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男,1951年9月出生於四川省成都,畢業於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企業家,高級工程師。現任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
1982年,劉永好與三位兄長一道,辭去公職到四川農村創業。隨後8年,創出了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希望集團。1995年5月15日,劉氏四兄弟資產重組,各自發展,劉永好組建了新希望集團並任董事長。2013年5月22日,劉永好透漏將不再擔任董事長。劉永好之女劉暢進入董事名單。2020年8月,劉永好任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劉永好先後榮獲中國十佳民營企業家、中國改革風雲人物、中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等榮譽。2020年11月,劉永好家族位列《2020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第31。2021年,《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發布,劉永好及家族以121億美元的財富排名第182位。
人物關係
劉永好董事長
1992年和1995年兩次對原有的管理體制進行了調整並明晰產權。
1995年5月15日,劉氏四兄弟明晰產權並進行資產重組,從此分開各自發展。劉永言創立大陸希望公司,劉永行成立東方希望公司,劉永美建立華西希望公司,而劉永好組建了新希望集團並任董事長。
1996年,劉永好組建了新希望集團。該集團聘有上萬名員工,共有80多家企業,海外有4家公司。新希望產業範圍涉及飼料、乳業及肉食品加工、房地產、金融與投資、基礎化工、商貿物流、國際貿易等領域。劉永好在新希望集團的迅速崛起中作出很大貢獻,其企業思維和創新精神受到好評。為此,他在前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2000亞洲之星”。新希望集團亦獲得中國企業協會授予的企業傑出管理獎。
在1993年,劉永好先生作為新任的全國政協委員,與中國工商界的一批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中國民生銀行的提案。這一提案得到中央的支持。並在1996年初正式組成。民生銀行已於2000年初在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新希望是民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劉永好先生連續兩屆當選為該董事銀行副長。
1993年,劉永好先生等聯合國內9位民營企業家聯名發出倡議,動員民營企業家們到中國西部貧困地區投資辦廠,培訓人才,參與社會扶貧。這一舉措旨在響應中國政府提出的用本世紀最後7年時間消除8000萬人貧困的“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經濟社會目標。這項倡議及其行動被稱為“光彩事業”,它引起了中國民營企業界的熱烈反響,全國先後有3800民營企業家參與進來,包括來自香港和澳門的企業家。光彩事業的實踐對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的生活、增加就業、繁榮地方經濟等均起到了很大作用。新希望集團作為倡議者之一,更扮演了積極參與的角色。在中國西部和中部的貧困地區投資近2億元,興建14家光彩事業扶貧工廠。劉永好因此榮獲全國光彩事業金質獎章並被推選為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2000年他還代表中國民營企業界出席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特別會議,向世界同行介紹中國的光彩事業。
2013年5月22日,劉永好在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透露,將不再擔任董事長。劉永好之女劉暢則進入董事名單。
2020年8月,擔任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2021年7月28日,劉永好旗下上市平台新希望服務發布正面盈利預告,預計2021年上半年經調整股東應占凈利潤同比增長超80%。
劉永好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時間 | 全稱 | 結果 |
2021年 | 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 121億美元,第182位 |
2021年3月5日 | 2021胡潤全國政協委員企業家十強 | 第8位 |
2021年3月2日 | 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 | 1,250億元人民幣,第100位 |
2021年1月22日 | 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民營經濟先進個人 | 獲獎 |
2021年1月 | 2020中國企業家 | 獲獎 |
2020年 | 2020中國品牌人物500強 | 排名第37位 |
2020年 | 2020年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 | 880.8億元人民幣,排名第31名 |
2020年 | 2020新財富500富人榜 | 539.8億元,第34位 |
2020年 | 2020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 | 123億美元,第98位 |
2019年 | 2019年胡潤百富榜 | 800億元人民幣,排名第26名 |
劉永好參加活動
2021年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鄉村振興需要人才。但是,現在每年專業院校近70%的農業類畢業生轉行從事非農產業,造成人才流失。劉永好認為,為留住人才,應加快“新農人”培育。他建議,實施“農業人才下鄉”計劃,國家拿出一部分經費支持應屆畢業生到農村就業,可採用每年每人補貼1萬元、連續補貼3年的辦法,縮小與在城就業的收入差距,培育出更多的農村科技人才,才能推動農業技術更好發展。
“談豬肉自由:應該培育有競爭力的原種豬”
應繼續支持以家庭為核心的中小散戶適度養殖,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幫助小散戶加快轉型升級。同時,對規模化養殖企業設置有梯度的准入資格,運用宏觀調控手段預防產能過剩。
同時,由農業農村部牽頭,聯合相關部門,通過大數據、物聯網實現飼料、育種、養殖、屠宰、加工、消費終端各環節數據共享,密切監測全產業發展動態,定向定時公布相關產能數據,引導理性投資,以降低豬周期波動幅度,減少信息滯后帶來的豬周期波動的風險。
“披露新規劃:五年內投資500億用於鄉村振興”
要發起民營企業參與鄉村振興的倡議,鼓勵更多民營企業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投身“萬企興萬村”行動。同時,也要發揮財政資金投入引領作用,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產業引導基金,支持鄉村產業發展。要將組織再造和文化再造以數字化的方法結合起來,以新商業文明促進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