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鍊鋼”是指1957年11月至1958年12月期間,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一項全民鍊鋼運動。大鍊鋼鐵運動,嚴重違背了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規律,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嚴重削弱了農業,衝擊了輕工業和其他事業,造成國民經濟比 例失調,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發動全民,討論四十條綱要,掀起農業生產新高潮》,批評經濟工作中的“右傾保守”現象,提出“我們就有條件也有必要在生產戰線上來一個大的躍進。”大躍進運動開始。同月,毛澤東在莫斯科提出要在十五年內鋼產量趕超英國。11月18日毛澤東發言中說:我國今年有520萬噸鋼,再過5年,可以有1000萬噸至1500萬噸鋼,再過5年,可以有3500萬噸至4000萬噸鋼。就能趕上和超過英國。 12月,
劉少奇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八次全國會議代表大會上向全國公布了十五年在鋼鐵和其他重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面趕超英國的口號。後來熱情不斷高漲,對完成這個目標的時間不斷縮短。作為內部要求7年趕上英國,8年或10年趕上美國;外面分開提法就是爭取15年或更短時間內在主要工業品產量方面,超過英國。
大鍊鋼
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會議肯定了當時全國出現的“大躍進”形勢,認為中國正經歷著“一天等於二十年”的偉大時期。會議還調整了“二五”計劃的指標,鋼產量由1200萬噸提高到3000萬噸,糧食從5000億斤上升到7000億斤。會後,“大躍進”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展開。農業提出“以糧為綱”,要求5年、3年甚至1-2年達到12年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工業提出“以鋼為綱”,將趕超英國的目標縮短為7年、5年以至3年。 1958年8月北戴河會議,這些指標又進一步誇大了2倍。指出1959國民經濟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鋼產量達到2700萬噸,爭取3000萬噸。認為實現此計劃,我國鋼鐵和其他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除電力等少數幾種外,都將超過英國。但截至58年8月底,全國鋼產量僅450萬噸,只剩四個月要完成650萬噸。9月1日發表公報,號召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奮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指出“鋼鐵工業 是整個工業的基礎,是整個工業的綱,是整個工業的元帥。”要其他部門“停車讓路,讓鋼鐵元帥升帳。”提出“全力保證實現鋼產量翻一番,是全黨全民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於是開展了全民大鍊鋼鐵的群眾運動。 10月經如高潮,成千上萬群眾不分行業,男女老幼一齊上前線,勞動力由7月底的幾十萬增至6000萬。土高爐由3萬座增至數百萬座。而且來源多為從各家各戶搜集鍋等鐵器。這是無法想象的歷史壯觀:一個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在1百多天里不分白天黑夜地全部投入到鍊鋼運動之中。主要做法是:1、各部門、各地方都要把鋼 鐵生產和建設放在首位,;2、各級黨委第一書記掛帥,大搞群眾運動,大搞土法鍊鋼;3、對原有企 業的生產能力不斷追加投資;4、商業銀行全力支持工業大躍進。1958年12月19日黨中央宣布,提前12天完成鋼產量翻番任務,鋼產量為11 08萬噸,生鐵產量為1369萬噸。
1958年的大鍊鋼鐵運動,嚴重違背了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的發展規律,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嚴重削弱了農業,衝擊了輕工業和其他事業,造成國民經濟比 例失調,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