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躁

臟躁

臟躁,一種婦女疾病。

簡介


● 英文名稱:Hysteria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婦產科

古籍摘選


● 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並治》)

名詞解釋


● 以精神抑鬱,心中煩亂,無故悲傷欲哭,哭笑無常,呵欠頻作為主要表現的情志疾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臟躁是一種情志疾病,多見於女性。

臨床表現

● 本病為發作性精神疾患,表現為精神抑鬱消沉,無故自悲傷,情緒不能自制,無緣由嘆息。
● 亦可出現喃喃自語,呵欠頻作,精神異常等。

病因病機

● 臟躁者,臟陰不足也。精血內虧,五臟失養,五志之火內動,上擾心神,則發為臟躁。
● 心血不足者多因素體陰虛,心失濡養,血不榮腦,神不守舍所致,可見悲傷欲哭,心悸怔忡,精神恍惚,不能自主等癥狀。
● 情志內傷者,肝氣不舒,克伐脾土,故而脾不能化生精血,以致心神失養,可見精神悶悶不樂,情緒不固,胸脅脹滿等癥狀。
● 痰火壅積者,痰火上蒙清竅,神明逆亂,可見狂躁不安,頭痛失眠,面紅目赤等癥狀。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的神經官能症可參照本病論治。

病證鑒別

● 經行情誌異常:經行情誌異常與臟躁二者均有情誌異常改變,但臟躁無月經周期性發作,而經行情誌異常則伴隨月經周期而發作。

治則治法

● 臟躁者,治宜養心血寧心神,方用甘麥大棗湯。
● 肝氣鬱結者,方用逍遙散加減;肝鬱化火者,治宜清肝解郁,瀉火寧神,方用龍膽瀉肝湯加味;痰火壅積者,治宜清熱滌痰,方用生鐵落飲。

預防調護

● 飲食宜清淡,平素不可嗜食辛辣煎烤食物,以免傷陰血,血不養神。
● 保持心情舒暢,調暢情志,尤其經前或經期更須穩定情緒。平時可選用香附、木香、陳皮、玫瑰花、佛手、柴胡、薄荷等藥物製成代茶飲,以疏肝泄熱。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談勇。中醫婦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