風尚,習為儒緩,士夫之尊慕名義,代不乏人。
馴至今日,雖有以術柔民之感痛,而吾人此二百八十餘年之遭際,系諸歷史,不可忘也。則今日舉其往聞,窮嬗變之由,析得失之故,置鑒樹表,未可后時。然官書不足徵信,私書或誤傳聞,即如錢衎石氏之《碑傳集》,李次青氏之《先正事略》、李黼堂氏之《耆獻類征》,其所甄錄,大都傅志之文,塗飾贊諛,孰為糾正。是以近人論建州沿革,不能求諸國中,而輒有資於域外之書也。徐君仲可明習國聞,乃發故書短記,理而董之,輯為《清稗類鈔》,凡三百萬餘言,分別部居,為類九十有二,事以類分,類以年次,為力勤矣。夫春秋張三世之義,曰所見,曰所聞,曰所傳聞。君為此書,無愧斯指。吾知欲周知有清一代之掌故者,當必加以諷籀,目為鴻寶。昔朱竹垞氏亟稱沈景倩《野獲編》,謂其事有左證,論無偏黨,明代野史蔑有過之。此則君輯著之本懷,吾敢揭櫫以為告於當世者也。
中華民國六年六月紹興諸宗元貞壯撰
稗史,紀錄瑣細之事者也。《漢書》注如淳曰:“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因謂其所記載者曰稗史。清順、康間,金沙潘長吉有《宋稗類鈔》之輯,蓋參仿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明何良俊《語林》而作,足以補正史,資談助,不佞讀而善之。因思有清入主中原,亦越二百六十有八載矣,朝野佚聞,更僕難數,嘗於披閱書報之暇,從賢豪長者游,習聞掌故,益以友好錄視之稿,偶一瀏覽,時或與書報相合,過而存之,亦衛正叔之遺意也。正叔名湜,宋人,嘗集《禮記》諸家傳注為書,曰《集說》。其言有曰:“他人作書,惟恐不出諸己;某作書,惟恐不出諸人。”且以當世名碩之好稗官家言也,欲就而與之商搉,輒筆之於冊,以備遺忘,積久盈篋,乃參仿《宋稗類鈔》之例,輯為是編,而名之曰《清稗類鈔》。雖皆掇拾以成,而翦裁鎔鑄,要亦具有微恉,典制名物,亦略有考證。其中事以類分,類以年次,則以便臨文參考捃摭徵引之用也。惟載筆之難,學者所嘆。
明胡應麟記誦淹博,所著《少室山房筆叢》尚不免時有抵牾;陳階著《日涉編》,按日紀故事,間以古詩繫於下,六月二十三日下有宋張耒《夜泊林里港》詩云:“浙浙曉風起,孤舟愁思生。蓬窗一螢過,葦岸數蛩鳴。老大畏為客,風波難計程。家人夜深語,應念客猶征。”而七月二十三日下亦載之;清紀文達之博洽並世無兩,而《灤陽續錄》所載介野園宗伯之詩為“鸚鵡新班宴仰園,摧頹老鶴也乘軒。龍津橋上黃金榜,四見門生作狀元”四句,實為金吏部尚書張大節作,第有五字不同,殆誤收金人詩為近人耳;孫星衍考訂金石之詳贍為世所稱,而《寰宇訪碑錄》校釋碑文,重至一再,既列之於唐,又列之於宋,甚或新拓本年月既泐而舊拓本尚存,既據舊拓本按年月以編入,又據新拓本以附之於無年月類。凡若此者,賢哲不免,每一念及,滋益兢兢。雖嘗就正於當世名碩,且有勤敏好學之吳天縣湯頤瑣寶榮、丹徒懷獻侯桂琛、龍南徐伯英時、閩侯林滬生震、嘉興高晴川紫霞、蕭山姚赭生宗舜諸君子匡我不逮,為之檢校數過,然猶未敢自信也。博雅君子,其亦有以教之乎。
中華民國五年十二月杭縣徐珂仲可述於上海寓廬之天蘇閣
凡例
一、紀載之事,以有清一代順治至宣統為斷,間有上溯天命、天聰、崇德者,而又述及隆裕后之崩,則以其有率宣統帝遜位之讓德也。二、本書九十二類,凡一萬三千餘條,綜計之約三百萬餘言。
三、本書標舉二字為類:曰時令,曰氣候,曰地理, 【 城寨道路橋樑皆附焉。】 曰名勝,曰宮苑,曰第宅,曰園林,曰祠廟,【 陵墓附。】 曰帝德,曰恩遇,曰巡幸,曰宮闈,曰朝貢,曰外藩,曰閹寺,曰外交,曰禮制,曰度支,曰屯漕,曰教育,曰考試,曰兵刑,曰戰事,曰武略,曰獄訟,曰吏治,曰爵秩,曰幕僚,曰薦舉,曰知遇,曰隱逸,曰諫諍,曰箴規,曰譏諷,曰詼諧,曰種族,曰宗教,曰婚姻,曰門閥,曰姓名,【字型大小附。】
曰稱謂,曰風俗,曰方言,曰農商,曰工藝,曰孝友,曰忠蓋,曰敬信,曰義俠,曰技勇,曰正直,曰貞烈,曰謙謹,曰廉儉,曰狷介,曰豪侈,曰才辯,曰明智,曰雅量,曰異稟,曰容止,曰情感,曰疾病,曰喪祭,曰師友,曰會黨,曰著述,曰性理,曰經術,曰文學,曰藝術,曰鑒賞,曰方伎,曰迷信,曰方外,曰賭博,曰音樂,曰戲劇,曰優伶,曰娼妓,曰胥役,曰奴婢,曰盜賊,曰棍騙,曰乞丐,曰動物,曰植物,曰礦物,曰物品,曰舟車,曰服飾,曰飲食。
四、本書事以類分,類以年次。 【 一人身曆數朝而其事有散見各類者,如生於康熙卒於乾隆是也,余可類推。】
然總類之中又有可分數類者,例如謙謹一類,析而為二,則先謙后謹,而以謙謹皆備者列于謙之前。藝術一類,析而為四,則一書、二畫、三醫、四弈,而以書畫皆備者列於書之前,且各以年代次之。他類有相同者悉視此。若性質相近之各條,或亦有時連類而及,以博其趣。
五、本書數據,以平時隨筆自行札記之事,分隸各類,或從家藏秘籍搜采而得,故與近今流傳之本微有不同。而說部報章,亦在參考之列。惟以凡所援引,泰半貫串而成,未能悉記來歷,故間有仍其口脗者,如“本朝”、“國朝”、“國初”、“王師”、“大兵”等字是也。六、說部報章之所載,亦有輾轉稗販而得者,其中事實,或且傳聞異辭,如於朝野見重之人而述其一二遺行,社會不齒之人而紀其一二嘉言。今所以兼搜並采者,實有春秋責備賢者及勸善懲惡之意寓於其中,非僅以廣異聞已也。
七、本書之分類,雖亦力求精確,然頗有一條兼涉數事,一事可隸數類者,亦惟從其較重者入之,而亦或彼此互見,於篇幅較長之條,牽連及之。八、凡所紀載,固不敢以考證精詳自詡,要以具有本末者為多。
九、姓名字型大小,固亦務求畫一,而以其為世所習知,因而錯綜互見者亦有之。十、我國歷代紀年皆用干支,因附清代歷朝干支年號表以便檢查,若於徵引之原文,則仍其舊。
分類
《清稗類鈔》補遺《清稗類鈔》附錄《清稗類鈔》飲食類
《清稗類鈔》服飾類《清稗類鈔》鑛物類 物品類 舟車類
《清稗類鈔》植物類《清稗類鈔》乞丐類 動物類
《清稗類鈔》棍騙類《清稗類鈔》盜賊類
《清稗類鈔》胥役類 奴婢類《清稗類鈔》娼妓類
《清稗類鈔》音樂類 戲劇類《清稗類鈔》方外類 賭博類
《清稗類鈔》迷信類《清稗類鈔》方伎類
《清稗類鈔》鑒賞類下《清稗類鈔》鑒賞類上
《清稗類鈔》藝術類《清稗類鈔》文學類
《清稗類鈔》著述類性理類經術類《清稗類鈔》會黨類
《清稗類鈔》喪祭類師友類《清稗類鈔》情感類疾病類
《清稗類鈔》異稟類容止類《清稗類鈔》明智類雅量類
《清稗類鈔》豪侈類才辯類《清稗類鈔》狷介類
《清稗類鈔》廉儉類《清稗類鈔》正直類貞烈類謙謹類
《清稗類鈔》技勇類《清稗類鈔》義俠類
《清稗類鈔》忠藎類敬信類《清稗類鈔》工藝類孝友類
《清稗類鈔》農商類《清稗類鈔》稱謂類風俗類方言類
《清稗類鈔》門閥類姓名類【字型大小附】《清稗類鈔》婚姻類
《清稗類鈔》宗教類《清稗類鈔》種族類
《清稗類鈔》詼諧類《清稗類鈔》譏諷類
《清稗類鈔》隱逸類諫諍類箴規類
目錄
01時令類
太宗用大統法以推時憲世祖頒新法時憲書
世祖聖祖命以西法推時憲聖祖授時廢西洋新法
聖祖授時改回回法聖祖仍用西法以推時
聖祖以康熙永年表授時聖祖御定七政四餘萬年書以授時
高宗御定萬年書以授時進歷頒歷
御用時憲書卑州不奉正朔
春分秋分之祭宮中五祀
每月薦新善月惡月
京師逛廟日期滿洲歲時紀略
西藏歲時紀略宮禁之歲暮新年
歲暮新春之打莽式孝欽後宮中之歲暮新年
除夕元旦之風景黃陂之歲暮新年
宮廷新年玩具立春日打春
立春日之春色庚子西安行宮之立春
元旦立春元旦上元曲宴宗室
祭堂子辛丑西安行宮之元旦
都人之元旦青海蒙番之元旦
正月初二祭財神正月初五為破五
正月之順星散燈花上元驚蟄
上元調將上元放和合
上元廷臣宴康熙兩上元盛典
孝欽後上元撒金屑辛丑西安行宮之上元
正月開印正月送子
二月朔之太陽糕二月二日龍抬頭
孝欽後宮中之花朝吳興尚黃明
禪房送春浴佛節之緣豆
端午龍舟孝欽後宮中之端午
京師端午五月二十三日分龍兵
展端陽七月喇嘛放頭會
七月初三日袚齋宮廷七夕
廣州七夕陳煒卿七夕詩
中秋泥塑兔神中秋後迷童子
八月二十六日為宮中節日京師九月九
展重陽十月朔
大內之十一月十二月年事十一月月當頭
冬至郊天冬至胙肉納於懷
冬至慶賀九九銷寒
十二月封印十二月打灶
祀灶唱訪賢曲庚子西安行宮之除夕
02氣候類
大沽口氣候宣化氣候之異
秦皇島氣候長春氣候
洮南氣候寧古塔氣候
黑龍江氣候上海大雪
甘肅氣候西寧一晝夜備四氣
伊犂炎熱雪嶺之寒
青海小島氣候永綏氣候
廣州氣候閩中冰雪
成都氣候川邊氣候
金川雪牆西藏氣候
雲貴天氣雲南之瘴
內蒙氣候
03地理類(城寨附 道路附 橋樑附)
全國環遊紀程南北之見
已墾之土地田畝種類
旗籍田產小江南
無定河木蘭
伊緜谷張家口
盛京洮南地勢
兀良哈三衞東道
發祥之地為建州女真吉林為船廠
聖水渠黑龍江
察哈延山寧古塔
哈湯揚子江
瓜洲故城溧陽改隸鎮江
丹徒沙田儀征改揚子
上海之昔日上海租界之解釋
上海租界之沿革濟南山水天下無
雞鳴島小邾子故城
開通太行北道望都縣
歸化城黃河水信
伊河洛河瀍河澗河鄭州
邠州天生墩
河套甘肅少水
金滿縣關西之行路難
迪化準噶爾山河
青海青海戈壁
青海漠市青海柴達木
青海巴顏喀喇山及諸山脈青海大雪山
青海雪嶺台灣渡海開禁
台灣置郡縣宋村
茅麓山長沙
入蜀之路入蜀有三谷四道
棺材峽溫泉
川邊番地寧遠倮夷之區域
康藏衞分三區西藏
三瞻察木多
西康西康之山
騰吉里湖嶺左地勢
榆林港粵西異境天開
廣西省城形勝雲貴山水
滇省水道壩子
大理下關雲南土司轄地
倮塞山臘耳山
月崖蒙古道路
多倫庫倫
庫倫佛山哈薩克
京師城門正陽門門禁
京師五鎮帶衞歸海
古長城萬里長城
蔡元請修築邊牆上海縣城沿革
廣州城台灣不建城
洛陽之寨湖南苗寨
達圍寨安娘壩番寨
京師道路衚衕本為火弄
京師八大胡同京師王廣福斜街
上海租界之路鐵路橋
蘆溝橋船橋
台灣藤橋成都長春橋
溜渡雲南鐵索橋
貴州盤江之橋
04名勝類
燕京八景京都諸勝
京西諸勝水局
十剎海后海
陶然亭金魚池
八里庄二牐
玉泉山諸勝西山諸勝
白河風景秦淮河
雨花台莫愁湖
京口三山第一泉
劍池蕪湖風景
汴中名勝三百三十有三亭
九峯山之勝琵琶亭
黃鶴樓奧略樓
巴塘八景三十六江樓
榕巢粵西奇山
雲南響水塘瀑布名勝聯句
05宮苑類(公共處所附)
禁城各門禁城無路燈
大清門東華門向明而啟
午門禁中宮殿
寧壽宮咸安宮
安佑宮樂壽宮
水晶宮北郊齋宮
熱河行宮奉天行宮
西安行宮五華故宮
大殿之建築三殿
英華殿傳心殿
壽皇殿承光殿
光緒己丑八月祈年殿災孝欽后訓政時之殿
崇政殿體仁閣弘義閣
文淵閣清福閣
翔鳳閣樂善堂
倚虹堂浴德堂
十王亭大內應候室
大內密室如意館
綺花館獅子園
暢春園圓明園
圓明園被災安樂渡
綺春園頤和園
頤和園戲台寶蓮航
頤和園窗絹之字畫智慧海
孝欽后大興土木南苑
南北海小修工程南海
佛照樓團城內之宮殿碑碣
雪池冰窖太液池
瓊島暢觀樓
皇史宬大學士直廬
侍衞直宿處槐樹院子
上書房直廬雍正初南書房遺跡
南書房舊直廬午門公署
廣州某巡檢署葉爾羌辦事大臣署
粵西貢院表門
會館公所
06第宅類
京都內城屋宇京師正子午線
古藤書屋劉文清故第
三王府四王府慶僖親王得和珅故宅
恭王邸兩公主第
舊居接葉亭
千年鐵門限寧古塔家屋
留琴堂穴居
洛陽家屋閩屋之特式
黃莘田十硯齋阮文達重建曝書亭
退省庵辰州苗屋
蠻房廣州瓦面有曬台
龍土司第回人屋宇
纏回屋宇狜猔屋宇
台灣番民屋宇
07園林類
京師園亭怡園
德濟齋建園亭於京師京都兩萬柳堂
萬生園隨園
薛廬胡園
又來園韜園
公園拙政園
綉谷園昧蒓園
愚園西園
徐園扆虹園
東園西園大虹園之塔
絜園平地起樓台
李園海山仙館
避暑山莊之真假山張漣工壘石
08祠廟類(陵墓附)
天壇風雲雷雨四祠
京都東嶽廟京都宗人府土地祠
太廟京師孔廟
曲阜聖廟糊塗廟
趙雲廟焦山海西庵
四賢祠完顏公廟
丹達神廟松鶴庵
顯忠祠烈皇廟
鄭成功祠王義娘廟
賢良祠四神祠
定南武壯王祠雍和宮
棗花寺花之寺
護國寺天寧寺
方冉檀寺大佛寺
札什倫布延壽寺
靈谷寺妙相庵
寒山寺龍華寺塔
岱廟大石佛寺
相國寺塔爾寺
東科寺拉布郎寺
拉布寺
內宗寺外宗寺布達拉大昭
小昭寺拉木喇嘛廟
光孝寺海幢寺
湧泉寺清真寺
祠廟聯語昭陵
慕陵醇賢親王園寢
八枝箭蒙人保守成吉思汗陵
頑兒冢香冢
閩中墳墓外蒙古人不知墓
09帝德類
皇上日閱實錄開國方略
太祖敷教明刑太宗用洪文襄
世祖韜晦世祖優待前明
世祖下剃髮令世祖勤政
世祖閱明孝宗實錄聖祖願天下治安
聖祖憫三等人聖祖書三藩河務漕運三大事於宮柱
聖祖勉諭臣僚聖祖愛惜士卒
聖祖知崇正學聖祖留心書本之諭
聖祖論居官不善之報曾國藩之論聖祖
世宗資助書生世宗不喜諂諛
世宗慎於建儲世宗密訓李衞
世宗知崇正學世宗硃批諭旨
世宗追斥揆敘高宗初政
高宗不忘本高宗嚴辦偽稿案
高宗雪睿親王冤高宗書無逸以自警
高宗崇獎風雅高宗邃於音律
高宗斥世臣詩稿高宗愛民
高宗臨政之年高宗內禪
仁宗信任李忠毅仙鶴齡因賀表獲咎於仁宗
仁宗斥姚祖同刻薄仁宗以莊敬日彊健行不息二語分鐫寶璽
仁宗敬禮楊懌曾仁宗留意微員
仁宗責臣工詩仁宗命移鷹狗處
宣宗遣妃文宗雪林則徐冤
咸豐季年三奸伏誅文宗容納陸御史之直諫
德宗自述德宗思得氣節之士
德宗保全言官德宗戊戌新政
德宗戊戌密諭德宗欲開懋勤殿
德宗諭黃紹箕掄才德宗聽講下淚
德宗注論語德宗之記憶力
德宗親翁同龢德宗自奉儉約
德宗羈縻董福祥之手詔德宗西狩瑣聞
德宗抑鬱德宗自晦
10恩遇類
親郡王配享太廟滿漢文武大臣配享太廟
瀛台賜宴派吃祭肉及聽戲王大臣
宴外藩冬至賜貂
賜荷包鐙盞諸物會親
克勤郡王墓開隧道范文程以生員受知太祖
范文程脫包衣籍列聖呼范文程官而不名
世祖賜宋犖食於中和殿吳綺以傳奇受知世祖
世祖擢胡學士世祖讚譽慎交社
張宸以祭文受知世祖世職知縣加東昌府通判銜
世祖贊王熙為公輔器聖祖詔繪覺羅武默訥像
韓文懿以時文受知聖祖聖祖呼尤侗為老名士
杜立德入殿賜宴杜立德乞歸賜詩
聖祖加恩范承勛聖祖寵任張文貞
聖祖優禮陳廷敬聖祖賜宋犖豆腐法
聖祖推恩於襄勤父聖祖賜曹寅母御書匾額
聖祖矜恤翰林官屬皇子臨喪行拜奠禮
聖祖賜蔡升元葬親銀聖祖御書文恪二字賜勵杜訥家
聖祖賜胡胐明御書聖祖為張文端奏請多留江寧一日
聖祖追念李霨勛勞聖祖稱湯西厓為詩公
聖祖褒於清端聖祖題徐湘蘋畫大士像
傅臘塔受知聖祖編檢得賜禁城騎馬
聖祖加惠二程後嗣聖祖加恩傅忠毅生母
世宗寵待大臣世宗加恩陳時夏生母
世宗召高宗入養心殿賜食賞花釣魚
世宗優禮蔣文肅知州蒙世宗特賜
世宗慰留朱文端蔣文肅屢受世宗賞賜
世宗召見布衣方觀承張廷玉鄂爾泰受知世宗
世宗賜張廷玉聯高宗賜張廷玉詩
世宗屢賜張廷玉金給還張廷玉家資
世宗呼閻百詩為先生歡喜老人
奉旨觀劇世宗信任李衞
漢員賜宅梁文庄墨漬袍袖
梁文庄素衣入直王蘭生稽古之榮
山高水長樓看煙火賜田文鏡入祀賢良祠
沈德潛校御制詩高宗賜沈德潛詩
高宗賜徐文穆詩元旦恩錫筵宴
高宗以御題墨刻賜督撫方勤襄三大榮遇
高宗釋董文恭婦翁陳傑以勤樸受知高宗
任啟運受研窮經學之褒裘文達賜御衣冠
高宗賜裘文達繼母生母匾額賜錦堂
五征君高宗獎江右兩名士
高宗嘉惠梁詩正父高宗賜陳文勤予告詩
高宗褒賞劉文正送行詩阮文達以眼鏡詩受知高宗
畢秋帆以廷對屯田事拔第一楊瑞蓮以誠實受知高宗
漢命婦榮遇香山九老
高宗目錢文端為江浙大老高宗賜王大臣曲宴
賜外官花翎盧明楷以精樂律受知
高宗御題南樓老人畫冊陳文肅一日數召見
巴延三以直宿受知高宗寧壽宮賜宴功臣
福文襄異數十三尹均與千叟宴
宗室公賜紫繪功臣像三次
高宗加恩百歲翁王文庄受二十四福之賜
鄒小山以崑曲受知高宗錢維城以繪事受知高宗
趙秉沖以諸生入直高宗賜曹文埴父母壽
高宗賜段秀林黃馬褂翁方綱清書牙拉賽音
福字備賞仁宗存問謝墉疾
朱文正奉命侍仁宗讀書五千餘人與千叟宴
刺史與千叟宴仁宗親視朱文端疾
仁宗作詩賀董誥李松雲以麥浪詩受知仁宗
曹錫寶以劾和珅家人得追贈雒昂乘傳從軍
仁宗賜大挑舉人葛紗宗室宴
朝馬肩輿之賜大庾戴氏叔侄之恩眷
仁宗識拔戴文端仁宗親臨戴文端喪次舉哀
仁宗因得雪加恩朝臣仁宗眷念吳堦
康紹鏞受知仁宗明文襄養疾受全俸
在旗大臣賜紫賜奠
湯文端受知三朝松文清受知宣宗
宣宗宣慰黃勤敏之悼亡宣宗賜黃勤敏人蔘
李文恭受知宣宗鮑桂星閉門思過
宣宗宴十五老臣宣宗特賜英和福字
英和比翼朝天特詔圖像紫光閣
老司員以報捷賞花翎澄懷園賦詩書扇
戴文節以書畫受知宣宗宣宗念師傅吳穀人之子
宣宗賜耆臣紫繮宣宗推恩廉吏後裔
楊忠武歿后恩諭黔中三奇男蒙特恩
文宗親賜杜文正奠醊吳存義受黑貂之賜
文宗挽林文忠聯沈文肅超擢巡撫
駱文忠侄孫蒙蔭廝養遇穆宗而至粵海關
王景琦以二簧晉秩寶文靖諡合素志
潘霨以醫擢官沈源深受知德宗
孝欽后以陸元鼎辦事為可放心慶寬以畫得二品頂戴
管劬安以畫得寵於孝欽后孝欽后賞福壽字
知府得賜福字袁樹勛以一哭受知孝欽后
孫家鼐受賜茶饍孝欽后賜醇王福晉杏黃轎
孝欽后賜榮祿夫人福壽字榮祿妾得寵於孝欽后
三星照孫多祺母以進素餚而得賞
織婦恃寵辱官婦孺獻果賜銀牌
11巡幸類
聖祖六巡江浙聖祖南巡賦詩
聖祖賜青浦孔宅匾聯高宗六巡江浙
高宗南巡供應之盛高宗南巡禁衞之嚴
高宗命對燒酒高宗南巡賦詩
高宗止幸浙東顧棟高不以高宗南巡為然
程文恭奏止高宗巡幸湖州高宗幸安瀾園
高宗閱冰嬉水圍嚮導處勘程途
奏飛燕捉天鵝曲御槍處導引
詠文宗秋駕詩德宗西狩手攜小匣
庚子西巡瑣記
12宮闈類
大內聯色尚白皇子皇女之起居
妃嬪位次先朝嬪御
宮女宮女日課
太後下嫁攝政王不準纏足女入宮
世祖自撰董妃行狀世祖乳母封奉聖夫人
世祖有廢后聖祖停止漢官命婦入宮之例
聖祖廢理密親王高宗有廢后
高宗納銀妃高宗斥秀女
宣宗立文宗為太子宣宗殺宮眷
文宗傳位之異聞文宗保全奕欣
琳皇貴太妃留居禁中文宗有五春之寵
文宗忌辰穆宗憎洋貨
穆宗微行穆宗賓天之異聞
德宗自述德宗繼統
德宗習英文及與德菱女士之談話德宗在瀛台之起居
兩宮先後升遐宣統帝入嗣
美人述宮事孝貞后嫻禮法
孝哲後為穆宗所敬禮孝欽后自述
孝欽後起家貴人孝欽后省親
孝欽后誅肅順之異聞孝欽后輕騎入圓明園
孝欽后戒煙孝欽后之門禁
孝欽後起居孝欽后牀榻之陳設
孝欽后出行之鹵簿及后妃之轎色孝欽后閒遊
孝欽后閱封奏孝欽后選處女為宮眷
孝欽后戲繆素筠孝欽后寵李蓮英妹
孝欽后逐金華櫃夥孝欽後有遺帑
孝欽后待滿族孝欽后怒責德宗
孝欽后欲使德宗割股孝欽后謀廢德宗
孝欽后立溥儁為大阿哥孝欽后率德宗西狩
孝欽后逼死珍妃孝欽后受主位所制棉衣
孝欽后愚德宗孝欽後行慈善事業
孝欽后嗜小說瑾妃游蘇州
孝欽后痛惜名人書畫孝欽后以村市景自娛
孝欽后受生母拜跪禮孝欽后崩后情狀
隆裕后與德宗不睦隆裕后奉孝欽后命為太后
瑜貴妃不願稱奴才隆裕后臨終語
御門視朝升殿
朝賀大會站山子
大朝筵宴之陳設常朝
御便殿坐班
年班朝覲年班進京所帶行李人役
慶祝萬壽早朝時刻及升御之殿
紅綠頭牌碰頭殿磚
奏對以三語為率吏部引見
兵部引見世祖登極
世祖逢五視朝高宗卯刻視朝
劉於義朝拜暴薨乾隆朝之正殿朝會
宣宗復召對賜坐之制勞文毅朝畢忘戴冠
韓文鈞朝見遽起去孝欽后視朝時之儀從
召見膝裹厚棉孝欽后六旬萬壽
德宗萬壽奏對行一跪禮
三樞臣朝拜傾跌貢物之弊
年例進呈貢物冬季進呈冬筍冰鮮
吉林歲貢六安州貢茶
黑龍江貢貂黑龍江貢鷹
黑龍江貢柳葉魚布魯特貢馬
藏回例貢東北邊部落入貢
進呈先時后時花果錢謙益貢物
暹羅進白鼠西人貢火雞
西洋貢獅杜紫綸獨進一詞
聖祖卻喇里達貢貢瓜
高宗卻粵貢廣東貢米
廈門貢燕特旨免貢長江鰣魚
吳中巨室進雞肝粵鄂浙三疆臣貢物
吳氏獻砂仁肉圓西藏貢金鐘
西洋貢銅人錢陳羣獻竹根如意
虯髯客書萬壽無疆四字廓爾喀十年一貢
張照獻制松苓酒方王大臣進如意
檄諭緬甸國王外藩進白鷹海東青
金甡貢萊石菊花廓爾喀賀教匪蕩平
仁宗令棄葉爾羌貢玉宣宗御用筆硯
顏檢奏罷福建貢荔緬甸進平定回疆賀表
琉球四年入貢廣東貢化州橘紅
廣橘貢費十數萬曾文正貢石盂
琉球貢使丰台花匠貢盆菊
張樵野進人蔘酒志家進籠餅
緬甸貢象廓爾喀貢使
孝欽后好貢獻某大臣貢傻白金魚
藩王入貢外臣進日本開國五十年史
14外藩類
蒙古十六國部落烏蘭察布盟旗之編製
外蒙服叛本末青海蒙古
世宗駕馭蒙古高宗善待蒙古
三音諾顏部哈薩克人借地
土爾扈特來降都爾伯特投誠之待遇
哲孟雄
15閹割類
受宮太監例選無家室者
私宅太監有定額太監品級
太監之稱謂服飾世祖禁內監入班行禮
世祖高宗定太監職制高宗令內監改姓
高宗選秦趙高三姓為太監高宗約束閹寺
高宗不許內官干預政事高宗令太廟用王府中太監
仁宗令廷杖曹進喜唐憲臣自宮
高宗改內監讀書之制李金鳳與聞林清事
戴文節不善事內監宣宗為內監創白玉頂戴
安得海伴太子讀安得海伏法
孝欽后待內侍三監綽號
李蓮英以梳頭得寵李蓮英深銜德宗
李蓮英調停修園事李蓮英隨醇王校閱海軍
李蓮英侮李鴻章李蓮英侮福錕
李蓮英有四子李蓮英有精舍
李蓮英用紅緞鋪墊李蓮英未獲譴之故
香王為孝欽后之探孝欽后樂與硬劉談
西巡時太監之多高四歷事三朝
張某以墨污試卷自宮太監奉旨申飭張唐
小德張暴富小德張驕倨
王子元中飽
16外交類
外人譏吾外交各國與上海之關係
誤以賠款為撫恤張文襄與各國領事立約
王某某畏葸誤國賽金花保全都人
庚子和議展拓使館界址
京師使館界內之防疫文祥與外使議覲見禮節
海宴堂宴外賓宮廷燕享外賓
重陽宴各國公使夫人各使恭送孝欽德宗梓宮
陳其元折服英美商人高宗敕英王諭
鮑鵬與英領事義律議款琦善受欺於英
唐景星折英使威妥馬英使翻辰州教案
與英重訂藏約雲南勘界
天津焚法國教堂案李文忠語法使
德拒我使萊陽中德之交涉
日本利用毛昶熙之讆言日人誘降丁汝昌
總署論中日和約李文忠主與日和
日本少佐干預詞訟李文忠不慊於日
德宗聯日太宗自稱金國汗
洪秀全亦知外交
17禮制類
皇帝典學皇子典學
上書房課程講官設坐
聖祖舉行經筵大典高宗御經筵
曾文正請復日講舊典高宗擬舉行三老五更禮
高宗臨雍講學文宗臨雍講學
儒臣進講於兩后秘閣暴書
大婚禮節大婚時之門禁
德宗大婚奩單選后
選妃選宮女
諭旨誥命諭旨所用之字
制誥限句撰擬文字
票擬封贈
德宗咨本生父賜御書
郊勞大臣見諸王不得長跪
抱見請安
端茶送客內臣召對
奏事拜摺
令藩臬面陳章奏遵例自呈
呈繳硃筆奏摺預用空白
供奉各事伊里
孝欽后變更妃嬪扈從之制塞宴蒙古
大蒙古包宴青海蒙古會盟之禮
俸薪養廉
奏定州縣陋規准帶護衞僕從
外官准帶家人官吏儀衞
傘蓋武職上司不得笞辱屬弁
標題太平無事牌子檔子
圖片冊檔禁婦女裹足
喪儀滿洲喪禮
旗員丁憂旗奴為旗主喪事司鼓
武職無三年終喪之制馮柯亭以禮事親
李鴻藻兩請終喪供忌辰牌
帝后忌辰禁嫁娶孝全后諡號
給諡鄭重擬諡
特諡諡重文字
諡重正字諡重襄字
諡文正者八人小臣得諡
婦人得諡諡上冠八字
壇班坤寧宮祀神
射牲遣官祭告岳瀆
救護日月禱雨
國初祭儀尚右袷祭捧帛爵用近支王公
皇后入廟祧廟
致祭賜奠之儀
18度支類
足國帑同光度支瑣聞
光緒辛丑迴鑾之直隸用款範文肅定賦稅
減賦朱文端請永杜加賦
免租稅漕糧范承勛奏除蒙番賦籍
耗羨歸公沈端恪力爭耗羨歸公之議
西康糧稅田法
關稅海關常關
梧州關花子關
重征洋米稅活稅死稅
粵東稅契揚州鹽課
王文恪整理鹽綱李仲昭劾辦舞弊鹺賈
陶文毅整頓兩淮鹽法厘金
金安清辦厘捐法越戰前之粵西厘稅
洮南貨幣甘肅貨幣
新疆貨幣西藏貨幣
錢法源流當十大錢
咸同光宣四朝錢法之變更諸寇錢文
鈔票吉林官帖
洋錢名稱不一禁用日本寬永錢
令民稱貸公家左文襄倡借洋債
捐輸始於開國王文簡處置貲郎之意見
阿五捐米助餉開捐免保舉例
餉生衡州九厘餉
張澄齋發藏粟索還捐銀
空白部照咸豐朝諸臣奏請開捐
馬草生員捐納流品之雜
永遠停止捐納畢秋帆發庫銀賑濟
19屯漕類
營田事例陝省屯田之利
伊犂屯田哈密屯田
富俊開墾雙城堡青海墾務
漕弊蔡襄敏除漕弊
蘇漕折漕
汰除蘇屬漕規楊勤愨理漕
縣官不願收漕胡文忠怯百年漕弊
漕變海運
海運道里海運視河運為省
倉米
20教育類
列聖重學世宗設宗學
世宗設八旗官學國子監立經義治事齋
琉球遣子弟來學汪文端訓士
山西大學堂水師學堂
蒙古教育纏生以入學堂為當差
川邊關外學務雲南土司轄境之教育
瑜妃論女學堂台灣社師
南洋公學葉成忠興學
楊斯盛興學武訓興學
李鳳林興學女尼誠修興學
順天書院金台書院正音書院
雷翠庭創鰲峯書院葉南雪主講越華書院
唐確慎主講金陵書院黃彭年主講蓮池書院
萬劉主講龍門書院李胡曾建書院之用意
廣雅書院于蔭霖演講於敬敷書院
欽派孝廉書院山長蔣果敏設義塾
王子江設義塾我鄧先生
北學南學關學學約戒約
施愚山講學彭勤止講學
孫詒經授德宗讀賈楨課恭王
道人教年羹堯凌曉樓為塾師
秋水園改家塾太祖教訓諸公主
高宗訓十一阿哥高宗教孫
宮訓圖孝欽后講詩書
八旗家庭教育之禮法張楊園家教之嚴
朱竹垞析產時之家教王匡廬教子
韓旭亭教子鄭板橋教子
阮文達教子炳半聾教子
萬承蒼受胎教崑山三徐受母教
汪文端受母教尹元孚母作女訓
錢文端母夜紡授經畢秋帆母訓子詩
洪稚存母機聲燈影圖張姜氏教子
鄂文端誡弟
21考試類
以科名奔走天下士萬壽開科原始
考試用五言八韻詩科場加恩大員子弟
考試功令之嚴搜檢
考試送關節考試送詩片
考官惡觸家諱文武互試
老年科目宗室科舉始於康熙
八旗科舉始於天聰旗漢考試同場
土司子弟得與考試苗人得與考試
畲客得與考試麽些得與考試
隨場去取聖祖諭出各種題目
張文和阻廢制義舒赫德請廢制義
考試改策論考試復用四書文
考試用策論廢科舉
和尚之孫應舉潘襄易名應試
謝金圃各項考試之得士楊沂秀考試必第五
穆彰阿之對於薦卷童試
童試有一條蔥道考院考
廩生保童生童翰林
老童入場賣警句宗室小考試滿語弓馬
鄧廷楨屢躓童試縣府考有覆試
縣試文破題潘文恭應縣試
李申耆應縣試譚玉生應縣試
縣試題為莫春在王述庵重遊泮水
縣試題指焉為馬孔憲教為縣試老童
易三短子不得應縣試胥吏子應縣試
縣試題解姚石甫府試第一
彭剛直應府試府試趣題
府試文限三百六十字黃祖顓應浙江院試
康熙朝旗童應院試之多院試文之快短明
吳改堂冒籍應院試黔院試自為府籍
俞長城背貼院試文汪廷璵應院試
彭文勤命院試題宋芷灣代人應院試
桂陽瑤人應院試阮文達閱院試夾帶
鮑雙五以典故勉院試生李申耆應院試
院試之試帖詩七十歲童生應院試
吳大澄命院試題王西庄隨父應歲科考
歲科考忌翠珠字歲考卷批語
滿人歲考得賚絹歲考文作彈詞體
夏醴谷拔某生歲考歲考文杜撰古典
蔣劍人歲考忘題張樹聲欠歲考
黃漱蘭考欠歲考生不葬親不許科考
陳文傑應經古試名廩保試經古
以外國字入經古試卷李殿林評經古考卷語
王篤以默經試士考古學之浙東三傑
鄭祖琛以古學覆試誤解古學題義
錄遺試題陸清獻試儒學諸生
黃漱蘭命優拔監題優貢
詔舉優生世宗諭學政以舉優
拔貢聖祖詔選拔
世宗諭令六年選拔一次世宗諭楊可鏡准作選拔
謝金圃識拔汪容甫全謝山選拔
江西某縣拔貢恩貢歲貢
世祖定鄉會試試題欽命會試及順天鄉試題
鄉會試不重策鄉會試五門發策題
順天鄉會試薦卷加批鄉會試有副榜
青年鄉會試科目宗室鄉會試科目
鄉會試改策論表判乾隆后滿洲鄉會試科目
鄉會試之龍虎榜世宗復浙人鄉會試
世宗加恩鄉會試士子鄉會試中式不分經
錢籜石鄉會試題同朱鴻灝鄉會試題同名次同
鄉會試卷重公羊鄉會試之號軍
遊學生之進士舉人補給遊學生進士舉人
蒲留仙論鄉試情形各省鄉試之中額
額定諸生鄉試之名數楊某為歪頭舉人
山左鄉試之策旗人翻譯鄉試
藩下諸生多得鄉舉隨宦子弟得與所在地鄉試
聖祖特送潘蘊洪鄉試朱文端鄉試領解
黃章百歲應鄉試馬世琪鄉試繳白卷
馮青門不應鄉試張仕敬以文秀才舉武鄉試
吳日?永改名失鄉舉鄉試分編字型大小
蘇瑞一以治春秋捷鄉試袁子才捐監應鄉試
朱文正十七得鄉舉順天鄉試卷多曳白
順天鄉試擬題鄉試落第舉子謁主司
鄉試呈薦官卷劉鳳誥改鄉試卷
順天鄉試之解元四書詩題同在鄉試首場
孫淵如得丙午鄉舉王健寒九十九歲應鄉試
鄉試老少同榜沈惟熙未冠賜舉人
馮潛齋重赴鹿鳴浙江鄉試誤出經題
杜奎熾書鄉試策后房官誤會鄉試卷文
魏默深得順天鄉舉俞理初鄉試紅卷
吳廷圭得江西鄉舉林文忠創設鄉試信礮
春鳳池不得鄉試魁選五人以關節得鄉舉
江南鄉試之麗六卷翁叔平喜罵鄉試監生
陸溶為歪頭舉人江南冬行鄉試
滄粟為人得鄉舉外人捐監應鄉試
王莘鋤言閱鄉試卷之難林旭十九得鄉舉
廣東鄉試關節浙江鄉試關節
戕教地方停鄉試新進士釋奠
順治丙戌會試中四百名丙戌會試得人
順治己丑會試中四百名會試滿漢分榜
世祖念南榜舉人之會試會試中額分省
謝聘以會試落名不得與三進士皆貳臣
准新進士自陳任吏與否韓文懿為會元
陳文簡奉旨會試丁腹松中進士而辭館
汪舍亭承父命赴會試蔣恭棐兩宴瓊林
世宗諭令副榜會試世宗諭應試貢士語
杜要徒步赴會試會試時皮衣不去面
閻循觀會試下第會試易表判為詩
會試有貢士謝恩摺眭朝棟請復會試迴避卷
汪竺香會試不妄對會試名次已定復改
新進士簪花禮高宗以五經試士
凌廷堪成進士停會試明通榜
會試搜落卷俞理初會試下第
龔定庵會試之起講龍汝言一體會試
會試房考覓穆公子卷會試關節
龔定庵魏默深會試下第曾文正為同進士
會闈別試迴避王壬秋不赴會試
潘文恭重賜及第倪恩齡場前中進士
張文襄憾不狀頭徐郙會試未搜檢
孝欽后擬作會試試帖會試卷用幾希字
王半唐會試詩出韻己丑會試錯認顏標
張季直會試見擯眉壽八進士
壬辰會試誤認顏標沈友卿甲午會試為房首
以進士獎給日本人舉人瀛台覆試
謝煥章覆試革舉人高宗臨幸覆試場
俞蔭甫覆試冠多士莫寶齋監試列前茅
朝考殿試重楷法朝殿卷文須齊腳
德宗閱朝考卷而嘆朝考避翠浪字
禁殿試前進士頌聯進士殿試之臚唱
徐立齋殿試第一劉子壯殿試第一
秦鉽殿試卷書法殿試之地址
葉九來殿試被擯姜西溟殿試第三
父子殿試對策殿試進呈十卷
殿試策清漢合璧大臣子弟殿試皆三甲
何義門為不殿試之翰林王敬銘殿試第一
尹似村為殿試秀才殿試閱卷之圈
王文端殿試第一任子田殿試為二甲首
劉鳳誥殿試給燭殿試進呈十二卷
殿試有兩傳臚洪瑩默寫殿試策
殿試之臣對臣聞蘇人殿試多鼎甲
陳繼昌力疾應殿試殿試不宜專重字體
殿試不宜專重字體
崇文山殿試第一翁曾源殿試第一
張文襄殿試對策殿試卷作顏字
舉人中書之殿試殿試卷有重字
文道希殿試有筆誤殿試各卷名次
俞陛雲殿試第三翰林散館考試
何焯以下等留館梁啟心恩免散館
錢文敏散館曳白閻文介散館列乙等
聖祖試年羹堯考選南書房翰林
紀文達應翰林館課翰林大考始於雍正
大考之升降汪廷璵以大考授講學
大考之黜陟法式善大考兩降
阮文達大考第一周興岱大考四等
周興岱規避大考陳傳經大考三等
奎照奎耀同應大考大考第一之賦
曾文正大考二等文宗命大考題
萬文敏大考第一文道希大考第一
庶常大課不識詩題汪某試翰林得罪
考差進士不得考差
壽耆考差詩劉可毅考差被斥
秦留仙應制詠鶴王文簡應制賦詩
翰林番上應制李中簡應制詩得體
特科各項特科之得人
預各項特科之難大科詞科
聖祖詔開博學宏儒科聖祖優禮宏博舉子
康熙朝試宏博之寬彭羨門為康熙制科第一
康熙制科有佳山堂六子杜傅得制科美授
魏文毅羨康熙制科姜西溟不獲舉制科
乾隆制科給銀兩高宗優禮宏博舉子
祖孫同應制科乾隆制科試五題
陳兆侖三次通籍劉海峯制科不第
劉文定為乾隆制科首選胡天游試製科不第
厲樊榭試製科不第汪後來以武人被薦制科
高宗詔舉經明行修聖祖南巡召對賦詩
高宗東巡召試世宗詔舉孝廉方正
德宗詔開經濟特科德宗御書經濟特科題
經濟特科覆試題張文襄閱經濟特科卷
王文勤惡經濟特科周樹模劾經濟特科
宋恕未應經濟特科停經濟特科
復經濟特科考職之大獄
考試月官選人到官循例考試
沈文肅甄別屬官大臣面試教官
黃潄蘭出考教題考吏員
考醫士武備學校試論
武生武舉武進士劉天保以文生入武庠
李國輔跑馬三等武鄉會試年分
乙酉武闈之試卷王玉殿玉為武三元
馬全前後武鼎甲武會試不停
顧麟為武三元武進士誤班降甲
武科改試槍礮停止武試
考試之籍貫粵寇欲開科以得人心
粵寇考試分三場粵寇考試之題
粵寇題紙粵寇考試之制義
粵寇得麻城人為解首卜應期為粵寇開科之探花
張申伯以平定江南文諂粵寇粵寇以考試殺諸生
傅鸞祥應粵寇試
22兵刑類
木蘭行圍講武三藩善後之旗綠軍制
八旗漢軍
八旗侍衞教場旗兵比棍
天佑軍車騎營
御營神機營
勇健軍廣勇
楚軍王壯武軍制
湘軍湘淮軍制
湘淮軍餉淮軍
銘軍為淮軍第一大支吉軍
忠義軍常勝軍三省邊防
蒙古盟旗軍制蒙古台站運輸軍隊
阿里克族兵制白塔信礮
天津水師長江水師
海軍軍報
軍需報銷法越一役之軍需
營務處幕館
粵寇亦有軍制問刑准用明律
五刑刺字
沈文恪請罷流徙烏喇新例高宗不寬錢永興斃兄之罪
阿文勤不修刑部則例鄧嶰筠奏免潁州僉妻發配舊例
薛雲階之法學沈文肅重典論治
西河沿照例翻車華人不能出洋
蒙古死罪案件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刑法
阿里克族刑法番例
23戰事類
太祖敗葉赫哈達太祖攻翁鄂洛中矢
何溫順助太祖敗明師太宗敗明師
明降將為太宗力戰太宗勝察哈爾
吳三桂借兵滿洲以擊李自成大兵為十二騎所敗
王師平白頭兵王師下江陰
前後三藩戰事馬雄征孫延齡
宋獻策退日本兵鄔景超平台灣
趙忠襄平吳三桂彭春勝俄人於雅克薩
小策淩敗俄人聖祖親征噶爾丹
費揚古殪噶爾丹可敦阿奴孫襄武勝噶爾丹於昭莫多山
朱廷珍施琅滅朱一貴年羹堯岳鍾琪平青海
傅爾丹討準噶爾策淩大破準噶爾
哈元生平烏蒙張廣泗額保平苗疆
傅恆征金川兆惠富德平準噶爾
兆惠富德平大小和卓木楊應琚征緬
鄂輝攻石峯堡烏大經征王倫
阿桂平金川董天弼隨征金川
福康安柴大紀平台灣官軍與鄭氏戰於台灣
許世亨與安南人戰福康安平廓爾喀
嘉勇貝子征諸羅明亮平孝感教匪
完顏岱擊教匪傅鼐平苗
二眼纛將軍征川楚教匪亮祿征川楚教匪
成德征川楚教匪札克塔爾征川楚教匪
額勒登保平川楚教匪桂涵大敗教匪
李成隆平安南匪及鳳尾幫匪李壯烈討蔡牽
王得祿邱良功平蔡牽煤黑子與林清戰於大內
平林清楊忠武征川楚教匪
永芹以百餘人破回羅思舉平趙金龍
中英鴉片之戰烏蘭泰向榮圍粵寇於永安
黃印山平兩杯茶教匪葉鴻駒督團與粵寇戰
陸建瀛委江寧於粵寇謝忠愍與粵寇戰於天津
訥爾經額為粵寇所敗粵寇圍鮑武襄於九江
江忠烈與粵寇戰於廬州衞佐邦尹達章平紅巾
曾文正失利於靖港之粵寇開隆阿剿粵寇
塔忠武剿粵寇僧格林沁擒林鳳翔李開方
徐若洲率忠義軍與粵寇戰張忠武剿粵寇
僧格林沁與英法人戰於大沽葉名琛剿粵寇
何桂清委蘇常於粵寇勝保勝英法人於八里橋
李義堂勝粵寇於獨圩馮婉貞勝英人於謝庄
胡文忠多忠勇復安慶蔣果敏平廣西粵寇
僧格林沁與捻戰易佩紳轉戰數千里
鄧仁堃父子與粵寇戰田興恕剿寇江西
林夫人乞援保廣信多忠勇與捻回戰
江蘇官紳乞師剿粵寇李文忠敗粵寇於上海
朱氏敗粵寇於龍華鎮李文忠督水師攻粵寇
僧格林沁平苗沛霖僧格林沁擒張洛行
駱文忠擒石達開岑襄勤平雲南回亂
曾忠襄滅金陵粵寇鮑武襄劉壯肅剿捻
馮元佐御回寇於渭北陳國瑞勝捻於陳州
左文襄平新疆滇粵出師越南
王鎮邦與法人戰於河口劉壯肅勝法人於基隆
章高元勝法人於基隆寧裕明王德榜勝法人
張春發勝法人馮子材勝法人
張佩綸與人戰於馬江孫開華勝法人於台灣
張李成與法人戰於台北李世鴻與法日戰
唐景崧遣將與日人戰孫子堂與日人戰於台灣
聶士成勝日人於連山關孫鈺勝日人於關外
馬玉昆勝日人於大同江上章高元與日人大戰於蓋平
丁汝昌與日人戰於旅順何占標剿隴回
聶士成馬玉昆與洋人戰於畿輔孝欽后命德宗與八國聯軍宣戰
翠雲娘與八國聯軍戰某巡士談庚子拳匪戰事
奉黑將軍征多艾女寇桂撫征女寇
24武略類
有武略者得巴圖魯漢族將才
丹竹勇冠一軍轉庵和尚說韓大任就撫
王文靖疏請誅吳應熊圖文襄才略出眾
許氏精韜略蔡毓榮夙有將略
於清端剿撫兼施希佛奇謀致勝
半邊紅饒將略黃性震密陳平台方略
施琅善水戰漳浦藍氏多將才
宋犖鎮撫嘩兵韓傑殷用兵合六韜
王進寶降保寧賊高文良撫鄧橫苗
年羹堯兵法岳鍾琪謀定后戰
陳仙掌縱論形勢策零知兵法
鄂文端善將將海蘭察進殲敵而退全師
賽沖阿紀律嚴明黃文襄運糧之法
宋元俊獻三路進兵策阿文成獨操神算
阿文成移營先見梁朝桂鬬才不鬬力
張芝元計除金川賊諜陸朗夫靖人心
鄒湘為年羹堯運籌阿文成能使部將用命
趙翼知城不可棄福康安能用海蘭察
和琳濟軍食海蘭察用兵善思
陶世鳳安反側楊芳善謀
劉清降川賊百菊溪降張保
龍么妹有將略強忠烈首破李文成逆謀
楊忠武用兵心術專一王廷贊以石子擲回
長齡勾攝張格爾王廷蘭獻策
葛壯節緝賊神算葛壯節妾有膽略
齊慎為將帥才琦善用兵有神算
江忠烈主截擊某學使運石填城
溫壯勇能用民團李素貞諳兵法
塔忠武論兵事周天爵為真將軍
張忠武用兵神化包立身避實擊虛
洋將亦為我用劉忠壯從軍十八年
僧忠親王行軍得民心歐陽小岑主移營東流
王壯武善以少擊眾黎太守母指授方略
胡文忠論捻胡文忠用多隆阿
孫紹襄以兵法部勒槍船程忠烈用兵能相地勢得士心
鮑超善用游勇蔣果敏軍用五色幟
唐忠壯日巡諸營陳國瑞以少擊眾
鄭紹宗方曜勇悍善戰馮子材諳悉邊事
吳大澄撫韓邊外李文忠論以毒攻毒
馬玉昆論外兵黑丫頭負殊勇
蕭三娘能馬上指揮射
25獄訟類
26吏治類
27爵秩類
28幕僚類
29薦舉類
30知遇類

相關


1.稗(bài):一年生草本植物,長在稻田裡或低濕的地方,形狀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實可釀酒、做飼料。喻微小的,瑣碎的:~官(古代的一種小官,專給帝王述說街談巷議、市井傳聞。后泛稱記載軼聞瑣事的文字為“~~野史”)。~史(記載軼聞瑣事的書)。
2.鈔(chāo):文學作品等經過選錄而成的集子。如:《北堂書鈔》《章太炎文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