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滴

霧滴

是懸浮在近地面空氣層中直徑介於幾個微米到100μm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農諺科技術語。秋日早上多見.

正文


指從漂浮霧霧滴所沾濕的樹木和其他物體上落到地面上的水滴。針葉樹的葉有利於霧滴聚集;在山區霧滴可給山林提供足夠的水。夏季多霧而幾乎無雨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在一個夜晚霧滴可形成多達 1 毫米的降水。

霧滴能浮在空中不落下的原因


霧滴和雨滴的主要成分都是水,它們的密度是差不多的。霧滴的沉降速度與其密度和大小有關,大小這一點的影響更大。空氣是一種流體,具有一定的黏度。霧滴在下降的過程中會與空氣這種介質發生相互作用,甚至會產生複雜的湍流現象,因此與真空中的自由落體有很大不同。根據斯托克斯定律大氣顆粒物的沉降速度與顆粒物直徑的平方、顆粒物與空氣的密度差、重力加速度等成正比,與空氣的黏度成反比。從空氣中凝結生成的小霧滴,粒徑一般在1~10微米左右,因此它們的沉降速度很慢,會長時間飄浮在空中。實際上,雲和霧非常相似,都是由小液滴組成的,只不過雲是在高空而霧貼近地表。雲如果要降雨,就需要在短時間內形成大量的雨滴。雲中的小液滴要變成雨滴,一方面是通過自身不斷凝結變大,而更重要的是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雲中大量水滴相互碰撞結合形成雨滴。雨滴的直徑大約是霧滴的100倍,因此會以很快的速度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