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小症

呆小症

呆小病是由於甲狀腺分泌不足或缺如而引起機體發育障礙,屬於內分泌疾病。呆小病分為地方性呆小病和散發性呆小病,該病的發病率在我國是活產嬰四千至五千分之一。地方性呆小病常因母體缺碘,供應胎兒不足,導致甲狀腺發育不全和激素合成不足。散發性呆小病發病機制較複雜,主要有甲狀腺發育不全或缺如、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等。呆小病常表現為智力低下,精神發育緩慢,皮膚有麵糰狀浮腫,醜陋外貌、身體異常矮小、智力落後、聽力、語言障礙等。呆小病一旦確診應及時使用甲狀腺素終身治療,治療越早,效果越好。呆小病越早治療對大腦的損害越小,預后越好,否則將會遺留智力障礙等後遺症。

就診科室


● 內分泌科、兒科。

病因


● 胎兒時期由於種種的干擾或傷害,甲狀腺組織未發育、發育不良或異位。
● 孕婦懷孕期間碘攝入不足,甲狀腺素合成及功能障礙。
● 孕婦在孕期攝入致甲狀腺腫大的藥物。
● 相關的酶缺陷,如過氧化酶、脫碘酶等。

癥狀


● 呆小病不同時期表現不同。

新生兒期

● 妊娠期過長,孕期常常超過42周。
● 新生兒體重常常超過4000克。
● 黃疸持續時間長,常常超過3周。
● 吸吮困難,常常吸不上奶頭。
● 體溫低,手腳涼,少哭、少動、少吃,終日嗜睡,鼻塞,哭聲嘶啞。

嬰兒期

● 對外界反應獃滯,嗜睡、食欲不振。
● 頑固性的腹脹和便秘,常有臍疝。
● 運動發育落後,抬頭、翻身、坐、爬延遲,出牙遲,身長增加緩慢。
● 面色蒼黃,皮膚粗糙、水腫、發涼,常有貧血。

檢查


● 甲狀腺功能測定
● ● 甲狀腺激素測定血清T4水平降低。輕症T3往往正常,嚴重時減低。
● ● 促甲狀腺激素(TSH)的測定是確診本病的可靠指標,TSH常>20mU/L。
● ● 血清甲狀腺球蛋白(TRG),如血清T4低而TSH正常可能為先天性TRG缺乏症。如為陰性說明無甲狀腺組織,或甲狀腺球蛋白合成異常;如為陽性而血T3、T4下降,TSH上升說明有殘餘甲狀腺組織。
● 吸¹³¹I率
● ● 甲低時24小時吸¹³¹I率<12%(正常應45%),如<2%是為先天無甲狀腺。
● TRH興奮實驗可以鑒別原發性或繼發性甲低。
● 其他也可伴隨血糖降低,血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血CPK、LDH增高,基礎代謝率低。
● X線檢查:骨齡落後,化骨核數目少且小,且呈點狀骨骼,是由於鈣化不全的原因。
● 心電圖:呈低電壓,竇性心動過緩,P波與T波幅度降低,T波低平或倒置,偶有P-R間期及QRS波時限增加。
● 超聲心動圖發現心包積液。

診斷


● 病史
● ● 孕婦在懷孕期間碘攝入不足病史。
● 癥狀
● ● 智力低下,精神發育緩慢,皮膚有麵糰狀浮腫,醜陋外貌、身體異常矮小、智力落後、聽力、語言障礙等。
● 甲狀腺功能檢查
● ● 血清T4水平降低。輕症T3往往正常,嚴重時減低。TSH升高。

鑒別診斷


● 呆小病需要與侏儒症、唐氏綜合征等疾病進行鑒別。
● 新生兒或嬰兒出現發育遲緩、特殊面容、智力低下等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病史、臨床表現、甲狀腺激素水平測定等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 呆小病的治療主要靠藥物替代療法。
● 藥物治療
● ● 一旦發現,及時採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需終身。治療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並根據TSH、T3、T4水平調整藥物用量。
● ● 對於年齡超過16歲的患者而根據情況加用性激素。
● 中醫治療
● ● 服補腎健脾、強筋壯骨藥物,可配合針灸療法及康復教育措施。
● ● 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危害


● 呆小病如果發現、治療過晚,可能遺留智力低下、聽力下降、言語障礙。

預后


● 呆小病越早治療對大腦的損害越小。有資料表明,一個月內治療一般無智能落後,三個月內治療,25%的患兒智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6個月以後才開始治療,有50%的患兒智能將受到影響。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

預防


● 孕婦妊娠期間攝入適量的含碘食物。
● 孕婦妊娠期間定期復甲狀腺功能。
● 孕婦妊娠期間不輕易服用抗甲狀腺藥物。
● 加強相關的健康宣教,大力宣傳優生優育知識,提高人口素質。
● 加強新生兒散發性克汀病的篩查,及時查看新生兒足跟血化驗結果。
● 及時對兒童進行智商的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