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安定區的結果 展開

安定區

甘肅省定西市轄區

安定區,取“安寧穩定”之意,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於甘肅省中部,南北長82.9千米,東西寬73.3千米,總面積4225平方公里。全區轄12鎮7鄉和3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422383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安定區於公元1096年(北宋紹聖二年)始築城,名為“定西寨”,1142年(金皇統二年)始建定西縣。2003年9月,定西縣撤縣設區,更名為“定西市安定區”。

安定區是黃河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古“絲綢之路”重鎮,也是新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素有“甘肅咽喉、蘭州門戶”之稱,距省城蘭州98公里,是“蘭白都市經濟圈”“關中—天水經濟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重要的節點城市,隴海鐵路,巉柳、平定、天定高速公路,312、310國道穿境而過。

2017年,安定區實現生產總值80.08億元,同比增長4.3%。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9.86億元,同比下降0.3%;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3524.3元和7122.9元,增長8.3%和9.1%。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2020年2月,經甘肅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審定,安定區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

2021年5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發布,安定區常住人口43.32萬人。

歷史沿革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夏、商、周時期為羌人居地。秦屬隴西郡。
漢從隴西郡分置天水郡(后改為改為漢陽郡),安定分屬郡下獂道、勇士二縣所轄。
魏晉時期,安定區屬秦州南安郡獂道縣。南北朝,漢、匈奴、鮮卑、羯、氏、羌等民族政權不斷更迭,安定區曾隸屬多個民族統治。
隋朝廢郡改州,安定區隸屬渭州。
唐時,仍屬隴右道渭州。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安定“陷於吐蕃”。
宋景佑三年(1136年),安定區為西夏佔領。元豐四年(1081年),宋神宗出師伐夏,李憲敗夏人於西使城,遂賜西使城為“定西城”(含穩定西邊之意)。為御外侵,在相近時間,宋在努札川(今巉口至魯家溝關川河西岸平地)築安西城(巉口東川)、平西城(魯家溝鎮),並在南部築通西城(隴西通安驛)。
金於太宗天會八年(1030年),取定西。皇統二年(1142年),設立定西縣治。貞佑四年(1216年),升定西縣為州,轄定西、安西、通西三縣。金元交替,定西州初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所轄,後為陝西省鞏昌府所管。
元惠宗至正十二年(1352年),詔改定西州為安定州,取“安寧穩定”之意。
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安定州為安定縣。英宗正統八年(1443年),在宋城基礎上,擴築新城,東城部分突出,形似“鳳凰單展翅”,故又名“鳳凰城”。此時,安定縣隸屬陝西布政使司鞏昌府管轄。
清朝,安定先後隸屬於陝西布政使司、鞏昌布政使司、甘肅布政使司(1668年)、甘肅省(1669年)之鞏昌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除府制,安定縣歸蘭山道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改安定縣為定西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定西縣直屬甘肅省。解放前夕,定西縣轄五鎮五鄉。1936年,紅四方面軍一小部過境,在內官營建立蘇維埃政權。1949年8月14日,解放軍彭德懷部進駐定西城,定西解放。
1949年8月19日,定西縣人民政府成立。同月22日,定西成為地委行署所在地。1968年4月20日,成立定西縣革命委員會,實行黨政合一的“一元化”領導。1981年7月6日,恢復定西縣人民政府名稱。2003年9月,撤縣設區,定西縣改稱安定區,轄於定西市。
2020年2月2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甘肅省安定區等31個縣區符合貧困縣退出條件,批准退出貧困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定區位於甘肅省中部偏南,地跨東經104°12'48"-105°01'06",北緯35°17'54"-36°02'40"之間,南北長82.9千米,東西寬73.3千米,總流域面積3638.711平方千米,東面和東北面與會寧縣接壤,西面和北面與榆中縣毗鄰,西南面和臨洮縣交界,南面與渭源、隴西二縣相連,東南面和通渭縣鄰接,總面積42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定區屬於隴中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溝壑縱橫,梁峁起伏,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南高北低。西南為山地,山地下部為小型內官營盆地。北部為丘陵,丘陵之間為河流切割成的溝谷階地。全境1千米以上的沖溝達1236條。其地貌可分為:基岩低山地貌、小型山前盆地、黃土堆積侵蝕長梁地貌、河谷平原地貌。 

氣候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甘肅省中部半乾旱農業氣候區,光、熱、水、氣候要素的特徵是乾旱、光富、熱欠。主要表現為春季風大少雨,冷暖無常,多寒,雨水集中,多洪雹;秋季降溫較快,陰雨連綿,多雲霧;冬季晴朗寒冷,乾燥少雪,多風沙。安定區年平均氣溫7.2℃。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為19.3℃,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為-6.9℃。平均氣溫年較差26.2℃。極端最高氣溫為35.1℃(2000年7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為-29.7℃(1991年12月28日)。
安定區地處中緯度地區,日照時數長,強度大。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5002小時,日照率為56%。春季3-5月為667.3小時,佔全年日照時數的26.7%;夏季6-8月為688.4小時,佔全年日照時數的27.5%;秋季9-11月為532.9小時,佔全年日照時數的21.30;冬季12-2月為611.6小時,佔全年日照時數的24.5%。
安定區無霜期年平均為140天,佔全年日數的38%,占各類作物生育期(3-9月)的65%。因此,農作物有35%的時間受霜凍的威脅。東北部西鞏驛鎮等河谷區無霜期為145天,西南部高峰鄉無霜期為111天,大部分地區無霜期在130-145天之間。年無霜期最長為180天(2000年),無霜期最短為99天(1997年)。
由於受馬銜山、華家嶺諸山脈小地形的影響,境內降水的區域分佈比較明顯,總的趨勢是由西南向東北遞減。全區年平均降水量為377毫米。西南部高峰鄉和東南部杏園鄉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北部魯家溝、白碌及東北部石峽灣等鄉鎮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年降水量最多為471.1毫米(2003年),最少為264.4毫米(1997年),每三際相差最大值為206.7毫米。多水年份降水量是少水年降水量量的1.8倍。

水文

安定區境內的河川徑流量主要由降水補給,大氣降水所產生的徑流,一部分由地表直接匯入河流,一部分滲入地下,延期以泉水形式復出地面而轉化為河川徑流。境內各河道的徑流主要是自產水,入境水量極少。因此,各地徑流大小基本上取決於降水量的多少,其分佈與降水大體一致,具有南多北少的特點。南部地區是安定區主要的產流地帶,有泉水出溢而常年有水的主要溝道有14條,其多年平均流量為15-200升/秒,其餘溝道為季節性河溝,僅在多雨期及洪水期才產生徑流。
關川河流域集水總面積1132.38平方千米,其中境內1097.91平方千米,境外34.47平方千米。幹流長104千米,徑流深11.7毫米,徑流係數0.029。多年平均徑流量1325*104立方米,其中自產1285*104立方米,入境40*104立方米。礦化度在7.0克/升左右,水質較差。
西鞏河流域集水總面積728.47平方千米,其中境內722.97平方千米,境外5.5平方千米。幹流長34.5千米,徑流深14.96毫米,徑流係數0.036。多年平均徑流量1090*104立方米,其中自產1082*104立方米,入境8*104立方米。礦化度大於5.0克/升,水質差,基本無利用價值。
根據地下水的分佈及賦存條件,安定區境內地下水可分為四種類型:基岩裂隙水、碎屑岩類孔隙裂隙水、黃土孔隙裂隙水、鬆散岩類孔隙水。

土壤

安定區土壤,分黑壚土、灰鈣土、黃綿土、潮土等4個土類,6個亞類,28個土屬,105個土種。黑壚土是安定區內主要土壤類型。多發育在風積和次生黃土母質上,局部地區為殘積、坡積母質。分佈於廣大丘陵地區和東南部中山區。占土地總面積的78.2%。以地形結構對水熱條件的再分配作用及海拔高度而分為3個亞類:一般在海拔2300米以上為黑麻壚土,2100-2300米為黑壚土,2000-2100米為淡黑壚土。
黑麻壚土(IA)發育在殘積、坡積母質上。面積37.38萬畝(其中耕地25.72萬畝)黑土壚土總面積的8.7%。主要分佈在2300米以上的西南部山區黑土土(IB)主要分佈在2100-2300米的南部和中部丘陵區,北部丘陵區上部小面積存在。母質為黃土狀物質。淡黑壚土(IC)面積247.32萬畝(其中耕地16.67萬畝),是黑壚土總面積的58%。主要分佈在海拔2000-2100米的北部和中部丘陵區,與灰鈣土相接,南部較少。

植被

安定區風光
安定區風光
安定區農作物植被約171.54萬畝,佔全區土地面積的31.4%;草地植被約153.01萬畝,佔全區土地面積的28%;人工造林植被約124.16萬畝,佔全區土地面積的22.7%。
草地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藜科、莎草科植物為最多,其次有豆科、蒺藜科、蓼科、瑞香料、毛茛科等。針茅草是各類草地的建群種,各類草地的陰坡、陽坡、梁峁頂部、丘陵及溝谷地均有分佈。梁峁頂部常有冷蒿、無莖萎陵菜、鐵稈蒿、艾蒿、地椒群落;陰坡下部為本氏針茅、細葉苔群落;陽坡下部石礫山坡、梯階等處為針茅、扁穗冰草、紫苑群落;溝灘、鹼坡則以針茅、茵陳蒿佔優勢。除建群種外,伴生有駱駝蓬、二裂萎陵菜、野蔥、箭葉旋花、旱地野菊、鹼蓬、粗紫雲英等雜草。草地植被分為三類。
乾旱草原植被分佈於魯家溝、白碌、石峽灣、葛家岔、新集5個鄉鎮的49個行政村。佔地面積135.14萬畝,有草地76.01萬畝,為全區草地總面積的49.6%。主要生長本氏針茅、短花針茅、賴草、冷蒿、艾蒿、鐵桿蒿、錦雞兒、駱駝蓬、小黃菊、芨芨草、萎陵菜等。
濕潤草原植被分佈於鳳翔、巉口、稱鉤驛、青嵐山、西鞏驛、李家堡、葛家岔、新集、符家川、內官營、團結、寧遠、香泉、石泉、杏園15個鄉鎮的228個行政村。佔地面積375.66萬畝,有草地54.71萬畝,為全區草地總面積的35.8%。植被以禾本科、菊科為主,還有適量的薔薇科。主要草種為本氏針茅、冷蒿、無莖萎陵菜、野棉花、茵陳蒿、細葉鳶尾及多種蒿類和菊類。
草原化草甸植被分佈於高峰鄉的全部村,內官營鎮的勤寶、嘴頭、大庄、陡寨、南陽、關廳、中南、瓦窯灣、董家灣村,香泉鎮的泉灣、雙廟、花屏、青崗、中庄村,杏園鄉的牛營、李家河、白虎、張家山村。佔地面積36.59萬畝,有草地22.29萬畝,為全區草地總面積的14.6%。植被主要有冷蒿、無莖萎陵菜、地椒、扁穗冰草、阿爾泰紫苑等。
南部喬北灌和南部喬灌結合是安定區造林的特點。面積上,北部大較集中,南部小又分散;蓄積上,南部立地條件較好,活立木蓄積量大,北部條件差,蓄積量小;樹種上,南部以喬木林為主,楊樹較多,北部以灌木林為主,檸條較多;垂直分佈上,山脊及坡面以灌木為主,溝壑與川台地以喬木林為主。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安定區風光
安定區風光
安定區地處內陸腹地,遠離海洋,海洋潮濕空氣隨季節風到達本區時,因沿途受群山的阻隔消耗,空氣中水份含量已為數不多,因而成雨機會少,降水歷時短,降雨量稀少,是一個水資源不充足的黃土丘陵地帶,淡水資源較為缺乏。在區域分佈上南多北少,由北部370毫米左右向南漸增為420毫米左右,且降水量極為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68%左右,多以局地暴雨和雷陣雨形式出現,對土壤補給的有效降水很少,作物播種及幼苗生長期(3-5月)的降水僅佔20.8%。全區年均降水量1960年代為436.6毫米,1970年代為429.9毫米,1980年代為376.3毫米,1990年代為372.6毫米,2000年代為374.1毫米。

土地資源

安定區總流域面積為364592.38公頃,其中耕地162356.30公頃,園地18.94公頃,林地77032.91公頃,草地77610.30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4133.4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7290.23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087.68公頃,其他土地23062.53公頃。由於安定區地處隴中黃土丘陵區,農用地的自然質量處於較低水平,自然質量等別分為4-12等,其中,4等地最多,面積46921.71公頃,佔全區分等面積的28.90%,主要分佈在石峽灣鄉、寧遠鎮、內官營鎮;10等地最少,面積11.22公頃,佔全區分等面積的0.01%,主要集中在內官營鎮。
農用地自然質量利用等別分為1-6等,其中,2等地最多,面積126240.72公頃,佔全區分等面積的77.76%,主要分佈在李家堡滇、寧遠鎮、西鞏驛鎮;5等地最少,面積127.95公頃,佔全區分等面積的0.08%,主要分佈在鳳翔鎮、內官營鎮。農用地等別等別分為1-4等,其中,1等地最多,面積142653.04公頃,佔全區分等面積的87.87%,主要分佈在巉口鎮、李家堡鎮、內官營鎮;面積較小的為3等地,共36.2公頃,佔全區分等面積的0.02%,主要集中在團結鎮、香泉鎮。

植物資源

一、栽培植物
(一)農作物
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64個品種)、莜麥(6個品種)、蕎麥(3個品種)、豌豆(6個品種)、扁豆(5個品種)、穀子(5個品種)、糜子(6個品種)、玉米(16個品種)、馬鈴薯等。
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11個品種)、油菜、芸芥、黃芥、向日葵(3個品種)等。
草種有紫花苜蓿、格林苜蓿、草木樨、紅豆草、沙打旺、箭舌豌豆等。
蔬菜瓜類主要有甘藍、白菜、油菜、菜花、蘿蔔、胡蘿蔔、苤藍、蕪菁、茄子、蕃茄、辣椒、蕃瓜、蕃瓜、黃瓜、西瓜、香瓜氏、香瓜、芹菜、香菜、茴香、生菜、菠菜、豆角、豇豆、菜豆、苦豆子、韭菜、大蔥、大蒜、洋蔥、菊芋、百合、黃花、蘑菇等。
(二)樹木
楊、柳、榆、杏、桃、梨、蘋果、櫻桃、臭椿、油松、側柏、槐樹、桑樹、核桃、花椒、李子、檸條、酸刺、白刺、野枸杞、榆葉梅等。
(三)花卉
園栽花卉:牡丹、玫瑰、黃薔薇、野刺玫、紫丁香、月季、秋海棠、迎春、探春、海棠、夾竹桃、金銀花、石榴、芍藥、大麗花、草菊花、繡球、萱草、牽牛花、金盞菊、金絲蓮、馬蘭花、荷包花、土紅花、美人蕉、水紅花等。
盆景花卉:金鐘、紫銅錘、仙人掌、荷花令箭、金錢樹、老來紅、黃揚、冬青、白天鵝、大富貴、一串紅、君子蘭、文竹、夜來香、吊蘭、金邊蘭、紅珊瑚、馬蹄蓮、紫蘿蘭、五色梅等。
(四)藥用植物
黨參、當歸、甘草、生地、黃芪、黃柏、柴胡、大黃、秦艽、蘆根、麻黃、何首烏、板蘭根、白芷、扁蓄、蒲公英、狗尾草等。
二、野生植物
野燕麥、賴草(冰草)、畫眉草、芨芨草、蘆葦、艾蒿、黃蒿、臭蒿、灰葉黃花、天藍苜蓿、灰綠藜、蟲實(土名“綿蓬”)、蘺子草(土名“惡蓬”)、薺菜、野油菜、香茅草、牛角花、黃蓮花、香根芹、小花針茅、細葉苔、鐵線蓮、雞冠花草、麻葉草、野百合、狼尾草、駱駝蓬、黃花草等。

動物資源

安定區風光
安定區風光
一、飼養類
(一)獸類
牛:本地牛、秦川牛、早勝牛、荷斯坦奶牛、魯西黃牛、蒙古牛、新疆雜種黃牛、安西黃牛等。
驢:本地驢、關中驢、慶陽驢、河西驢。
騾:馬騾、驢騾。
馬:蒙古馬、伊犁馬、河曲馬、山丹馬、黃香溝馬、肅南馬、雜種馬。
駱駝:阿拉駱駝駝。
豬:杜洛克豬、瘦肉型豬、長白豬、甘肅白豬、甘肅黑豬、內江豬、“獅子頭”、雜種豬。
羊:蒙古羊、灘羊、小尾寒羊、新疆細毛羊、甘肅高山細毛羊、奶山羊、本地山羊、波爾山羊、道賽特、波德代、薩福克、特克塞爾、雜種羊。
兔:力克斯兔、公羊兔、中國白兔、哈白兔、安哥拉長毛兔、青紫藍、大耳兔、塞北兔。
狗:本地狗、獅娃狗、狼狗、改良狗、家養品種繁多的寵物狗等。
貓。
(二)禽類雞:伊莎褐、安卡紅、黃金褐、羅曼、黃羽、AA肉雞。
另有鴨、鵝、鴿子、鵪鶉等。
(三)昆蟲類蜂:中蜂、意蜂。
(四)鱗介類魚:草魚、白鰱魚、花鰱魚、鯉魚等。
二、野生類
(一)獸類
狼、狐狸、高原兔(野兔)、旱獺、獾豬(土名“竄豬”)、蝙蝠、家鼠、倉鼠、鼯鼠、沙土鼠(土名“黃老鼠”)、金花鼠(松鼠)、中華鼢鼠(土名“瞎瞎”)、黃鼬等。
(二)禽類
麻雀、喜鵲、白臉山雀、紅嘴鴉、野雞、野鴿、烏鴉、貓頭鷹、啄木鳥、戴勝、布穀鳥、燕子、鳶(老鷹)、火燕等
(三)爬蟲及節肢類
蛇、蜥蜴、伊威(土名“麻鞋底”)、蚰蜒、沙沙、蜘蛛、蚯蚓等。
(四)水生及兩棲類
青蛙、蟾蜍、魚等。
(五)昆蟲類
蝗蟲、甲蟲、螞蟻、蒼蠅、蚊子、蚜蟲、跳蚤、蛾子、野蜂等。
由於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人為的捕殺和毒害,野生動物的種類及數量逐年減少,有的已在本地絕跡。

礦產資源

安定區境內地表黃土廣布,基岩出露不多,成礦地質構造所見甚少,尚未發現有工業價值的礦藏。1979年,甘肅省地質局地質二隊在李家堡公社鏵尖堡經鑽探取樣,發現含有微量鐵、銅的礦石。按地質構造推測,似為縣西榆中縣高崖至興隆山帶的“興隆山銅、鋁礦產遠景區”的延伸。在寧遠公社營鑽探探取樣,發現微量黃鐵礦。在興隆山北緣有侏羅紀水岔溝及祁家坡煤礦點;會寧炭山,蓋家岔等地有侏羅紀地層出露。其間安定區巉口至暖泉一帶,亦值得注意地下侏羅紀煤礦的賦存。西鞏驛鎮南河村暖泉社,有地下熱水從沿華家嶺北麓—西鞏驛暖泉大斷層上盤的旦紀結晶灰岩中湧出。有明顯露頭4處:1號泉水溫28℃,2號泉水溫35℃,3號泉水溫23℃.4號泉水溫29℃。總流量215立方米/晝夜,水無色透明,總礦化變2.7克/升。安定區內建築材料以石塊、礫石、河沙、石灰石等為主,關川河及其支流西河流域為主要產地。石膏、料礓石等散見於全區各地。以紅粘土、次生黃土燒制的磚瓦,亦為重要的建築材料。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12月,全區12鎮7鄉。區政府駐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公園路1號。
街道永定路街道
中華路街道
福台路街道
鳳翔鎮
內官營鎮
巉口鎮
稱鉤驛鎮
魯家溝鎮
西鞏驛鎮
寧遠鎮
李家堡鎮
團結鎮
香泉鎮
符家川鎮
葛家岔鎮
白碌鄉
石峽灣鄉
新集鄉
青嵐山鄉
高峰鄉
石泉鄉
杏園鄉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末,安定區常住人口43.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74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48.18%,比重比上年末提高1.9個百分點;農村人口22.31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51.82%,比重比上年末下降1.9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4.49‰,比上年提高2.05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7.76‰,比上年提高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68‰,比上年提高1.05個千分點。
其中:0-14歲人口5.95萬人,佔比13.82%;15-64歲人口32.17萬人,佔比74.73%;65歲及以上人口4.93萬人,佔比11.45%。
2021年7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發布,安定區常住人口422383人。

經濟


綜述

安定區風光
安定區風光
初步核算,全區地區生產總值114.76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55億元,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20.26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76.96億元,增長3.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5.3∶17.7∶67.0。
2020年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24.10億元,比上年增長6.6%,佔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21.0%,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截止2020年底,全區176個貧困村全部退出,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

農業

2020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7.67億元,比上年增長5.9%。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45.44萬畝,比上年增長0.1%。其中,夏糧面積15.63萬畝,下降15.2%;秋糧面積129.81萬畝,增長2.3 %。油料面積6.64萬畝,下降4.5%;蔬菜面積19.96萬畝,增長14.7%;中藥材面積1.76萬畝,增長137.3%;果園面積0.67萬畝,增長0.02%。
2020年糧食產量40.92萬噸,比上年增長3.4%。其中,夏糧產量2.83萬噸,下降18.4%;秋糧產量38.09萬噸,增長4.9%。油料產量0.96萬噸,下降1.6%;蔬菜產量29.38萬噸,增長30.6%;中藥材產量0.65萬噸,增長109.0%;園林水果產量3431.12噸,增長0.2%。
2020年末大牲畜存欄8.3萬頭,比上年增長22.9%。其中牛存欄6.85萬頭,增長33.9%;大牲畜出欄2.10萬頭,增長51.3%。其中牛出欄2萬頭,增長60.4%。羊存欄35.45萬隻,增長19.4%;羊出欄24.2萬隻,增長17.9%。生豬存欄13.67萬頭,增長137.2%;生豬出欄6.6萬頭,增長4.7%。

工業和建築業

2020年工業增加值9.72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1%。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中: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6%;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7.1%。按行業分,醫藥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三大行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4.2%,醫藥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6.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中:飼料3.86萬噸,下降5.9%;商品混凝土19.74萬立方米,增長14.0%;水泥91.18萬噸,下降4.2%;金屬緊固件3.12萬噸,下降14.7%;玻璃產品 126.29萬平方米,增長34.5%;中成藥0.15萬噸,下降5.5%。
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4%。其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75億元,比上年增長8.4%;實現利潤總額1.86億元,下降10.4%;主營業務成本24.27 億元,增長8.3%。
2020年建築業增加值10.56億元,增長8.6%。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45家,比上年減少4家。

服務業

2020年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3.87億元,比上年下降0.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54億元,增長1.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12億元,下降9.5%;金融業增加值13.55億元,增長4.8%;房地產業增加值3.37億元,增長6.3%;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8.93億元,增長10.9%;非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30.43億元,增長3.6%。
2020年末公路總里程2368.2公里。其中,國省道和高速公路7條334.5公里,農村公路304條2033.7公里。全年鐵路貨運量20947噸,鐵路客運量123.7萬人次。全年公路貨運量1995.70萬噸,貨運周轉量31.69億噸/公里。

國內貿易和招商引資

2020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03億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商品零售額55.36億元,下降0.2%;餐飲收入額4.67億元,下降8.8%。
全年實現批發業銷售額36.45億元,比上年下降2.6%;零售業銷售額51.86億元,增長1.4%;實現住宿業營業額0.82億元,下降10.2%;餐飲業營業額3.90億元,下降7.9%。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9.0%,煙酒類增長0.4%,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5.7%,化妝品類增長11.5%,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47.5%,中西藥品類增長58.3%,石油及製品類下降0.4%,汽車類增長14.0%。
2020年全年實施招商引資項目23項。其中,省外到位資金33.55億元,增長15.9%。

固定資產投資

2020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6.7%。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下降17.3%;第二產業投資下降9.0%,其中工業投資下降9.0%;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1.6%,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64.0%。民間投資下降6.1%。
2020年全年項目投資比上年增長24.6%。其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7個行業投資增長;農林牧漁業,製造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6個行業投資下降。
2020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6.7%,其中住宅投資下降10.0%。房屋施工面積235.04萬平方米,增長7.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129.25萬平方米,下降10.8%。商品房銷售面積55.96萬平方米,增長17.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0.86萬平方米,增長21.0%。

財政和金融

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41億元,比上年增長3.27%。其中,稅收收入3.26億元,下降6.61%;非稅收入1.15億元,增長47.66%。從主體稅種看,國內增值稅1.17億元,增長0.33%;企業所得稅0.13億元,增長4.64%;個人所得稅0.07億元,增長24.6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39億元,下降8.9%。
2020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04.86億元,比上年增長9.35%;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32.1億元,增長10.45%。

文化


文物古迹

安定區境內有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大量遺存,先後出土了國家級文物“新莽權衡”和省級文物“西夏金卷”、明代木板彩繪、唐代雕塑、新石器時代彩陶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稱類別名錄等級
定西剪紙民間美術國家級
隴中小曲曲藝省級
傳統書畫裝裱與修復技藝傳統技藝省級
榫卯木製手工製作技藝傳統技藝省級
隴中十三花宴席製作技藝傳統技藝省級

交通


安定區
安定區
安定區距省城蘭州98公里。隴海鐵路和310、312國道,青(島)蘭(州)、連(雲港)霍(爾果斯)高速公路以及寶蘭客運專線、蘭渝鐵路穿境而過,定西支線機場和定西—平涼—慶陽快速鐵路啟動建設。
2017年,安定區共續建普通省道3條4段,總投資9.59億元;新建普通省道改造2條、縣鄉道改造1條,總投資1.46億元。實施自然村通硬化路,總投資2億元。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安定區有各級各類公辦學校207所,其中,高級中學2所、完全中學5所、初級中學19所、九年制學校15所、小學65所、幼兒園99所、職業學校1所、特教學校1所,另有教學點51個。在校學生64779人,其中,普通高中5785人,職業學校2031人,初中11047人,小學23291人,特殊教育學校63人,幼兒園15221人。全區高考本科上線2250人,上線率38.6%。

科學技術

2017年,安定區共爭取省級科技項目15項,爭取到位科技項目經費548萬元,其中科技“小巨人”計劃1項,爭取資金100萬元;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項,120萬元;重點研發計劃1項,40萬元;創新基地和人才計劃2項,100萬元;中小企業創新基金計劃1項,22萬元;各類創新平台建設獎補資金68萬元;知識產權計劃1項,20萬元;創新創業小微企業(團隊)1項,5萬元;爭取市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27萬元。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培訓,引導企業申報專利,共專利申請受理166件,授權專利108件,全區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達到2件,有4家企業的發明專利獲得甘肅省首件授權發明專利獎勵。

文化體育

2017年,安定區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1.58億元,同比增長44.75%,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97%。全區有廣播發射台2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3.01%;有電視發射台43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05%。全區擁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藏書12萬冊。全區有民間文化社團218個,其中已註冊9個;全區共建成“鄉村舞台”209個。
截至2017年末,安定區體育總會有單項協會17個,俱樂部9個,有文體活動站點40個(其中鄉鎮文體站9個)。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975人,其中國家級24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不斷增加,人數達14.8萬人,佔全區總人口的31.5%。

醫療衛生

截至2017年末,安定區共有區級醫院3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院(所)1所,中心衛生院6家、鄉鎮衛生院1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所。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數2469張,衛生技術人員132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593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17年末,安定區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297人,比上年增加95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3660人,比上年增加293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4469人,比上年增加642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4487人,比上年增加305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6412人,比上年增加576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27784人,比上年增加3053人。

旅遊


風景名勝

景點簡介圖片
西岩山公園位於定西城區西山,西行上山,國家AA級旅遊景區,始建於明代,后遭兵燹。民國年間,邑人重修大雄殿、藏經樓、彌陀殿、金剛殿,明清宮殿結構。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定西城隍廟位於玉湖公園內,始建於金宣宗興定年間,屢遭毀壞。今按原建築群布局重修,建成大殿、寢殿、藥王殿、龍王殿、東西諸殿、十王殿、鐘樓、鼓樓、戲樓,殿內陳列孔子木雕、孔子聖跡圖、七十二賢人,是廣大民眾祭祀孔子之地。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東湖公園位於定西新城區。佔地面積2145畝,總體布局以市委辦公大樓為核心,大、小鹼溝兩條綠化長廊左右環抱,與人工湖景觀構成半圓弧形,兩縱兩橫城市主幹道路橫貫其中,是一處集文化、休閑、娛樂、健身和觀光為一體的開放式公園。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掌金山城隍廟位於定西城南,石羊嶺下。始建於金興定年間,原址在今大城小學。自許公鐵堂任職安定縣令,始以文天祥為本縣城隍,邑人仰望文山高風亮節,歲時祭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七台山興雲寺始建於元末明初,原址位於定西城區東山,俗稱“串串廟”。1998年,選址七台山重建。相繼建成大型文化廣場、山門、踏台和歸一宮、天慈宮大雄寶殿、媽祖殿、土地司、鍾亭、鼓亭、觀音殿、孔廟、兜率宮、三清宮等殿閣。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內官營烈士公園原址位於內官營中學門口,始建於1951年10月,中心建有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五角碑亭。紀念碑正面刻有“為人民而死”5個大字,背面鐫刻著陳超群、程振綱、楊積璽、王英才、陳清俊五烈士事迹。2010年5月,烈士紀念亭、紀念碑整體搬遷至錦雞塬東側杏樹灣。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石門水庫位於符家川鎮長豐村。1978年建成投入使用,其後列為關川河治理重點小流域,上壩攔泥,下壩蓄水,防止淤泥阻塞,為安定區境內灌溉面積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的水庫。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安定區[甘肅省定西市下轄區]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6日,入選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0年4月,入選由《小康》雜誌社聯合多個國家權威部門和專業機構開展的“2020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榜單。 
2020年10月10日,被甘肅省教育廳確立為甘肅省第一批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 
2020年11月,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0年12月22日,入選全國第五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1年1月14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的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名單。 
2021年4月,入選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縣”創建推評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