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孫

北宋大將劉平的孩子

劉季孫(1033~1092)北宋詩人,蘇軾稱其為“慷慨奇士”。字景文,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大將劉平之子。

基本內容


劉季孫(一○三三~○九二)。字景文,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平子。仁宗嘉祐間,以左班殿直監饒州酒務,攝州學事(《石林詩話》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庫副使為兩浙兵馬都監。因蘇軾薦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傳,性好異書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祿賜盡於藏書之費。事見《東坡全集》卷六三《乞賻贈劉季孫狀》、《東都事略》卷一一○《劉平傳》。劉季孫詩,據宋王十朋《東坡詩集注》等書所錄,編為一卷。題屏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裡閑。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傳說宰相王安石巡視來到劉季孫任上,非常不滿,本來想治他的罪,結果在屏風上看到了這首詩,大加讚賞,"嘉嘆久之,升車而去,不復問務事."劉季孫因此躲過一難.

詩作軼事


劉季孫早年任饒州酒務一官時。宋時官府壟斷酒業,個體酒戶只能從官辦的酒廠批發酒來零售,劉季孫就管這事,類似於現在的煙草專賣局局長。時任提點江南東路刑獄王安石巡視來到劉季孫任上,非常不滿,本來想治他的罪,結果在屏風上看到了下列詩,大加讚賞,嘉嘆久之,升車而去,不復問務事。劉季孫因此躲過一劫。

作品


【題屏】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裡閑。
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文人詩贈


蘇軾

【和劉景文雪】
占雨又得雪,龜寧欺我哉。似知吾輩喜,故及醉中來。
童子愁冰硯,佳人苦膠杯。那堪李常侍,入蔡夜銜枚。
【劉景文家藏樂天身心問答三首戲書一絕其後】
淵明形神自我,樂天身心相物。而今月下三人,他日當成幾佛?
【贈劉景文】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和劉景文見贈】
元龍本志陋曹吳,豪氣崢嶸老不除。失路今為噲等伍,作詩猶似建安初。
西來為我風黧面,獨卧無人雪縞廬。留子非為十日飲,要令安世誦亡書。
【喜劉景文至】
天明小兒更傳呼,髯劉已到城南隅。尺書真是髯手跡,起坐熨眼知有無。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我聞其來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塵土惡,朝來清雨濯鬢須。相看握手了無事,千里一笑毋乃迂。
平生所樂在吳會,老死欲葬杭與蘇。過江西來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吳姝。
新堤舊井各無恙,參寥六一豈念吾。別後新詩巧摹寫,袖中知有錢塘湖。

張耒

【送劉季孫赴浙東】
將軍好書如郄縠,文史隨船三萬軸。吟詩坐嘯士賈勇,不學虎頭飛食肉。
念昔先君得佳句,歸見兒童詫珠玉。乖離存沒偶不死,十年遇公拜還哭。
堂堂山西忠勇后,凜凜典刑在眉目。總戎南下聊復爾,健虜黠羌要頗牧。
戈船水犀士扼虎,三江太湖浪翻屋。丈夫為將亦不惡,寂寞揚雄老天祿。

王安石

【答劉季孫】
偶著儒冠敢陋今,自憐多負少時心。輊軒已任人前後,揭厲安知世淺深。
挾策有思悲慷慨,負新無力病侵淫。愧君綠綺虛投贈,更覺貧家報乏金。

蘇軾薦文


【乞賻贈劉季孫狀】
元祐七年十月某日,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書蘇軾狀奏。臣等竊聞仁宗朝趙元昊寇,延州危急,環慶將官劉平以孤軍來援,眾寡不敵,奸臣不救,平遂戰歿,竟罵賊不食而死。詔贈侍中,賜大第,官其諸子慶孫、貽孫、宜孫、昌孫、孝孫、保孫、季孫等七人。諸子頗有異材,而皆不壽,卒無顯者。家事狼狽,賜第易主。獨季孫仕至文思副使,年至六十,篤志好學,博通史傳,工詩能文,輕利重義,練達軍政,至於忠義勇烈,識者以為有平之風。性好異書古文石刻,仕宦四十餘年,所得祿賜,盡於藏書之費。近蒙朝廷擢知隰州,今年五月卒於官所。家無?石,妻子寒餓,行路傷嗟。今者寄食晉州,旅櫬無歸。臣等實與季孫相知,既哀其才氣如此,死未半年,而妻子流落,又哀其父平以忠義死事,聲跡相接,四十年間,而子孫淪替,不蒙收錄,豈朝廷之意哉?今執政侍從多知季孫者,如加訪問,必得其實。慾望朝延特詔有司,優與賻贈,以振其妻子朝夕饑寒之憂,亦使人知忠義死事之子孫,雖跨歷歲月,朝廷猶賜存恤,於獎勸之道,不為小補。季孫之子三班借職璨,見在京師,乞早賜指揮。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貼黃。季孫身亡,合得送還人為般擎。女婿兩房,並已死盡。其喪柩見在晉州,無由般歸京師。欲乞指揮晉州,候本家欲扶護歸葬日,即與差得力廂軍三十人,節級一人,般至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