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桃城鎮的結果 展開
- 浙江安吉縣民國期間的別稱
- 福建省永春縣轄鎮
- 廣西大新縣桃城鎮
桃城鎮
福建省永春縣轄鎮
永春縣桃城鎮桃城鎮地處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福建省百強鄉鎮之一。
永春縣轄鎮,縣政府駐地。位於縣境東部。面積7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4379人(2010年六普)。轄14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東嶽。206、306省道公路過境。名勝古迹有牛頭寨新石器時代遺址,始建於唐代的桃溪惠明寺,留安山公園。
桃城鎮
1958年建城關公社,1986年更名桃城鎮。1996年,面積71.8平方千米,人口5.6萬人,轄留安、榜頭、南星、花石、濟川、德風、卧龍、長安、張埔、豐山、洛陽、上沙、姜蓮、倉山、外丘、洋上、大坪17個行政村和桃城、桃溪、環翠、桃東、化龍5個居委會。2000年常住人口63019人(五普)。2003年末,人口62239人。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001121桃城社區 | 012122卧龍社區 |
002121桃東社區 | 013122長安社區 |
003122桃溪社區 | 014122張埔社區 |
004122化龍社區 | 210122豐山村 |
005122環翠社區 | 211122洛陽村 |
006122德風社區 | 212220上沙村 |
007122留安社區 | 213220姜蓮村 |
008122榜頭社區 | 214220侖山村 |
009122南星社區 | 215220外丘村 |
010122花石社區 | 216220洋上村 |
011122濟川社區 | 217122大坪村 |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7200公頃,常住人口101265人。
基本概況
宋至清,先後分屬集慶鄉迎福里十三都、和風裡二十五都、善政鄉昭善里十四都、清白里十九都,民康鄉鳴琴里二十都。民國時期先後劃為桃安鄉、合作鄉、桃城鎮、桃源鎮、福陽鄉。
新中國成立至1958年,先後為第四區、第七區、縣直轄鄉、城關區、城關鎮,部分村曾屬東平鄉、化龍鄉。1958年成立城關人民公社,1971年化龍公社併入。1980年改稱城郊公社,劃出桃城、環翠併入成立城關鎮。1984年城郊公社改稱城郊鄉。1986年5月,撤銷城關鎮和城郊鄉,成立桃城鎮。全鎮轄區面積72平方公里,下設17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總人口近6.12萬人。現有7條主要街道,即“八二三”東路、環城路、桃源路、衙口街、後路街、北門街、桃城路等。
桃城,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歷史上,以其“桂亭織畫”、“翹松詩詞”和“桃陵書法”一起被譽為永春三絕。自有記載以來,就有兵部尚書、將軍、探花、大學士等歷史名人,藝術家、實業家、名流人士不計其數。
諸如: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永春第一個進士盛均,南唐後主李煜詔贈太尉、靈州大都督的留從效,淳熙十六年(1189年)端明殿學士、丞相留正,乾隆五十八年欽點探花周自超,1914年為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獨立軍司令余逢時,1906年舉人鄭翹松,新中國成立后永春紙織畫創作第一人黃永源等。
旅居海外的僑胞、港澳台胞達9萬多人。新加坡著名僑領陳金聲、李尚維,馬來西亞著名僑領李延年,畫家李家耀,實業家丹斯里拿督陳志遠、拿督陳志成,首相署部長拿督章家傑,工商巨子鄭文堯、鄭棣、鄭景新,拿督陳振南,菲律賓著名華人實業家周卿雲,香港永春同鄉會永遠榮譽會長周守仁,台北市永春同鄉會顧問王超英,知名將軍畫家余承堯,當代詩人余光中等都是桃城人。
桃城鎮
陶瓷燈具
今日桃城繁花似錦,處處春滿園,作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桃城鎮正以其優越的地理條件,豐富的物產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高效的辦事效率,成為海內外各位鄉賢,各界朋友,投資興業,觀光旅遊的首選地點,桃城明天更美好!
境內名勝古迹甚多,有始建於北宋慶曆年間的文廟,現存“萬世師表”、“生民未有”二塊題匾,分別為康熙、雍正御筆親書。建於唐大中年間的惠明寺,初名臨水寺,又名永春小開元。建於唐代的垂雲寺,俗稱大鵬岩等。最有影響的當數留安塔,為當今永春的標誌。相傳有位略懂地理的縣官,發現縣城附近的留安山為“倒背”,故永春百姓貧窮,就在留安山上築塔,以拯救黎民百姓,塔為石構密檐,素麵實心,七層八角。1961年被強颱風摧倒,1984年,港澳同胞顏彬聲、梁披雲和陳吳愛惜捐資重建。如今富裕起來的永春人,又積極興建留安山公園。
桃城鎮
2020年11月,被表彰為福建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