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棟

新加坡第二任總理

吳作棟(Goh Chok Tong),1941年5月20日出生於新加坡,政治家,新加坡第二任總理。

吳作棟1964年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一等經濟榮譽學位。1977年入選內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1990年起接任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第二任總理。1992年至2004年擔任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秘書長。2004年8月12日正式辭去總理職位轉聘為國務資政。2011年5月14日吳作棟與李光耀和發表聯合聲明,雙雙宣布不進入政府新內閣。

吳作棟在1990年至2004年擔任新加坡總理的任期內,在政治方面,忠實實踐民主行政的理念,准予政治性社團的成立,開闢了網際網路論壇,創立了管委議員;在經濟方面,早期積極推動“區域化政策”,帶領新加坡走出亞洲金融危機。

人物簡介


早年經歷
1941年5月20日,吳作棟出生於新加坡,父親是福建永春縣湖洋鎮人,他小時候喜歡游泳。
1955年,吳作棟就讀於當地的公學性質的私立男校萊佛士書院,在校期間曾擔任萊佛士書院學生會主席。
1961年,吳作棟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習。
1964年,吳作棟獲得經濟學一等榮譽學位,同年開始任職於政府部門。
1966年,吳作棟赴美國威廉姆斯學院深造,獲得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之後回國任職於新加坡海皇輪船公司。
1973年,吳作棟出任海皇輪船公司董事經理。
1976年,吳作棟獲得人民行動黨推薦,參選馬林佰列選區國會議員併當選。
1977年,吳作棟入選內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
1979年,吳作棟成為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后先後出任過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
1989年,吳作棟擔任人民行動黨第一助理秘書長。
就任總理
1990年,吳作棟接替李光耀,由全體內閣成員投票決定,出任新加坡第二任總理。
1992年12月,吳作棟接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至2004年8月12日),帶領該黨贏得1997年、2001年兩次大選勝利。
2003年末,吳作棟宣布最快將在2004年中辭職,由副總理李顯龍接任。
卸任總理
2004年8月5日(新加坡國慶日),吳作棟用中文、英文、馬來文3種語言錄製了國慶演說,這也是他的告別演說。8月12日,吳作棟的辭呈正式生效,由副總理李顯龍接任總理職位, 而吳作棟本人則轉聘為國務資政,並與前國務資政(現內閣資政)李光耀共同履行輔助政府決策的義務。由於李顯龍是李光耀之子,這項任命遭到很多質疑與擔憂。
2008年11月,吳作棟擔任韓國國際諮詢委員。
2011年5月14日,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發表聯合聲明,雙雙宣布不進入政府新內閣,吳作棟轉受委為榮譽國務資政。
2013年4月7日上午,身任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的吳作棟與理事會一同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2018年4月9日,博鰲論壇新一屆理事會決議,吳作棟離任理事將進入論壇諮詢委員會。
2020年6月25日,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前總理吳作棟宣布退出政壇,不參加即將於7月10日舉行的新加坡的第13屆大選。

新聞動態


2013年4月7日上午,身任博鰲亞洲論壇理事的新加坡榮譽國務資政吳作棟與理事會一同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詳細介紹


吳作棟1941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為中國福建。
1955年就讀於當地著名的英校萊佛士書院,曾是萊佛士書院學生會主席。
1961年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習,1964年獲經濟學一等榮譽學位,同年開始任職於政府部門。1965年與身為律師的中學同學陳子玲結婚(現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女)。
1966年赴美國威廉斯學院深造,獲發展經濟學碩士學位。回國後任職於“新加坡海皇輪船公司”,1973年出任公司董事經理。
1976年獲人民行動黨推薦參選馬林百列選區國會議員併當選,1977年入選內閣,出任財政部資深部長,1979年成為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后先後出任過貿工部長、衛生部長和國防部長。
1990年李光耀決定交棒后,全體內閣成員投票決定由吳作棟接任總理,但是李光耀依然擔任內閣資政。
1992年12月接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帶領該黨贏得1997年、2001年兩次大選勝利。
2003年末,吳作棟宣布最快將在2004年中旬辭去總理一職。
2004年8月12日,吳作棟正式請辭,由副總理李顯龍接任總理職位,而吳作棟本人則轉聘為國務資政,並與前國務資政(現內閣資政)李光耀共同履行輔助政府決策的義務。
2011年5月15日,吳作棟同李光耀共同宣布正式退出內閣,吳不再擔任國務資政一職,而轉受委為榮譽國務資政。

個人經歷


吳作棟總理於1979年擔任執政的人民行動黨中央執行委員,1989年任該黨第一助理秘書長,1992年12月任人民行動黨秘書長。
1993年4月、1994年2月、1995年5月、1997年4月、2000年4月和2003年11月多次來華訪問。
2001年10月到中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第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2002年5月在新加坡接見道教太極派陳賢金大師。
2006年4月訪華。
2007年4月23日至26日訪問中國並出席第二屆中博會開幕式。
2008年來華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他的夫人陳子玲是一位律師,早年畢業於新加坡大學。他們有1子1女。
2018年4月9日,博鰲論壇新一屆理事會決議吳作棟離任理事將進入論壇諮詢委員會。

任職經過


吳作棟於1990年接任總理一職。
當時新加坡經濟蓬勃發展,吳作棟一執政就享有7年的高經濟成長期。但一般認為,這是“李神”(李光耀)當年所創下的“經濟奇迹”,是“李神”的“遺贈”,與吳作棟施政無太大關係。
1997年中葉,亞洲爆發金融危機,新加坡經濟就此陷入泥沼,面對獨立以來最嚴重的國際競爭定位危機,經濟欲振乏力,近乎7年的時間,吳作棟政府束手無良策,吳的領導威信面對嚴峻挑戰。
吳作棟曾一度被“李神”要求提早下台。但他堅持獅城經濟好轉後方卸任總理職,而得以延續其政治生命。
他說,“如果解決經濟問題須耗上5年,那我得留任5年。”如今,新加坡上半年經濟已有復甦現象。2008年新加坡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高達10%。新加坡經濟剛有起色,但就此斷定“新加坡經濟已經好轉,進入穩健成長期”,尚言之過早。倘若以吳作棟本身所定下的卸任目標(即成功解決新加坡經濟問題)相比,吳此時卸任有點倉促。
吳本身的說法,此刻已是卸任的“最佳時機”。卸任后的吳,將會被委為“國務資政”,及擔任金融管理局主席職。或許就新加坡政治而言,這已經是吳作棟最好的下台階。1993年,吳作棟政府積極推動“區域化政策”,動用國營企業,鼓勵民營企業,投資亞洲區域,擴大新加坡經濟版圖。
具體的說法是,新加坡資源匱乏,但可以通過海外投資而擁有海外資源,如馬來西亞的樹膠園,香港的電訊。但是,這些海外投資多在亞洲金融風暴后,損失慘重。1997金融風暴后,新加坡政府經濟政策轉向“全球化”,正面響應崛起的中國。為了擴大新加坡小島國的經濟體,新加坡已經積極建立遠距自由貿易區塊。
與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的國家有紐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國家、澳大利亞和美國;尚在談判中的有印度、韓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即將展開談判的還有正在崛起的中國。去年吳作棟也成功說服東南亞國家,成立東南亞經濟共同體,與中國龐大的市場互動。此外,吳作棟政府也通過政策和國營企業,積極整合零散的優勢領域,修補落後領域的競爭差距,投資高科技領域如生物藥物科技。當然,這些“經改”是否會在吳卸任後奏效,在現階段只能拭目以待。

政治方面


吳作棟一上台就表明他將採取協商治國的方式,做出四頂承諾並採取措施加以落實:增加政策制定過程的透明度;改變或廢除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為人民創造更多的生活空間;採取協商的方式。
1991年大選后不久,政府便成立了民意處理組,定期召開與民間代表對話會,允許民眾投遞意,增加表達意見的渠道。

過渡演說


每年新加坡國慶,總理吳作棟都會在電視上致詞,但他只用英文。而今年的8月5日,吳作棟親自用中文、英文、馬來文3種語言錄製了國慶演說,他說:“我投入了更多的個人感受。”因為這同時也是他的告別演說。
就在昨天,他結束了14年的總理生涯。
上個月吳作棟宣布交棒的時候,有記者問他有何感想,他說:“我沒什麼特別的感覺。我在辦公室正常工作到傍晚6點才下班,然後宣布交棒的文告就發出去了。”
2004年8月12日,吳作棟的辭呈正式生效。

評價中國


吳作棟生活照
吳作棟生活照
吳作棟回憶說,他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71年,如今30多年過去了,中國的變化有目共睹,令人驚嘆。以往,中國的大街上自行車擁堵,而今,除了自行車外,小汽車、高級商務車也加入到擁堵的行列,很顯然,中國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四大件”這一概念的變遷可以證明中國人民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吳作棟說,在70年代,這四大件是手錶、自行車、半導體收音機和縫紉機;到80年代,“四大件”變成了冰箱、電視機、石英手錶和洗衣機;到了90年代,空調、計算機、手機和小汽車則成了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如今,再談論四大件已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很多中國家庭都可購買大額的消費品。
10年前,中國人希望成為“萬元戶”,但如今,這個詞在中國廣東,僅意味著剛剛脫貧,“十萬元戶”也只是一個並不算高的起點,吳作棟的演講令會場笑聲一片。“展望未來,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迅速成長,預計到2020年將達1.6億人到2億人,他們為新加坡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

相關活動


吳作棟表示東盟應與澳大利亞建立密切合作關係。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10日表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澳大利亞與亞洲國家的經濟關係日益加強,東盟應該與澳大利亞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
吳作棟當晚在這裡出席一次活動時說,亞太地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許多國家已經意識到加深與其他國家經濟合作的價值,許多雙邊及地區自由貿易協議已經簽署或正在進行談判。
吳作棟指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5個貿易夥伴有3個在亞洲,而東盟及東北亞的中國、日本和韓國佔據了澳大利亞對外貿易總量的一半左右。澳大利亞的未來已經與亞洲緊密聯繫在一起。亞洲國家及地區組織的積極接觸已經使澳大利亞從中受益,而澳大利亞與亞洲地區的合作也有益於促進亞洲地區的安全、穩定與繁榮。
吳作棟表示,東盟與澳大利亞的夥伴關係可以通過加強在能源及環境等領域的合作來予以強化,同時應嘗試加快東盟與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步伐。

人物辭任


吳作棟
吳作棟
2011年5月14日,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理李光耀和吳作棟發表聯合聲明,雙雙宣布不進入政府新內閣。他們說,現在是時候讓年輕一代在更加艱難和複雜的局面下,帶領新加坡繼續前進。
李光耀是新加坡的開國元老之一,被稱為“新加坡國父”和現代新加坡的“建築師”。在他的治理下,新加坡經濟迅速發展,稱為亞洲最繁榮國家之一。
14日,李光耀和吳作棟的聯合聲明說:“我們研究新的政治局勢並考慮這一局勢對今後的影響……是時候讓年輕一代推動新加坡在更加困難和複雜的情況下向前。”
李光耀和吳作棟分別是新加坡第一任和第二任總理。兩人卸任總理后,繼續留在內閣。
在本月早些時候的國會選舉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繼續佔據國會壓倒性優勢,但得票率跌至60%左右。李光耀之子、總理李顯龍承認,選舉具有里程碑意義,人民行動黨需要改變。
李光耀和吳作棟的聲明說:“在具有分水嶺意義的選舉后,我們決定離開內閣,讓更年輕的內閣成員團隊聯繫並接觸年輕一代,塑造新加坡的未來。”
兩人提醒,老一代人為新加坡作出貢獻,應得到良好照顧,李顯龍領導的團隊必須“時刻考慮老一代的利益”。
路透社說,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新加坡內閣第一次沒了李光耀的蹤影。

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吳作棟的祖父是一個小商人,早年從福建泉州移民新加坡。吳作棟12歲時,其父親便去世了,他的二叔在一個餅乾廠當工人,並負責照顧整個大家庭。 
● 婚姻家庭
1965年,吳作棟與身為律師的中學同學陳子玲結婚,他們育有一對雙胞胎兒女。 
● 個人愛好
吳作棟愛好打高爾夫,他從上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打球,當時由於航務運輸是新加坡重要的支柱產業,他有很多機會與國外大公司接觸合作,很快,邀請大老闆們打一場高爾夫,成了他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政后,高爾夫成為吳作棟重要的健身手段。在他36歲出任財政部高級政務部長時,他開始定期打網球和高爾夫球,擔任副總理后,他堅持每天早上打高爾夫,10時上班,下午6時下班。星期六下午,還常與他的一對孿生兒女打網球,有時還騎自行車進行鍛煉。 

人物評價

吳作棟的個人成長帶有許多儒家傳統的烙印,這種情況不僅體現在他自身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而且在他成為新加坡領導人之後還影響其執政的理念和作風。吳作棟的治國方式中,他比較像一個大家庭中的兄長,沒有父親那樣的威嚴,他與其他弟兄們之間的地位是比較平等的,因此,他不得不採取平等協商的方式來治理國家。也就是說吳作棟更多地把平等、自由、民主、協商的因子融入到他的行政實踐里,施行的是一種民主行政的理念。 (《不可不知的東盟十國》評)
吳作棟不僅僅是政界的成功人士,在學生時代、從商階段乃至個人娛樂上都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