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內乳頭狀瘤

乳管內乳頭狀瘤

乳管內乳頭狀瘤是一種良性的乳腺病變,多與雌激素過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頭狀生長有關。多見於40~50歲經產婦,6%~8%的患者可發生惡變。75%患者發生在大乳管近乳頭的壺腹部,瘤體很小,帶蒂而有絨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發生於中小乳管的乳頭狀瘤常位於乳房周圍區域。一般無自覺癥狀,多可見乳頭溢液或溢血,偶見腫塊。本病以手術治療為主,大多可治癒。可出現疼痛、溢液,影響生活質量,部分患者可能發生癌變。

就診科室


● 乳腺外科、腫瘤科、普通外科、外科

病因


● 病因尚未確定,但較多的學者認為本病與雌激素過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頭狀生長有關。
● 可見於任何年齡的成年女性,但以40~50歲發病者最多見。
● 可分為單發性和多發性兩種。
● 單發性患者癌變率約為6%。
● 此病常為多發性,發生於乳腺邊緣部位的中、小導管或末梢導管,可累及多個乳腺小葉的不同導管,其生物學特性傾向於癌變,癌變率高達30%~40%,可視為癌前病變。

癥狀


● 一般無自覺癥狀,表現為乳房腫塊、溢液、乳暈深部可捫及腫塊。
● 常因乳頭溢液污染內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多為血性,暗棕色或黃色液體。
● 乳管內乳頭狀瘤屬良性,但6%~8%的患者可發生惡變。
● 腫瘤小,常不能觸及,偶有較大的包塊。
● 大乳管乳頭狀瘤可在乳暈區捫及圓形、質軟、可推動的小腫塊,輕壓此腫塊常可見乳頭溢出血性液體。

檢查


● 確診此病可通過體格檢查、X線拍片、溢液細胞學檢查等。
● 乳頭溢液塗片:可見紅細胞和上皮細胞,偶可找到癌細胞。
● 檢查項目:乳房視診、乳腺導管造影、乳腺導管內窺鏡、乳房觸診、乳房攝片、乳房超聲檢查。
● X線檢查:乳腺管造影常可顯示腫瘤所在部位及大小,有人報道其診斷符合率可達93.7%。

診斷


● 醫生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典型癥狀,酌情選擇乳管鏡、乳管造影、彩超、乳頭溢液細胞學塗片、針吸或手術活檢等檢查明確診斷。
● 診斷要點如下。

病史

● 此病多見於40~45歲的經產婦,主要癥狀為乳頭血性溢液,多無疼痛或其他癥狀,僅在內衣或胸罩上發現褐黃色溢液或血跡。溢液量常與乳頭狀瘤的部位有關,位於乳腺中心部位的大導管內者溢液多見;位於邊緣部位的小乳管或腺泡內者較少,甚至沒有溢液。而乳頭狀瘤較大者有時溢液反而可較少,可能與導管堵塞液體排出不暢有關。

體檢

● 乳暈附近可捫及結節,質地較軟,邊界較清楚,擠壓之則見乳頭有棕黃色或血性溢液。臨床上能捫到結節者大多乳頭狀瘤位於大導管內,約有半數以上因乳頭狀瘤較小或位於乳腺邊緣,僅可擠出溢液,而不能摸到結節塊。

輔助檢查

● 影像學檢查:鉬靶攝片可顯示規則的圓形腫塊影。乳腺導管造影可顯出單個或多發性沙粒大小的圓形或橢圓形的充盈缺損。
● 纖維乳管內鏡:可在1~2級乳腺導管甚至第3級導管,看見內壁表面有帶蒂的乳頭狀新生物,尚可鉗取活檢。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乳腺腫塊、溢液等癥狀,容易相混淆,如乳管內乳頭狀癌、乳腺導管擴張症等。
● 乳管內乳頭狀癌:雖乳頭狀癌病情發展較快,早期都有血性溢液,但臨床上與乳管內乳頭狀瘤難以區別。導管造影可見導管中斷、管壁破壞。纖維乳管內鏡觀察並活檢,是最有效的確診方法。
● 乳腺導管癌:系導管內原位癌,可伴有乳頭溢液,早期難以與乳管內乳頭狀瘤區別。鉬靶攝片及纖維乳管內鏡有助於鑒別,但最後診斷需要病理切片。
● 乳腺導管擴張症:本病有時因乳頭出現淺黃色或血性溢液,乳暈深面摸到增粗乳管,而需要與乳管內乳頭狀瘤進行區別。鉬靶攝片及纖維乳管內鏡有助於鑒別診斷。

治療


● 診斷明確者,以手術治療為主。
● 單發的乳管內乳頭狀瘤應切除病變涉及的乳管系統。術前需正確定位,切除該乳管及周圍的乳腺組織,並常規進行病理檢查,如有惡變應酌情施行相應手術。
● 對年齡較大、乳管上皮增生活躍或漸變者,可行單純乳房切除術。

危害


● 乳管內乳頭狀瘤一般認為屬良性,但惡變率為6%~8%,尤其對起源於小乳管的乳頭狀瘤應警惕其惡變的可能,故應早期手術治療。

預后


● 明確診斷以手術治療為主,多可治癒。

預防


● 育齡期的女性平時要重視對自己的乳房進行自我檢查。
● ● 具體方法:
● ● 洗浴後站在鏡前檢查,雙手叉腰,從鏡中觀察雙側乳房的皮膚有無異常,乳頭有無內陷,然後用四指併攏伸開按壓乳腺的每個部位,檢查有無腫塊。手法應輕柔,切忌抓、捏,否則會將正常的乳腺組織誤認為是腫塊。最後擠壓乳頭看是否有溢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